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6页)

“但具体研究什么呢?”理查德追问道,“历史?物理?哲学?还是什么?”

“好吧,”雷格慢吞吞地说,“既然你这么感兴趣。这个席位最初是乔治三世设立的,如你所知,他很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包括认为温莎大公园的那些树里有一棵是腓特烈大帝。

“教席由他亲自指定,因此有‘钦定’名头。同时也是他本人的想法,这一点更加不寻常。”

阳光沿着康河戏耍。划船的人愉悦地彼此呼喝,命令对方滚开。瘦弱的自然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待了几个月,脸色苍白如死鱼,走到阳光下使劲眨眼。一对对恋人在河岸漫步,无所不在的美妙感觉让他们非常兴奋,必须跳进世界享受个把小时。

“饱受折磨的可怜家伙,”雷格继续道,“我说的是乔治三世,你大概也知道,这家伙痴迷于时间。宫殿里摆满钟表。他没完没了地给它们上发条。有时候半夜爬起来,穿着睡袍在宫殿里转来转去上发条。你要明白,他特别担心时间会停止向前流动。他的一生中发生过那么多可怕的事情,要是时间向后流动哪怕一瞬间,他都害怕会有某些坏事再次发生。一种非常可以理解的恐惧,假如你是个胡乱狂叫的疯子——恕我直言——那就更加可以理解了。请允许我对这个可怜的家伙献上最真挚的同情,是啊,他确实是个可怜人。他指派我,或者更准确地说,下令设立了教席,这个教授职位,你知道,就是我目前有幸占据的这个岗位——我说到哪儿了?哦,对。他设立这个,呃,时间学讲席是为了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因素使得一件事情在另一件事之后发生,以及是否有办法阻断这个因素。由于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我立刻就知道了——分别是有、没有和或许——我发觉我就可以安享职业生涯剩下的全部时间。”

“你的前任们呢?”

“呃,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想法。”

“但他们是谁呢?”

“他们是谁?唔,当然都是了不起的好伙计,对一个人来说不可能更了不起了。记得提醒我有空时给你说说他们。看见那块砖头了吗?华兹华斯有次吐在那块砖头上。算他厉害。”

这些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理查德在宽阔的餐厅里左顾右盼,看十年时光有没有改变什么东西,答案当然是绝对没有。暗沉沉的高处——在闪烁烛光中只能看个大概——阴森森地挂着首相、大主教、政治改革家和诗人的画像,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在世时都有可能在那块砖头上吐过。

“好了,”雷格大声地和他说悄悄话,语气像是在修道院介绍乳环,“听说你忽然混得非常不错,总算出头了,嗯哼?”

“呃,嗯,对,事实上,”理查德说,对这个事实的诧异并不亚于其他任何人,“对,是的。”

餐桌四周,几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电脑。”他听见同桌离他很远的某个人轻蔑地对邻座轻声说。直勾勾的视线缓和下来,转向别处。

“好极了,”雷格说,“我为你高兴,非常高兴。”

“告诉我,”他继续道,过了几秒钟,理查德才意识到教授没有在和他交谈,而是转向右侧,问他另一边的邻座,“这到底是搞什么,这堆——”他朝蜡烛和银光闪闪的餐具挥挥胳膊——“名堂?”

另一边的邻座是一位面容枯槁的老先生,他极慢地扭过头瞪着教授,像是因为被人从冥国这么唤醒而非常恼火。

“柯勒律治,”他用纤弱而尖利的声音说,“老傻瓜,今天是柯勒律治晚宴。”他极慢地转过去,直到重新面对前方。他叫考利,是考古学和人类学教授,经常有人在他背后说,这两者对他来说不但是严肃的学术研究,更是重温童年的好机会。

“哎呀,是吧,”雷格喃喃道,“是吗?”然后转身面向理查德。“今天是柯勒律治晚宴,”他胸有成竹地说,“柯勒律治曾经是这所学院的成员,你知道的。”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柯勒律治。萨缪尔·泰勒。诗人。我想你应该听说过他。这是他的晚宴。呃,当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否则饭菜早就凉透了。”沉默。“给你,来点盐。”

“呃,谢谢,我看我还是等一等吧。”理查德惊讶道,因为食物还没有上桌。

“来吧,拿着。”教授坚持道,把沉重的银质盐瓶塞给他。

理查德困惑地眨了眨眼,耸了耸肩,伸手去接盐瓶。然而就在他眨眼的那个瞬间,盐瓶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诧异地向后一缩。

“不赖吧?”雷格说着从右手边死气沉沉的邻座耳后掏出那个失踪的调料瓶,长桌旁的某处传来像是小女孩吃惊的咯咯笑声。雷格顽皮地笑着说:“让人讨厌的坏习惯,我知道。已经上了我的戒除名单,就排在抽烟和水蛭后面。”

好吧,毫无变化的事情又多了一件。有人喜欢抠鼻子,有人当街殴打老太太成性。雷格有个无伤大雅但很特别的恶习:变幼稚的戏法上瘾。理查德记得他第一次去找雷格讨教问题——其实只是平平常常的焦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学生烦恼不已的那种,尤其是有小论文要写时,但当时感觉仿佛是某种阴郁而残暴的重负。雷格坐在那儿听他倾吐心声,因为聚精会神而眉头紧锁,等理查德终于说完,他严肃地沉吟良久,使劲揉搓下巴,最后俯身向前,直视理查德的眼睛。

“我怀疑你的问题,”他说,“是鼻子里塞了太多回形针。”

理查德茫然地看着他。

“允许我示范一下,”雷格说,隔着写字台探过身子,从理查德的鼻子里拽出一串共计十一个回形针和一只橡皮小天鹅。

“啊哈,罪魁祸首,”他说,举起天鹅,“从燕麦盒里来的,你要知道,引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好吧,很高兴咱们小小地恳谈了一次,我亲爱的孩子。假如再遇到这种问题,不用客气,请一定来找我。”

不消说,理查德再也没去找过他。

理查德扫视长桌,看有没有他念书时认识的其他人。

左手边隔着两个座位的先生是理查德那会儿的英语文学系学监,他完全没有表现出认识理查德的迹象。这倒是不足为奇,因为理查德在学院念书那三年里总是想方设法避开他,甚至用上了留大胡子和假扮其他人的伎俩。

学监旁边的男人,理查德从不需要费神去辨认他。事实上,任何人都不需要。他身材瘦削,貌如仓鼠,长了一个最显眼的嶙峋长鼻——真的特别特别长和嶙峋。事实上,它很像1983年帮助澳洲队赢得美洲杯帆船赛但激起争议的新式龙骨,这种相似性在当时引得人们议论纷纷,不过当然没有人当着他的面说出来。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任何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