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成功的皇帝,失败的父亲(第3/6页)

有一次,江苏受灾,皇帝下令豁免那里的赋税。余国柱告诉汤斌:全仰仗明珠才做到的这一点,江苏人民应该表示表示。这等于是公开向汤斌索贿,汤斌置之不理。三年一度的官员大考评,考语最终要由明珠定夺。皇帝则根据这个考语,决定官员的提升还是贬黜。因此,考语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官员们的政治前程。《清史稿》说,携金带银到明珠家去的地方官员络绎不绝于途,唯独汤斌及其属下的官员一个也没有。

如今,他和余国柱推荐汤斌来做太子的老师,表面上冠冕堂皇,是推荐全国最好的贤才。其实,他看准了,这件事情里面埋伏着大麻烦,他要让汤斌吃一个极大的苦头,同时为太子的未来埋下一个极深极长的伏笔。

现代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大凡在富贵娇惯下长大的孩子,特别容易形成高度自私的人格特征。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教养和人类基本的怜悯心与同情心,不懂得为别人着想,骄横不法和忤逆不孝的比例很大。汤斌被调来做太子殿下的老师时,在康熙皇帝与索额图的娇惯下,这位天字第一号的孩子可能已经形成了这种品性。

果然,汤斌成为太子的老师后,大吃其苦头。

康熙二十六年五月,天大旱。皇帝下诏求直言得失。灵台郎董汉臣上疏皇帝,提到两件国家头等大事都有问题:谕教元良,慎简宰执。前一句指的是皇太子的教育有问题;后一句指的是宰相人选不慎重。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教育不好当然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宰相行为不端,所以上天才会降下警告。

皇帝看完后,下令九卿开会讨论。有一位大学士认为董汉臣妖言惑众,杀掉他就没事了。汤斌则表示,大臣不说的话,由小臣说了出来,自己面对董汉臣感到很惭愧。余国柱立即将汤斌的话报告皇帝,皇帝传旨,要盘问清楚汤斌是什么意思。

汤斌说:“我是负责太子事务的,我的行为中有违犯典章制度之处,感到很内疚。”皇帝说:回答含混不清,令再问。汤斌再一次回答说:“我很愚昧,面对皇帝的天籁之音,有点手足无措。实际上,我年纪大了,一年来身体状况很差,所以有不少违犯礼仪制度之处,请严加处分,以警后人。”皇帝还是认为汤斌遮遮掩掩,下令予以痛斥。

其实,汤斌的苦恼特别简单:他已经六十一岁了,身体一直不好,而辅导太子读书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情:每天从早到晚的十几个小时中,大部分时间都要站着侍候,而且每当和太子讲话时,都必须下跪,为太子指定背诵章节时,也必须跪下,捧接书本后,等太子背诵完毕,才能起身回到原处去依然站着。当时,正值盛夏时节,汤斌等几位老师都是六十多岁的老学究,他们常常昏倦得几乎摔倒。按照当时的礼仪规定,这就是失仪,或者再严重一点说,就叫做“君前无人臣礼”。因为太子是储君,储君也是君,在帝国制度规定中,大臣们在他面前,和在皇帝面前几乎是一样的,这种疲倦不堪,足见事君不诚不敬,已经可以构成一款大罪。而十三岁的太子殿下对老师们的困窘明明看在眼里,却自顾坐在那儿读书,极少让老师们也坐下歇歇。

终于,有一天,一位老师当场晕倒。康熙知道后,派人前来传旨说:“你们自己不说,我怎么知道你们每天是站在那儿的?太子委托给你们,没有我说话,他自然不敢做主让你们坐。”结果,反倒变成是老师们自作自受的责任了。其实,康熙皇帝揣着明白装糊涂,他说的并不是事实。皇太子当然有权力让老师坐下,并且他也这样做过,只是次数极少罢了。显然,只有高高在上的浑账,才会说出这么蛮不讲理的话,来为自己的儿子缺少教养辩护。史书记载道,老师赶紧解释说:“我们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不敢当辅导重任,是我们自己愿意站着的。”(《康熙起居注》第二册)

有一天,不知道出于什么肚肠,康熙皇帝突然当着太子的面,命令汤斌等几位老师回答书经中很偏僻的典故和词语,并命令汤斌背诗,结果,他们不是答不出,就是背不全。这种做法迹近恶毒,无非是想告诉儿子,不必对老师怀有敬畏之心,他们只是奴仆而已。(《康熙起居注》第二册)孟森先生叹息道:清代名流,以汤斌为一代名臣之最,而“康熙皇帝没有尊重儿子老师的诚意”。(孟森《明清史讲义》下)

不久,汤斌等几位老师相继病倒。有一天,太子命令汤斌用自己的红笔,圈出汤斌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那种红笔,只有太子和皇帝才有权力使用。结果,汤斌遭到弹劾,受到降级处分。当年九月,一代名臣汤斌就这样病死了。后来,似乎就没有特别正经的老师来专门教导过太子殿下。这真是当时大学者们的幸运,否则,后来康熙皇帝收拾胤礽时,他们必定会首先家破人亡。因为中国历史上,每当太子倒霉时,还没有能够不更加倒霉的老师。

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每当他的那些儿子有什么不成器的举止时,康熙皇帝从来不去纠正自己儿子的品性,每每都是从重责罚他们的老师,为此,甚至不惜强词夺理、歪曲事实,最有甚者以至于让他的儿子们亲自在场监督责打他们的老师。徐元梦就是屡屡受到这种侮辱的一位,和他的遭遇比起来,汤斌们简直是太过幸运了。

康熙二十五年四月,皇帝在瀛台教儿子们射箭,皇子的老师徐元梦是个书呆子,不善骑射,不能使用硬弓。康熙便没有什么道理地责问他,他连忙解释了几句,史书记载说:“康熙震怒,命令边上的人将他摔倒在地,予以痛打,使他身受重伤。康熙还不依不饶,下令抄其家,将他的父母发配到黑龙江去。”为了不耽误儿子们的学业,当天夜里,康熙让医生为他治伤,第二天便命令他照常去给儿子们上课。

当时,下着大雨,徐元梦裹着伤,跪在皇宫门前的泥水里,号啕痛哭着请求那些御前侍卫,请他们转奏皇帝:自己奉职无状,罪该万死。自己的父亲一生廉洁,当官数十年,家产不及五百金,请圣主明察。现在,父母都已年迈有病,自己正当壮年,请求让他代替父母去黑龙江,还可以披甲效力。

皇宫的侍卫们都是铁石心肠,大家谁都不敢理他,纷纷捂着耳朵快步离开。最后,来了一位叫关保的,把他痛骂一顿,然后,向康熙转奏了徐元梦的话。皇帝这才下令赦免他的父母。此时,徐元梦的父母已经被装进囚车向黑龙江出发了。两旁观看的人群中,没有不流泪的。(《国朝先正事略》第九卷,第2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