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门阀世家(第4/4页)

所以说,从时间上讲,太原王家是比琅邪王家厉害的。

魏晋时,太原王家的代表人物有王凌、王广、王浑、王济、王恺、王湛、王承、王濛、王蕴、王恭、王爽、王述、王坦之、王国宝……其中,王济和王承可列入西晋最显赫的名士群。而王承,也就是渡江后屡次被王导提到的王安期,在东晋初名声尤盛,甚至被认为是第一名士。

其后,有王濛,与刘惔齐名,为清谈大家。

名士王湛(子王承)之孙王述,袭封蓝田侯,是与谢安齐名的王坦之即本条故事所提到的王文度的父亲。坦之之子王忱、王国宝,是东晋后期的重要人物,一个以继承阮籍传统为己任,一个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此外,王家还出了两个皇后。

有一次,王恭的弟弟王爽与太傅司马道子饮酒,道子喝多了,直呼王为“小子”。

王大怒:“我故去的祖父王濛昔日与简文皇帝有布衣之交,我的姑姑王穆之(晋哀帝皇后)和姐姐王法惠(晋孝武帝皇后)都是皇后,怎么能对我用‘小子’这个称呼!”

有晋一代,在声名上,山西太原王家虽总体上比不上山东琅邪王家,但无疑仍属于一流门第。

下面,故事来了。

王坦之在桓温的幕府中做长史一职,桓温想给儿子找媳妇,于是求到王家。

王坦之回家跟父亲王述念叨了此事。王述、王坦之这爷俩儿,在父子关系上,大约是魏晋时最有意思的。王述非常疼自己这个儿子,儿子虽早就长大成人,但他仍动不动地把他抱在腿上。

现在,听说桓温求婚之事后,王述一下子便怒了,把王坦之从腿上推下去:“糊涂啊!难道是因为畏惧桓温吗?那桓温是个粗俗的军人,而我王家世代门第高贵,怎么能跟他结为亲家?”

王述向来自负门第高贵。

当初,他初拜扬州刺史,他的主簿即秘书问他关于避讳的事,王述说:“我的亡祖、父亲,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的祖父和父亲王湛、王承,天下无人不知他们的名字,而家中妇女的名字是外人不知的,除此之外也就没什么可避讳了。

可见,王述对自己的家族是非常自信的,所以当王坦之提到桓温为子求婚一事,非常生气。

转天,王坦之对桓温说:“将军!实在抱歉,我家女儿已跟别人订婚了。”

桓温听后,颇为伤感地摇摇头:“文度啊,你别说了,我已全知道了,肯定是因为你父亲不答应这门婚事。”

这条透露出的信息是:

高等士族间仍有高低差别。

桓温枭雄,在东晋中期总控朝政,为政治第一强人,其家已上升为第一等士族。但是,由于根基浅(其实也不浅),仍为传统世家太原王氏所轻。

文轻武。桓温出入军中,被视为“兵”,一贯受到文士藐视。

说起来,虽然这次受挫,但后来桓温还是跟王坦之成了亲家,不是娶了王家的女儿,而是把女儿嫁给了王家。

这是王家和桓家的故事。

西晋以来,高门士族尤重婚姻,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这是保持其血统纯洁和家族地位牢固并发展的重要手段。

说到世家的婚姻,还有一个故事,仍是关于王坦之家的。

话说王坦之有个弟弟叫阿智。说起这位王阿智,实在是顽劣异常,虽然门第高贵,但没人愿意嫁给他。

当然,还有更不靠谱的。

谁?名士孙绰的闺女孙阿恒。这个阿恒,也很顽劣,且行为古怪,可能精神也有点问题,所以二十多岁了,一直没能嫁出去。在古代,女人在这个年龄,儿子一般早就能打酱油了,是真的能打酱油了。

作为名士,阿恒的爹爹孙绰是著名的玄言诗人,与许询齐名,但为人圆滑,爱耍心眼儿,时人多秽其行。

要不说这孙绰坏呢,这天他去拜访王坦之,进门就说:“听说你有个弟弟,我能不能见识一下?”

王坦之有点不好意思:“我弟弟为人顽劣,所以……”

孙绰大笑:“没事!领来无妨!”

孙绰笑得有些狡猾。王坦之毕竟是个老实人,把弟弟叫来了。

阿智叫阿智,人不傻,就是不着调,你让他往东,他可能向西;你让他打狗,他可能找鸡。这么说吧,他能闹得直到把你气得没脾气为止。至于当时的情景就不废话了,总之让王坦之觉得很栽面儿。

当天,王坦之的父亲王述又把儿子数落了一顿,大意是:你把阿智带给孙绰看干什么?还嫌不丢人?孙绰在名士圈子里最好八卦,你可倒好,主动把咱家这点丑送上去!等着吧,回头谢安他们又拿你找乐儿!还有那个总讽刺你的和尚支遁,以及我的老冤家王羲之,他们又该有话说了!

王坦之说:“我不是不好意思吗?人家孙绰点名要见阿智呢!”

王述一愣:“什么?主动要见?”

王坦之非常肯定地说:“是的。”

王述转着眼珠。

转天,王坦之去建康城外的新亭跟几个朋友喝酒,回来的路上有人拍他的肩膀,一回头,孙绰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孙绰说:“你弟弟不挺好的一个人吗?跟外界传的一点都不一样!怎么到现在还没婚配呢?我觉得一定是要求太高了。”

王坦之问:“啊?你真这样认为?”

孙绰点点头:“阿智,不错。对了,我有个女儿叫阿恒,‘永恒’的‘恒’,人也挺不错,咱俩家的原籍虽都在太原,但你们王家是高门大族,我孙家虽然也具盛名,但终不能跟你家相比,所以我原本不能跟你攀亲,不过自从见了阿智后,我觉得咱们一定得成为亲家,因为阿智、阿恒这俩孩子都不错,似有天缘啊……”

王坦之心里窃喜。

回家后,他非常高兴地把孙绰的话跟爹爹学了一遍。王述也很高兴,不着调的阿智终于能娶到老婆了。不过,他又有些疑虑。

王坦之说:“您别犹豫了,赶快出手吧,机不可失!”

就这样,孙阿恒嫁给了王阿智。

正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没过几天,阿恒顽劣的品性便完全显露出来,一举超过了阿智。而且,阿恒这闺女不仅仅顽劣,更关键的是缺心眼儿。直到这时,王述、王坦之父子才知道上了孙绰的当。

王述长叹一声:“孙绰,太过狡猾了。”

王坦之直视爹爹良久,慢慢地说:“不是太狡猾了,而是太缺德了。”

孙绰和王坦之都是名士,多少有些交情,但孙绰使诈并不顾忌这些,由此看来魏晋名士之拙朴与率性,于使诈上也不曾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