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关于日俄战争的研讨(二)(第3/4页)

让我们以评论家朗弗雷对拿破仑在埃斯灵惨败和瓦格拉姆大捷期间的指挥所做的赞语作为结束语:“在拿破仑的众多军事案例中,舍末求本这一准则多次出现,而拿破仑对其运用则是出神入化,他较为担心的是一些复杂情况[6],于他而言,并非出现过,任何旁枝末节休想将他从既定任务调离。”

简单地说,就是指挥上目的必须集中,行动上数量必须集中。

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的战略特点是,判断准确,目的集中,指挥坚定,而俄国人正好缺乏这些特征。我想评价这些较为显著的特征,着重指出日本海军所处的复杂环境,而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中,日本海军能准确地行动,毫不动摇。必须说明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人们往往将其成功归结于日本人具备了超人般的意志,而忽略了至关重要的原理。近五年来的众多评论中,将日本人的成功归功于日本军人的基础素质,而抹杀了其将领的功绩。在近几次讲座中,我曾玩笑地提起《圣经》中的一些话:“如今埃及人也是人,而不是神;他们的马也是动物,而不是精灵。”

一位战争开始便在现场的观察者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日本人对其战列舰的安全关心到了极点。”在这句话刊登的两个月前,“初濑”号和“八岛”号触雷沉没。连失两艘军舰,又没有同类型的军舰补充,两艘从意大利买来的装甲巡洋舰的作用不大,日本人的忧虑我们可想而知。幸亏日本已经与英国结盟,使得日本可以专心对付俄国,不用担心欧洲国家的威胁。在美西战争中,一些事件则可能引发意外事件。

开战之初,日本就意识到自己的物质实力远不如俄国。为了实现作战目的,日本人必须渡海进攻,为了夺取胜利,他们必须自始至终地控制海洋。日本人始终未受“要塞舰队”论的影响,而且从未受到任何偏见的阻挠,这点与俄国人完全不同。相反,他们充分掌握了海军必须控制海洋这一原理,根据此原理,日本海军锁定了俄国海军为其主要目标。日本人对该原理的运用,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任由俄国人在远东集结舰队,直到其一分为二;猛攻暴露于眼前的一半舰队。日本人对俄国舰艇实施鱼雷攻击以挑起战端,用炮击、布雷、以沉船封闭水道等手段连续两个月不断地打击港内和港外的残存俄舰。这些努力所遵循的原理都一样:摧毁或压制敌方舰队。

俄国要塞改进重炮时,日本人就该更加爱护自己的装甲舰。他们逐渐增加炮弹射程,也更加注意选择死角。日本人对安全的重视超过了摧毁敌舰,因为还要靠这些装甲舰控制海洋,而且他们的海军兵力处于劣势,在这个时候炮击港口很有可能得不偿失。保护军舰和摧毁敌舰都是出自一个原理,就是控制海洋。最后,炮击迫使俄国人将船厂的机器设备撤走。

当日本人的手段并未起到其所期待的作用时,他们将主力舰队撤至鱼雷攻击范围以外的位置——距离旅顺口60海里的长山列岛。在这里,日本海军设置了防护水栅,以掩护通往该岛的通道,保证安全。日本海军的做法,既可以防护运输舰船的锚地,又能掩护担负攻击要塞的陆军部队在半岛上的登陆地点。该方法堪称旅顺口的日本海军作战的防御基础,其目的是强化对海洋的控制,保护己方舰船和补给不受损害。长山列岛附近的人工防护水域已成为日军作战的前进基地。在此情况之下,陆、海军便可集中于一点作战。它堪称伊比利亚半岛战争期间威灵顿的陆、海军的军事基地里斯本。

日本人的围攻发生作用,旅顺口内的俄国舰队不得不出海作战,而日本海军在长山列岛的精心部署也钳制了俄国舰队的行动,俄国舰队不可能轻易地逃脱。这些部署更倾向于战术范畴,我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建立一个次要基地并依此作战,在原理上属于战略范畴,而究其细节则是战术的问题。另一方面,日本人的行动表明,俄国人毫无统一的战略观念:摧毁敌方舰队或者使其无法运动。

东乡平八郎的一个幕僚称日本人的部署为“栅栏”部署。围绕旅顺口入港处按同心圆布设的数列水雷,以及在辽东半岛高地上的瞭望塔为第一道栅栏;由紧靠这些水雷外层的鱼雷艇和驱逐舰组成第二道栅栏;由二、三级巡洋舰组成第三道栅栏,并支援第二道栅栏;长山列岛的主力舰队组成第四道栅栏。这些接近中心的栅栏线相当于陆军的前哨、前卫、中卫,其共同任务就是防止敌人突袭,而布置的水雷可以让敌舰沉没,其主要的战术价值在于延缓敌人速度。当敌人扫雷时,接到警报的日本舰队便可从容赶到,如1904年6月23日和8月10日两次紧急时刻。建议你们对照1800—1801年英国封锁布勒斯特的部署,对照战术,定会加倍受益。两者时间相距甚远,而且物质条件迥异,帆船同蒸汽舰和鱼雷迥然不同。我在《海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一书中已经介绍了英国封锁布勒斯特的部署。

东乡平八郎可能预料到俄国旅顺口分舰队的运动目的在于抵达海参崴,所以采取这些部署以应对。已过冬季,冰冻已不复存在,一旦俄国旅顺口分舰队抵达该港,必将成为日本海军的大患。出于战略考虑,日本必须阻止俄国舰队取得有利位置。8月10日俄国舰队退回旅顺口,当然成了日本战略上的成就。一位日本军官向报界撰稿写道:

8月10日,如果俄国人突围成功,其数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得以抵达海参崴,日本海军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即波罗的海舰队到来之后,在战略上处于困境。

上村彦之丞所率的装甲巡洋舰从海参崴港外转移到对马海峡,其部分原因便是出于此目的。在这里,他们可以截击旅顺口分舰队,或是增援日本战列舰。简单地说,他完全可以随时成为第五道栅栏。上村和东乡所率舰队的位置,相对于旅顺口和海参崴两地,都居于内线位置,便于互相支援以对付任何一支分舰队,甚至联合起来的两支舰队。8月10日俄国舰队突围时,上村曾行驶至黄海南部,在该处他能扼守俄国舰队的逃路,因为俄国人不可能南下而不绕行朝鲜半岛。得知大部分俄舰再次退回旅顺口之后,上村彦之丞返回对马海峡,结果同海参崴的军舰相遇,击毁俄国装甲巡洋舰“留里克”号。

还要指出,除了占据内线位置外,当时海参崴一带正值浓雾季节,限制了日本海军对港内分舰队所进行的活动。海参崴港内的舰队主要危害是威胁日军至日本本土至长山列岛的交通线。这条交通线最为暴露的地方就在对马海峡。在浓雾的掩盖下,港内军队可以悄无声息地离开。7月间,海参崴的军舰就匆匆闯出,致使日军重要攻城辎重损失,从而延长了旅顺口的坚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