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7页)

“我从来没有事故!”马车夫用蔑视的口吻低声喊道。

巡官的证词管用了。围拢过来看热闹的人不多,只有7个人,均是未成年人,一哄而散了。温妮跟着母亲进入出租马车。

史蒂夫爬上驾驶座。他的嘴茫然地张着,眼神哀伤,他的这副样子极好地刻画了刚才发生的那一幕。马车在狭窄的街道上行进,马车里的人感觉到街边的房子在缓慢地、摇摇晃晃地从旁边滑过,房子的玻璃窗被马车震得叮叮当当作响,仿佛在马车过后马上就要坍塌下去。马具压在那匹瘦马枯瘦的脊梁上,放纵地拍打着马腿,那匹瘦马好像是装模作样地踮着马蹄尖在跳舞,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不一会儿,马车到了宽阔的怀特霍尔街,凭视觉已经感觉不到马车在行进了。接着马车来到英国财政部大楼的前面,大楼的玻璃窗被马车震得叮叮当当作响,那响声持续不断,似乎时间停止下来一样。

温妮终于做出评价:“这匹马不好。”

她那双闪着微光的眼睛紧盯着马车的前方。在驾驶座上,史蒂夫先是猛地闭上了大张着的嘴,原来这是为了要认真地大喊一声:“不!”

那马夫没有任何反应,仍然高举着缠在铁钩子上的缰绳。或许那马夫没有听到史蒂夫的话。史蒂夫的胸脯隆起。

“不要用鞭子抽。”

那车夫缓慢地转过他的那张浮肿的、毫无表情的脸,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头顶有白头发耸立着。他那双血红的小眼睛里闪着潮湿的光芒,紫红色的大嘴唇紧闭着。他举起握着马鞭的那双脏手,用手背在他那长满了新萌发的胡子楂的巨大下巴上蹭了一蹭。

“你不能用鞭子抽,”史蒂夫结结巴巴地咆哮道,“鞭子抽了疼。”

“不能用鞭子抽?”疑惑不解的马夫低声问道。不过,他随手就用鞭子抽了一下马。他用鞭子抽马,不是因为他灵魂残忍、心怀歹毒,而是因为他必须赚马车费。马车有一段时间在圣史蒂芬大教堂围墙外行进,教堂的塔楼和尖塔似乎是一边在听着马车的叮当声,一边在沉思冥想。马车一直在前进,但到了伦敦塔桥时遇到一场骚乱,史蒂夫突然从驾驶座跳了下去。人行道上人声鼎沸,人群涌上来,马夫赶紧把马车停住,既吃惊又气愤,低声地诅咒着。温妮拉低窗户,把头伸出来,面色惨白跟鬼一样。在车厢里,她的母亲用痛苦的声音大声呼喊道:“孩子伤到了吗?孩子伤到了吗?”史蒂夫没有受伤,甚至没有摔倒,但他像往常一样因兴奋而说话上句不接下句。他只能在车窗结巴地说:“太重了,太重了。”温妮从车窗伸出手按着他的肩膀。

“史蒂夫,快点回到驾驶座上去,别再跳下来了。”

“不,不。走,必须走。”

他口吃得说不出自己为什么必须要步行走路,没有什么能拦得住他的一时兴起。史蒂夫能轻松地跟上那匹瘦马的舞步,连大气都不用喘。但他的姐姐坚决不同意。“没听说过有谁愿意跟着马车跑!”她的母亲躲在车厢里,既害怕又无助,恳求道:

“温妮,别让他走路,他会迷路的。别让他走路。”

“肯定不行,这太荒唐了。维罗克先生听到这样的事会很难受的。史蒂夫,听我说,他绝对不会高兴的。”

像往常一样,想到可能会惹维罗克先生不高兴对天生顺从的史蒂夫有强大的影响了。他停止了抵抗,爬回了驾驶座上,满脸失望的表情。

马车夫把他那张浮肿的大脸转向史蒂夫,狂暴地说道:“小家伙,再别做蠢事了。”

说完这番严厉的话,马车夫自己也紧张得要死,但只能继续赶马车,并严肃地默想着什么。对他来说,刚才的事难以理解。由于他常年坐在令人麻木不仁的天气里,所以失去原有的活力。尽管如此,他的智力并不缺少独立性或明智。经过严肃的思考,他最终认为史蒂夫不是个喝醉了酒的青少年。

在车厢内,两个妇女一直被沉默的魔咒控制着,因为她俩需要并肩共同忍受着旅途中车厢的震动、吱吱声、叮当声。史蒂夫的旧病复发,打破了这段沉默的魔咒。温妮高声说话了。

“妈,你做了你想做的。如果以后不幸福,你只能怪你自己。我觉得你不会幸福,真是不会幸福。在这个家里你难道不幸福吗?别人会怎样看我们呢?——别人并不知道是你自己想去救济院。”

“亲爱的,”老妇人的声调高得能压过噪音,但态度很诚挚,“你是我最好的女儿。维罗克先生……”

该谈维罗克先生的优点了,她难受得说不出话来了,只能满眼含泪地看着车厢的顶篷。然后,她把目光转移到窗外,好像是要看看马车走的情况。马车走得很慢,仍然沿着街边的铺路石在走。夜晚终于追上了这位老妇人最后一次坐出租马车的旅程,这时天刚摸黑,伦敦南部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肮脏、歹毒、嘈杂、无望、混乱。在街边大橱窗商店里的煤气灯的映照下,她戴着一顶紫色的无边女帽,那张大脸闪着橙色的光芒。

维罗克丈母娘,人老珠黄,岁月沧桑是一个原因,天生脾气坏是另一个原因。她先是人妻,后来又做了寡妇,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忧虑。当她脸红的时候,面色便成了橙色。女人到她这个年龄,又考虑到她是个很谦卑的人,再加上她经受过逆境的锻炼,本来是不会脸红的,但此时确实在女儿面前脸红了。此时此刻,她躲在四轮出租马车中,正在去救济房(一长排中的一个)的路上。这些救济房很小,里面的设施很简单,但仍然比生活条件更加拮据的坟墓要更仁慈一些。这让她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脸红了,因为她感到自责和羞愧。她不得不掩盖自己的脸红。

别人会怎么想呢?老妇人知道别人会怎样想,即温妮头脑中的那些人——她丈夫的老朋友和其他人。她在恳请这些人的帮助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功。从前,她不知道自己做乞丐能如此成功,但她猜出了她的申请书能给他人什么样的印象。由于男人本来就不细心,并伴有既野蛮又粗鲁的性格,他们根本就没有深入地询问她的境遇。她故意不回答他们的问题,有时是紧闭双唇,有时是用富于表达力的沉默。男人们在做出各自的反应之后,往往会突然失去兴趣。她经常暗自庆贺不必与女人们打交道,因为女人其实更加铁石心肠、更加渴望细节,她们会焦急地要求知道她女儿和女婿到底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才驱使老妇人走向令人悲哀的极端。只是遇到了那位大啤酒商、下院议员、慈善委员会的主席时,她才被逼得哭起来,因为这位大人觉得自己良心有责去询问申请人的真实情况。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女人肯定掉眼泪。这位消瘦的绅士被弄糊涂了,想了一想,放弃了原有的要求,说了几句安慰她的话。她本不该伤心,慈善对象并不绝对要求是“无儿无女的寡妇”。实际上,慈善会无法拒绝她,但委员会做判断必须有足够的信息。任何人都能理解她不想成为家庭负担的愿望,以及其他的类似愿望。所以,维罗克丈母娘又大哭了好几场,这令那位主席感到相当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