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希腊与拉丁教会的分合以及各教派的状况(第4/6页)

一支希腊人的军队入侵叙利亚,圣马龙的修道院被战火毁灭,那些最勇敢的首长受到出卖而被谋杀,1.2万名追随者被运送到亚美尼亚和色雷斯遥远的边区。然而马龙派这个谦卑的宗派,比起君士坦丁堡的帝国生存得更为长久,他们在土耳其主子的统治下,仍旧享有宗教自由和已经缓和的奴役生活。他们从古老的贵族中选出自己的总督,在卡诺宾修道院的教长仍旧幻想自己坐在安条克的宝座上,9个主教组成他的宗教会议,下面有150位教士,保留结婚的自由,受到委托要照顾10万信徒的灵魂。他们的国度从利巴努斯山区的山脊一直延伸到的黎波里海滨,在一块很狭隘的空间,逐渐倾斜的地势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气候和土壤,神圣的云柏生长在积雪的高地上[378],下方是种植着葡萄、桑树和橄榄的山谷。马龙派在12世纪时弃绝一志论的谬误,与安条克和罗马的拉丁教会修好,建立友善的交往[379],出于教皇的野心和叙利亚的灾难,就是过去的同盟关系通常也可以恢复。但是依据合理的推测仍然可以提出质疑,他们的联合是否非常完美而且确实具有诚意。罗马教士团有博学的马龙派信徒,他们想要让祖先所犯的异端邪说和分裂教会的罪名获得赦免,使尽一切办法还是白费力气。[380]

(四)亚美尼亚处于罗马和波斯之间的宗教信仰

打从君士坦丁在位开始,亚美尼亚人[381]就决心要依附基督徒的宗教和帝国。他们的国家一直动乱不已,加上不懂希腊语文,使得他们的教士没有参加卡尔西顿的大公会议,所以会在冷漠和停顿的状况下,随波逐流了84年之久[382],直到哈里卡纳苏斯的朱利安所派遣的传教士,最后将他们空虚的信仰完全据有为止。朱利安流放到埃及时,他的对手塞维鲁是安条克的教长,这位一性论者发挥辩论或影响力将朱利安击败。只有亚美尼亚人是优迪克真正的门徒,这位不幸的父老竟被大部分属灵的后代抛弃。亚美尼亚人还保留这种信仰的观点,认为神性和永不腐朽的物质创造出成年的基督,或者是无须创造就能存在。他们的仇敌谴责亚美尼亚人崇拜一个幽灵,为了反驳这种指控,他们就嘲笑和咒骂亵渎上帝的雅各派,说他们把肉体最卑劣的弱点,甚至营养和消化这些自然的本能,都归到神的身上。亚美尼亚人的宗教不可能从知识或权势获得更多的光荣。他们的皇族随着最初的教会分裂而灭亡,那些身为基督徒的国王是拉丁人的部从,或是土耳其苏丹朝廷设在伊康的诸侯。他们在13世纪兴起和衰落,国土只限于西里西亚地区,毫无希望的民族很少有机会享受奴役生活的安宁。

从最早的年代到现在,亚美尼亚一直是不断上演战争的舞台。索菲斯王朝的政策极为残酷,消灭从陶里斯到埃维兰这片土地上的人口。数以万计的基督徒家庭被迫迁移到波斯遥远的行省,有的遭到灭亡的命运,少数能够繁衍绵延下去。受到高压的权威统治,亚美尼亚人的宗教狂热会炽烈燃烧而且义无反顾,宁可戴上殉教者的冠冕,也不要穆罕默德的白色头巾。他们保持虔诚的信仰,痛恨希腊人的谬误思想和偶像崇拜。他们与拉丁教会的短暂联合并不是欠缺诚信的问题,否则他们的教长也不会将数以千计的主教呈献在罗马教皇的脚前。亚美尼亚人的教长居住在埃克米阿辛修道院,距离埃维兰只有3里格。47位总主教每位有4到5位副主教,为了获得绝对的服从,由总主教授予圣职,但是大部分高级教士都是挂名的荣誉职位,简朴的言行使他们在宫廷觐见和供职时显得更为尊贵。他们在举行礼拜仪式后还要耕种田地,位阶越高越要过严苛的苦修生活,我们的主教听到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在他们属灵的宗教帝国之内有8万个城镇或村庄,教长接受每个年龄在15岁以上人员自愿缴纳的少量税款,每年的岁收大约是60万克朗,仍不足以供应慈善事业和贡金从无间断的需索。自从上个世纪初叶以来,亚美尼亚人在东部的贸易和商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每年的赢利极多。等他们从欧洲回归时,商旅队通常会在埃维兰附近稍作停留,在祭坛上奉献他们辛勤工作的丰硕成果。优迪克的宗教信念在巴巴利(Barbary)和波兰的会众中宣讲。[383]

