02(第4/6页)

“你们公司的藤田是怎么说的?”味冈知道,藤田平吉是甲东建设的专务,算是末吉的左膀右臂。

“藤田也不清楚。只是从龙水会的成员那儿听到了这个消息罢了。我也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中南互惠银行会掺和这次的道路建设……听您刚才的一席话,我确定这是个假消息了……只是……如果那是假消息……”末吉祐介歪着他的脑袋。

天花板的另一边传来警铃的响声。

身在地下的咖啡厅,感觉那警铃就在头顶的天花板上。

神邦大楼周围既有贩卖进口商品的高级店铺,也有酒吧和日本料理店。斗殴等事故在这里是家常便饭,警车时不时就会大驾光临。

末吉祐介抬眼看了看天花板,继续说道:“藤田也百思不得其解。毕竟龙水会的成员都是地产公司,讨论的问题必然都是围绕地产的,而静冈的大型互惠银行又来接近老师了……不难想象大藏省那边也掺了一脚,可我完全看不出其中的关联啊……”

“总之我觉得和那条收费观光道路没什么关系,根本没有互惠银行加入的余地啊。”味冈下了定论。

“也是啊……毕竟是二百五十亿的大工程,大公司肯定会共同承接,地方上的互惠银行根本没可能掺一脚。即便要加入,也应该是和当地的建筑公司接触,不会直接找上老师的,看来问题还是出在土地上啊……”

从末吉的厚重嘴唇里随口吐出“二百五十亿”这个数字——金额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当然,只要知道了道路建设的消息,一般的建筑公司都能推算出工程的大致预算。

味冈没有回答。末吉不可能参与这项工程,和他说了也是白说,况且他也不想让末吉打探出太多的情报。末吉就是这么缠人,黏液般黄色的眼珠中透着一股执拗劲儿。再说下去也是徒增烦恼,反而增加自己的危险。

敏感的末吉立刻读懂了味冈的神色,他不再提及这一话题,叹了口气:“现在建设业的情况虽然还不错,可明年就很难说了。眼看着钢材就要涨价了,我们这些小公司要遭殃啦……肯定会有不少公司倒闭。据说全国有三十万家建筑公司,大部分公司都有道路建设部门,破产已经难以避免了。我们公司也不容乐观啊……专务……您就帮帮忙吧。”

末吉迫切想要加入南苑会,来避开眼前的危机。

对末吉来说,南苑会就是个拥有无限特权的利益团体。

巨势堂明介绍的建筑工程,都与政府机关有关。末吉一直接地方政府的小型道路工程。虽然有些地方政府给钱也不太爽快,但总比民营企业的其他工程好多了。发出普通订单的公司,总会借口原材料价格下跌,让建筑公司打折。而地方政府的工程早就制定好了预算,不会出现这类情况。末吉想要借助巨势的力量,接一些规模更大的政府机关的工程。

末吉祐介的牢骚里,也包含着这样的野心。味冈不想再耗下去了,他早就听腻了。

然而,刚才的花瓣事件,让味冈无法露骨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要是露出不快,可能招致末吉的反感。末吉要是把花瓣的事情说了出去,味冈可就遭殃了。泽田美代子与巨势堂明都知道花瓶中插着一朵扶郎花,而两小时之前与他一同前往事务所的大东组建设的成濑敬一和共同建设的中原武夫也知道这件事。这就逼得味冈不得不巧妙地摆脱末吉。

“末吉啊,以后的事情你就别那么担心了。要遭殃,也是整个业界一块儿遭殃。当然我也会帮你入会的。过两天我看看情况,再跟老师提提看。”味冈的声音中气十足,为了强调自己心怀善意。

“那就麻烦您了……”末吉坐在椅子上,两手摊在桌上,低下了长满白发的头。

然而末吉也没有立刻起身。他直起身子,又拿出了一支烟。看来他还想再多聊两句……

不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将味冈从末吉身边解放出来。

安静的店里突然嘈杂了起来。从外头回来的女服务员对同事耳语了几句,又对吧台里的男子说了几句悄悄话。听到消息的人立刻冲出店里,男子还一把扯下了头顶的白色帽子。厨房里的人都走出了好几个。

“出什么事了?”末吉看了看四周。店里有好几个吃到一半的客人也冲了出去。

“警铃好像响了吧?是不是着火了?”

末吉可能也觉得没法继续谈下去了,他站起身来。“专务,不好意思打扰了您这么久。入会的事情就麻烦您了……”末吉又鞠了一躬。

“好。”味冈放心了不少,这才在意起周遭的动静来。那听上去像是消防车的警铃声,也有可能是警车的铃声……他原以为是附近的店铺又发生了斗殴,或是进了小偷,可这样看来,极有可能是神邦大楼里出了事。事情也许就发生在东明经济研究所里——泽田美代子不是不在屋里吗?

味冈一出店门,发现电梯口前挤满了人,上不了电梯的人,居然还爬起了楼梯。上到一楼,味冈终于得以与末吉祐介分头行动,他发现商店街里的人也开始往楼上跑……

大楼侧面的小门外,停着一辆救护车和两辆警车。警察站在门口,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白色警车外,围着一群凑热闹的群众,只见人群的包围圈越来越大……

滂沱大雨中,黑的、白的、红的、蓝的、黄的,各色花伞盛开在雨中,也有人干脆没有打伞。大家都齐刷刷地看着大楼入口。

显而易见,楼里出了事——而且还是值得出动救护车和警车的大事。

然而,味冈却没有加入凑热闹的人群,打探事件的消息。他总觉得那是无用功。他知道自己太胖,会引人注目。要是这样一个胖子到处打听消息,警方肯定会注意到他。

即使当时警方没有注意到他,事后调查时,也许还是会有人记起,“话说回来,当时的确有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来打听消息呢。”群众甚至会告诉搜查员,那是犯人在打听情况。群众的证词,极有可能诱导警方的调查方向。

味冈想起,自己曾在杂志里读过一篇警方人士写的有关犯罪心理学的文章,里头提到犯人肯定会回到现场,或是行凶后干脆不离开现场,观察警方调查事件的情况。

报上也曾报道过,有犯人混在凑热闹的人群里,装出协助警方办案的样子。

想起自己趁泽田美代子不在,独自潜入事务所,味冈的脸上立刻没了血色。他赶忙往警车和群众的反方向走去。他没有带伞,于是只能缩紧身子,在房檐底下走,希望能尽可能不引人注目地走到自家轿车停车的地方。一路上,又见着许多人朝神邦大楼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