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玄学清谈

后生可畏

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有的人往往在年华最灿烂时死去,这样的人多才华横溢,比如王勃、李贺,比如王弼、卫玠。如果说卫玠仅因貌美便留名于史,那么王弼的大名震烁古今,便是货真价实了。

王弼,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曾外祖父是荆州刘表。他自幼聪颖,好老庄之学,与何晏、夏侯玄一起,在魏国正始年间发动玄学革命。当时,何晏非常看好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为其题字:后生可畏。

知道这个成语的来由了吧?

确实可畏。因为王弼太有思想才华了,太有哲学头脑了。

不过,王弼的身体不好,在最青春的岁月里死去了。当时,执政的大将军司马师听到消息后甚为惋惜:“天丧我也!”

王弼并非执政者幕府中的智囊,但司马师仍有此语,说明当时王弼虽年轻,确实名重于世。

自老子、庄子之后,到王弼出现之前,中国可以说没有纯粹的哲学家。即使同时代的何晏、夏侯玄,也多是辞大于理,语言华美有余,而哲思不足。及至天才少年王弼出现,形势为之改变。

王弼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王弼不然,认为“道”即“无”,“无为本,而生万物”。这种抽象的、形而上的哲学思想比较于两汉时代繁文缛节地夹带了过多杂质的儒家经学,可谓进了一大步。

王弼曾与名士裴徽进行过一次深入的切磋。

裴徽:“‘无’确实是万物所依靠的,圣人也不敢轻易去碰这个东西,可老子却提到了这个问题,这是为什么?”

王弼:“圣人体会到了‘无’,但‘无’又不可被解释,所以说时一定涉及‘有’,以此证明‘无’。其实,即使是老子和庄子最终也没能跳出‘有’,这正是我注释它的原因所在。”

王弼注释《老子》时,还不到二十岁。

当时何晏为吏部尚书,其府邸有魏国最负盛名的玄学沙龙,每日宾客盈门。

少年王弼前去拜访,何晏久闻其名,于是在《老子》中找出了某条义理抛给他:“此条义理我们大家已嚼到头了,你还能提出新的见解吗?”

王弼品而发难,提出问题,四座皆不能辩。

后来,王弼终注完《老子》,见解独特,成一家之言,流传至今,为解读《老子》第一书。何晏当时也在注释《老子》,初步写成,回访王弼,见其所注《老子》后倒吸口冷气,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回家后便把自己的《老子注》改名为《道论》《德论》,以避王弼同名著作的锋芒。

王弼又注《周易》。

魏晋清谈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内容,而王弼一人独注两本,为玄学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然天不佑英,韶华竟逝,二十有三。

谈起王弼生活的三国时代,我们往往只着眼于金戈铁马,只知道刘关张曹操孙权诸葛亮,却不晓得在那风云征战的背后还有那样一群人:王弼、何晏、夏侯玄……

他们都生活在魏国,正是他们的出场,让三国时代有了另一种气质:那决然不是慷慨悲歌的建安风骨,而是放旷洒脱的正始风神。

郭象这个人

裴散骑娶王太尉女,婚后三日,诸婿大会,当时名士,王、裴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挑与裴谈。子玄才甚丰赡,始数交,未快;郭陈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称快,王亦以为奇,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西晋的一天,王家和裴家的名士聚集一堂清谈玄学。

山东琅邪王家与河东闻喜裴家作为魏晋顶级豪门,世家联姻:裴遐是王衍的女婿,裴是王戎的女婿。

婚后第三天,裴家女婿回门王家,当时郭象在座,名士济济,不清谈还干什么呢?

郭象率先发难,他有意避开了更能说的裴,而选择了当时还没什么名气的裴遐为对手。两人开始交锋,郭象文采华丽而丰富,一下子就把裴遐震住了。

王衍说:“子玄,你真是口若悬河,注而不竭呀!”

郭象嘿嘿一笑:“温习,温习。”

但是,他没料到裴遐也不是个善茬儿,稍安后,理清思路,便开始反攻,所谈义理无不精致入微,慢慢扭转了颓势。

这时候,王衍站起身:“诸位,还是都老实点吧,不要跟郭象似的,最后被我家女婿困住。”

郭子玄即郭象,西晋玄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太傅主簿。

当时,向秀已经做了《庄子注》,只有《秋水》《至乐》两篇未完成,按史上记载,“郭象者,为人薄行,有隽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

也就是说,郭象把他人著作窃为己有,又加了点东西,最后郑重地署上自己的名字。由从容不迫、不动声色这个角度看,他确实是个晋人。

但是不是就因此否定了郭象呢?

别。

因为郭象,还真是有才华的(当时名士庾敳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郭子玄何必减我庾子嵩”);因为他随便加的那点东西,竟字字珠玑,哲思深邃得把前辈都给撂倒了。

这样说吧,郭象在老庄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其思想尤其对当时人们的山水审美有大推动,而投奔自然又是魏晋名士极重要的一个精神和生活内容。

有人说,在魏晋名士所依赖的老庄哲学中,不一直存在着“自然”的命题吗?

还真不是这样。因为,老庄哲学中的“自然”,指的并非是山水自然,而是精神上的一个概念。

何晏、王弼“贵无”,裴“崇有”,郭象偏向于“崇有”,而又提出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独化说”。他认为,“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有”,天下万物的产生与变化,都是绝对独立的,这也是他重视“个体”并进一步推崇“形”的原因。

在郭象之前,玄学家们认为,“形”作为外在的东西,既不是事物的“性”,更别说是“道”了,所以是需要被超越的。

郭象反对这一点。

他认为“形”不是事物的外表,也不是“个体”的一部分,而完全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郭象认为“形”即全部,甚至就是“性”,就是“道”,就是事物之本;而形之美,即事物内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