(五)埃及人与科普特人所面临的宗教动乱状况(537—661A.D.)

在罗马帝国的其余部分,专制的君王用令人憎恶的信条来扑灭其他的教派,至少也要使他们保持沉默。埃及人的个性极为刚愎,始终反对卡尔西顿的大公会议,查士丁尼的策略就是期待他们的阋墙,并且要抓住机会来排除异己。亚历山大里亚的一性论教会[384]被腐朽而不断的争执撕裂,等到教长过世后,两个党派支持各自的候选人:盖伊安是朱利安的门徒,狄奥多西(537—568 A.D.)是塞维鲁的弟子。前者获得僧侣、元老院议员、城市和行省的支持;后者则凭借圣职任命的时间在先,以及狄奥多拉皇后的重用和宦官纳尔塞斯的武力,这些部队原本可运用于更为荣誉的战争之中。最孚众望的候选人被放逐到迦太基和撒丁尼亚,使得亚历山大里亚激起狂怒的火焰,在发生分裂170年以后,盖伊安派的徒众仍旧尊敬创始人的事迹和教义。双方分别靠着数量和纪律的实力,发生互不退让的血腥冲突,街道上满布市民和士兵的尸体,信仰虔诚的妇女爬上自己房屋的屋顶,把尖锐或沉重的器具投向敌人的头顶。纳尔塞斯最后的胜利要归功于蔓延的大火,毁灭了在罗马世界规模和人口位居第三的首府。查士丁尼的部将却没有办法用这种方式征服一种异端邪说,狄奥多西自己也很快被免职,倒是没有产生事故。

塔尼斯的保罗是一位正统教会的僧侣(538 A.D.),被擢升到阿塔纳修斯的宝座。他滥用政府的权力,任意派用或更换埃及的公爵和护民官,戴克里先时代核定的面包津贴被扣留,教堂无法维持都要关门,一个因宗教而分裂的民族被剥夺精神和实质的粮食。等轮到他下台时,狂热和报复的人民将暴君革出教门,除了奴性深重的东方正教教徒以外,没有人把他尊为一个人、一个基督徒或是一个主教。然而,像这样的做法都是盲目的野心作祟,当保罗受到谋杀罪的起诉而被驱逐,他用700磅黄金作为贿款,乞求能恢复受到痛恨和羞辱的职位。

保罗的继承人阿波利纳里斯排出作战队形,进入带有敌意的城市,看上去既能祈祷也可以立即战斗。他的部队全副武装,分布在所有的街道上,主座教堂的大门有人守备,一小队精选的卫士配置在大厅的高坛上,用来保护首领的人身安全。等到他巍然在上,站立在宝座前面,把武士的上衣丢在一边,随即出现在群众眼中的是穿着袍服的亚历山大里亚教长。大众在惊愕之余哑口无声,但是等到阿波利纳里斯开始诵读圣利奥的巨著,马上就有一大堆咒骂、谴责和石块向他投射过去,攻击皇帝和宗教会议那讨厌的走狗。使徒的继承人毫不客气地发起反击,士兵涉过血流成河的街头,据说有20万人倒在刀剑之下。就是把当天的杀戮延伸到阿波利纳里斯长达18年的统治中,这种数字也令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