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众星捧月杜小姐(第2/3页)

那好多名牌高中的校领导,一趟趟地开着小汽车,拜访这个小哥哥家里,小哥哥初中的校长、老师,都一块陪同着。

那个众星捧月的阵势,珍卿上辈子有好多回,在梦里都套在自己身上过,下意识羡慕了好久。

不过多活了一辈子,她已经开悟了:这种虚虚热闹,能少来就少来,能得点实在东西——比如钞票,才是比较靠谱的。

没想到时移世易,也轮到她被众星捧月了,这感觉有点像嫦娥吃了不死药,有点浑身想发飘的意思。

就见这郑余周先生,和颜悦色地看着珍卿,自我解嘲地说:

“这些都是老皇历了,遐仁(指孙离教授)一再提起,倒叫我想起来,与老朋友打口舌战的时候,有人特意指我为‘三姓家奴’,说我郑某人,必如吕奉先一样,没有一个好下场啊……”

说得大家一齐哄笑,杜教授就说:“鸦鸣蝉噪之声,说起来只博我辈一笑。老师,您请坐——”

杜教授难得有眼力见儿,对客人极尽殷勤恭敬。可见这位郑老先生,杜教授是发自内心崇敬的。

最先来的韩师兄,也有礼地自报家名,还跟后面来的客人,都一一打了招呼。

韩师兄恭敬地跟郑老先生说,他十多年以前,在旧京念美专时,聆听过郑校长的多次演讲,听了不少有关社会革命和青年自治的教诲。

郑余周校长桃李满天下,巧遇一个外门弟子,倒也不太惊诧,顺势问起韩师兄的现况。

韩师兄颇觉惭愧,说以前的激情热血,现在全都冷却下来。

他如今在家乡粤州,营理着一个审美店子,专卖些畅销画报、画册、月份牌等。

不过近一两年来,他和友人入了一个春晖画社。

社友在一起活动时,专做些宣传爱国主义、引导社会风尚的画作。

画作中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也都会放在店子里卖,勉强算做了点积极的事。

陆三哥也是一时人物,这些教育、出版界的人,倒是对他有个脸熟的,介绍一下大家都就坐了。

珍卿没有贸然说话,陆三哥也没急着讲话,其他人热闹地说着话,两个人抱着茶杯喝茶,一边听他们分拨说话。

秦管家他们弄了冰盆,还拿了两只电风扇,三哥小声交代秦管家,电扇都对着客人吹,不要对着他们这边。又交代胖妈上楼,给五小姐拿两件纱衫来。

胖妈赶忙去了。

这一会儿韩师兄说完话,陆三哥突然笑着插一句:“韩先生同我们小五,系出同门,是今天才相认的师兄妹呢。”

杜教授先惊诧起来,问韩师兄道:“阁下也是李先生高足?”

韩师兄连说惭愧,他当时叨父辈之光,忝列李先生的门墙,从前学的东西,这些年倒荒疏了,远不及小师妹学问精深。

大家就问起李师父的根底,杜教授管郑先生叫“老师”,老师问话他自然想合盘托出。

但他见珍卿虎视眈眈,好像他若乱说,就能把他拆巴着吃了,他还是放弃明说的打算。

他向郑老先生附耳低语,小声说珍卿的师父,就是那位名满天下的李松溪先生……

珍卿坐在他们的对面,都听到“李松溪”三字,更何况坐在左近的古先生、肖先生、孙教授?

古、肖、孙三位先生,明显都神情微妙,显然是听见“李松溪”三字。

珍卿觉得杜教授太沙雕,你说一个悄悄话,说到在室之人全听见,你说得哪门子悄悄话啊!

孙教授见珍卿表情,内里笑得不行,赶紧提醒大家一句:

“诸位,韩先生和杜小姐,都是清静自守之人,不愿意借师名延誉邀名,还请在坐的贤达们,体谅他们一片诚心,还是不要再追问了吧。”

在座的悉数是聪明人,晓得这杜小姐有个性,不喜他人提及师父,虽然都得知她师承李松溪,但谁也不会触她的眉头。

惊华书局的古以锦先生,心里真是七上八下。

他自然晓得杜小姐,不喜别人乱谈她的事,因此从前特意交代,勿使她谢公馆的家人,晓得她作连环画的事。

《儿童画报》的老行尊柳先生,也再三叮嘱编辑所的人,一定要按杜小姐意思来,好好把她笼络住了。

今天也是个邪性日子,先遇见杜小姐的师兄,古编辑就担心泄露作者的身份。

正赶上惊华书局大停电,没有及时给杜小姐报信,他正要亲自登门解释。

这宁报的肖如山带人来了,他仗着跟杜小姐父亲是朋友,摆开了和他谈分享利益。

若不是有杜小姐父亲在,他绝不会冒着惹怒杜小姐的风险,事先也没通知一声,就跟这三人一道来谢公馆。

但这关系到《儿童画报》,还关系到惊华书局,他非要一同跟来不可。

这一会儿,《宁报》的肖如山先生,笑眯眯地恭维珍卿:

“孟子言人生三大乐,三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谓道尽教育者的大快乐。

“杜小姐天赋如此,听闻还能苦学自律,如今书画文章,造艺既深,思想也先进。令师若是得闻,必能老怀大慰,欢欣鼓舞啊。”

郑余周先生看着珍卿,也轻轻点头微笑:

“老夫一生教育学生无数,每闻学生奋发自砺,在一领域有所建树,或者只树一文明之言,立一风尚之事,都令老夫心怀大慰,比什么事都快乐。

“想必杜小姐的尊师,闻杜小姐如此成就,也会乐得坐卧不宁吧。”

胖妈拿了两件纱衫,一件给她穿在身上,一件给她盖在腿上。

珍卿对郑先生谦虚表示,诸位长辈为了鼓励后进,着实谬赞得太过了,她不过是小儿心性,随心所欲地涂鸦一番,受不得诸位前辈如此盛誉,云云。

惊华书局的古以锦先生,一反沉默笑着说:

“杜小姐太过谦虚,凡是晓得《葫芦七子》,不论是画家、书商、编辑、发行,无不对杜小姐大作赞不绝口。

“他们称颂这《葫芦七子》,不但艺术功底深厚,而思想境界也高。

“多少业内人士,都说想见杜小姐,都被儿童画报拦下来,免得扰了杜小姐清静。

“今日倒是恰逢其会,肖先生带着杜教授来敝社,鄙人才晓得杜小姐,原是杜教授的女公子,原来是书香门第,积蕴氤馨了。”

说着,古先生轻飘飘地,瞅了《宁报》的肖先生一眼。

珍卿立刻明白,古先生故意说这番话,算是对她做的一个解释。

如此说来,大概率是《宁报》的肖先生,晓得了《葫芦七子》作者的底细,又正好跟杜教授有交情,有心想做点连环画的生意。

杜教授晓得此事,必是喜出望外,头脑发热,就带着这几个人来见她。

《葫芦七子》在神州大地爆火,不但让《儿童画报》声名鹊起,还给惊华书局带来巨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