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祺祥政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让咸丰皇帝焦头烂额,而且迅速损害了他的身体。南方的太平天国依旧在肆虐,咸丰皇帝似乎在重走父亲道光皇帝的老路。但道光皇帝至少在位的前三十年还算是天下太平,可咸丰皇帝自即位后,就一直没有消停,一张张不平等条约摆在了他的面前,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甚至是俄国人接踵而来,每一个都是虎视眈眈,而且帝国的象征性标志圆明园也是在他的时代被洋人所毁。

随着局势越来越艰险,朝廷越来越羸弱,咸丰皇帝早已没有了即位之初的雄心壮志,现在他只希望能够在热河的行宫里,避开外部的一切烦恼,与他身边的那些红粉佳人共享人间的欢乐。可是这反而是一种恶性循环,他越这样做,身体就越差,终于在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病死在避暑山庄,终年三十岁。

咸丰皇帝临终前虽然将长子、叶赫那拉氏所生的载淳列为继承人,但当时载淳年方五岁,还是个顽皮的孩子。因此咸丰皇帝同时任命肃顺、载垣、端华、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等八人作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五岁的载淳。咸丰皇帝又担心大权旁落,便将两枚日常随身携带的“御赏”“同道堂”印章,分别授给皇后钮祜禄氏和儿子载淳,作为朝廷权力的象征。

不过,这个安排虽然避免了八大臣篡权,但却埋下了另一个政治隐患。

1. 懿贵妃的野心

咸丰皇帝去世后,作为载淳生母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内心其实是喜悦与忧愁并存。喜的是自己的儿子被立为皇帝,在那个注重礼法的年代,皇家从来都是母以子贵;然而忧也是因为礼法,这使得她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皇太后,而只能遵照咸丰皇帝的遗诏,奉钮祜禄氏为皇太后,自己依旧只能处于次席的位置。

当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在东侧厢房里的叶赫那拉氏默默地掉下了眼泪。不过,当时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心态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前边我们说过,咸丰皇帝想要逃离京师前往热河时,叶赫那拉氏劝阻丈夫的那番话语堪称见识卓绝,从中就可以看出她不同于一般的女人。事实上,从进宫伊始,她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

叶赫那拉氏进宫后,在内廷中位列第三等,封兰贵人,皇后就是咸丰二年(1852)进宫的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同治皇帝载淳即位后所封的慈安太后,俗称东太后。据《清史稿》记载,兰贵人叶赫那拉氏“少而慧黠,嬛艳无匹侪”,是一个喜欢文艺、性格活泼的妙龄少女。

咸丰皇帝后妃成群,如果从嫡福晋萨克达氏算起,包括叶赫那拉氏在内,一共十九个人。最受宠爱的当属丽贵人。咸丰五年(1855),丽贵人为皇帝陛下生了第一个孩子,即固伦荣安公主。这让重男轻女的咸丰皇帝颇为郁闷,没有皇子继承大统让他当时甚是苦恼。

可就在此时,兰贵人叶赫那拉氏那里传来了怀孕的喜讯,依据当时宫廷的制度,“内庭等位遇娠,有生母者,许进内照看”,咸丰皇帝就这样将自己的岳母请进宫内照看叶赫那拉氏。在一般情况下,嫔妃们怀孕将近八个月时要“上夜守喜”。咸丰皇帝当时对叶赫那拉氏特别照顾,从咸丰六年(1856)的二月起,就让两名御医和两名负责接生的姥姥上夜守喜,而后又增加到六名御医,分为两班轮流守夜,每天的食用品可以按照日常供应量标准加半供应。

咸丰皇帝十分重视叶赫那拉氏的怀孕,他的内心深处,时刻希望她能为自己生下一个龙子。他的殷切期望没有落空,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956年4月27日),叶赫那拉氏生下了咸丰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由于儿子的出生,叶赫那拉氏由当时的懿嫔晋封为懿贵妃,这也意味着她在后妃中的地位上升到了第二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

皇后钮祜禄氏是当年道光皇帝在位时,亲自为咸丰皇帝挑选的,叶赫那拉氏则是咸丰皇帝自己挑选的,算是自由恋爱。而且叶赫那拉氏自身又很有文化,据史料记载:“年十六时,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现在又有了儿子,因此地位青云直上是自然而然之事,虽然名分上不如钮祜禄氏,但绝对是咸丰皇帝心中的第一受宠之人。

咸丰皇帝由于沉湎酒色,身体状况日益糟糕,他想到自己百年后儿子载淳肯定要继承大统,但载淳年岁幼小,这个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叶赫那拉氏肩上。叶赫那拉氏心里也很清楚,自己有责任帮助儿子处理军国大事。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叶赫那拉氏开始设法听知政事,从奏折中了解朝廷内外局势,观察大臣们的言行,熟悉各项典章制度和处理政务的方法。由于日常十分勤奋,叶赫那拉氏很快便领会了驭下之道,逐渐成了咸丰皇帝的得力助手。

随着自身角色的变化,叶赫那拉氏开始滋生野心,而她总是试图走向政治前台的表现,让咸丰皇帝十分不满。清末学者费行简在《慈禧传信录》中有一段话,从中就可以看出叶赫那拉氏当时是个什么表现:

既生穆宗,乃立为妃。时洪杨乱炽,军书旁午,帝有宵旰劳瘁,以后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章奏,然胥帝口授,后仅司朱而已。迨武汉再失,回捻交作,帝以焦忧致疾,遂颇倦勤。后窥状渐思盗柄,时于上前道政事,帝浸厌之,尝从容为孝贞后言妃机诈。孝贞素宽和,殊无裁制之术。帝复以告恭亲王奕。对:妃实诞育元子,望上矜全。帝意少解。后亦敛迹。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咸丰皇帝生前已经看出了叶赫那拉氏的野心,也采取过限制措施,甚至动过除掉她的念头,如果不是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宽和、奕的宽慰以及叶赫那拉氏的收敛,或许未来就不会有威风八面的慈禧太后。通过很多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咸丰皇帝的思想反复无常,对叶赫那拉氏始终处在一种矛盾交织的心理状态,即便有过错,也总会被生下载淳一事而冲淡。事实上咸丰皇帝也明白,自己虽然把两枚印章授予孝贞显皇后和载淳,但叶赫那拉氏作为载淳的生母,是肯定要染指“同道堂”这枚印章的权力。

当时肃顺门下的王闿运有一首《独行谣》,就隐喻:

祖制重顾命,姜姒不佐周。谁与同道堂,翻怪垂帘疏。……

王闿运对事情看得很透彻,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他所说的“垂帘疏”。

但是起初,当七月十七日(8月22日)咸丰皇帝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叶赫那拉氏虽是新皇帝的生母,却没有多少人在乎她的感受,顾命八大臣全都围绕在皇太后钮祜禄氏身边,谨奉这位东太后的懿旨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