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康熙皇帝的极端手段,纳兰性德的传奇人生(第6/7页)

然而,皇帝偏偏对他网开一面。原因是,这位徐乾学的舅舅是大名鼎鼎的当代大儒——誓死不肯和大清朝合作的顾炎武。皇帝正在大力推进满汉一体,大力争取汉族士大夫的合作。打骡子马也惊,打了徐乾学,会不会影响这一基本国策的效果,这使康熙皇帝颇费踌躇。此时,徐乾学斯文扫地,自知没有脸面出入朝堂,请求皇帝“放归田里”。康熙批准他以原级别退休,但要留在北京继续修撰那几部大书。

不料,监察官员们得理不让人,他们不依不饶,连连上疏,陆续揭发出徐乾学及其家人大量恶劣事实,弄得康熙皇帝毫无办法。虽然一再斥责甚至打压那些监察官员,无奈皇帝也无法命令这些人收回已经吐出嘴唇的话。最后,因为徐乾学的名声实在太坏,已经影响到了朝廷的形象,皇帝只能将他革去官职,逐出北京。即便如此,皇帝在他离京时,还手书匾额,曰“光焰万丈”赐给他。几年后,皇帝想想不对,下令仍然叫他回京来修书。这位名誉扫地的学者型大官僚,没能看到皇帝的恩眷就死掉了。

另外那位高士奇更是一个异数。此人博览群书,天资颇高,写得一手极漂亮的书法,但一直穷困潦倒,步行千里来到北京找机会,颇有点儿今天“北漂”的意思。不料,机会还真让他找到了,而且还是个天大的机会。当时,康熙皇帝正在如痴如醉地迷恋书法,对真、楷、行、草各体都下过很深的功夫,尤其喜欢米芾和董其昌的作品。皇帝曾经对身边的儒臣们表示:“治国之道首先推崇儒雅。”因此,他命令翰林院的官员们要把他们的诗赋辞章和书法作品随时送给他看。这还不算,皇帝命令翰林们要随时发现外面长于辞赋书法的人,把他们的作品也要送给自己。结果,高士奇被皇帝一眼相中,不但将他破格补为翰林,而且,直接让他入值南书房。这一步登天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鸡犬也跟着升天了。

高士奇成为皇帝的贴身机要近臣后,全力以赴,忽悠得皇帝对他特加宠爱,甚至说,“有了高士奇,我才找到了做学问的路径”,高士奇俨然成了帝王之师。于是,门庭若市,中央各大机关的龌龊官儿们纷纷奔走其门下。他则一会儿和这个结下亲家,一会儿和那个认了干亲,再不然就结拜为异姓兄弟。许多地方官员拜托他关照,馈送起来“成千累万”,中央部门官员则给他送“平安钱”,求他指点“真门路”。到最后,这厮居然和帝国最高监察长官合伙做起生意来。这位长官名叫王鸿绪,官居左都御史。他和高士奇两人合伙,在苏州、松江、淮安、扬州一带大发利市,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达到了相当于今天几亿元的规模。有民间传唱的歌谣为证,词曰:“五方宝物归东海,万国金珠贡澹人。”那东海,指的是徐乾学,而这澹人,就是高士奇的字,他名士奇,字澹人。

这一回,事实俱在,皇帝也无法宽容。于是,罢了高士奇、王鸿绪等一帮子龌龊官员的官儿,让他们回家玩儿去。后来,皇帝南巡到杭州,还专门驾临高士奇的西溪山庄,赏赐给他一幅自己的书法作品。这个智商极高、品行不见得高的高级文化混混,在江南士林中不见得有什么崇高的影响,却有极广泛的交游。他从潦倒到发迹的过程,已经成为士林中的传奇。这可能是康熙给予他不同寻常宽容与厚爱的主要原因,因为,皇帝同样需要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传奇。

就这样,贪官污吏们前赴后继,雨后春笋般一茬接一茬地冒出地面,沐浴着帝国温暖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生长得无比茂盛。康熙皇帝心知肚明,却也并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应对措施。他要笼络人心,却不知道杀贪官污吏最得人心;他要仁慈宽厚的名声,却不知道,在帝国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政治家只能以霹雳手段,方能显菩萨心肠。他可能真的想为自己的人民做好事,却没有为深受贪官污吏之苦的人民解除这种痛苦,这些贪官污吏事实上已经成为帝国最为危险的敌人,康熙皇帝却以他具有特殊政治目的的所谓宽厚仁慈,庇护了一大批这样的敌人。在他执政后期,贪官污吏渐有泛滥的趋势,令他的儿子雍正皇帝不得不以“杀势”来制止这种趋势。这已经成为历史的定评。帝国政治因人而异之吊诡,真是举世无出其右者。

为此,康熙皇帝写了许多文章、文告、训谕,发表长篇谈话,苦口婆心地试图教化世道人心和那些贪婪的官员,从实际情况看,收效甚微。他自己克勤克俭,居住的宫殿里,一块地毯铺了近四十年,仍然不许更换;他吃穿用度之俭,可以列入帝国有史以来最节俭的帝王之列。他苦心发现了一批清廉正直的官员,在全国范围内大力表彰,将他们树立成官员典范,希望全国的官员能够在他们的感人事迹面前,感到羞愧,从而天良发现。这些官员如江苏巡抚汤斌、张伯行,两江总督于成龙、傅腊塔、张鹏翮,江宁知府陈鹏年,嘉定知县陆陇其等都是他先后大力表彰并树立的清官榜样。这些人确实优秀,在历史上也的确受到了长久的尊敬,但是,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在特定的共鸣与共振点上发生作用,离开了这些条件,他们甚至会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成为笑柄。何况,形格势禁之下,这些榜样本身就有着无穷的烦恼,譬如汤斌。

汤斌是康熙一朝最著名的清官,品行高尚,为官公正廉洁。他做江苏巡抚时,深受人民爱戴,后来被调到北京担任太子的老师。消息传出后,江苏人民扶老携幼哭成一片试图挽留他,皇命不可违,他只能去京城赴任。临行时,南京市人民罢市三天,人山人海地焚香送行。到北京后第二年,天大旱,一位中级官员上疏皇帝,指斥当朝重臣。皇帝命令群臣讨论此人的奏章。一位大学士说:“通篇胡言乱语,杀掉他就完了。”汤斌听说后,说道:“他是照皇帝的命令上书言事,怎么会有死罪?大臣不说,小臣说出来,我们难道不该反省吗?”结果,自然招致重臣们的痛恨。汤斌在江苏时,曾经发布过一篇文告,其中有“爱民有心,救民无术”字样。这些人认为这是在诽谤皇帝,遂向皇帝报告,并相继找出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请皇帝降罪汤斌。皇帝倒是很明白汤斌的为人,下令不许。这时,重臣们在外面散布消息说,皇帝要重重处置汤斌。当时,汤斌正在生病,他扶病上朝,准备接受皇帝的处罚。《清史稿》记载说,“道路相传,闻者皆泣下”——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们,没有不哭泣的。当时,很多居住在北京的江苏人,聚集在一起,准备到皇宫前敲登闻鼓为他鸣冤。《清史稿》作者感叹说,假如不是因为康熙皇帝始终信任并重用汤斌的话,他不知要受到什么样不可测之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