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烽火戏诸侯

鸟族的传人

秦国的祖先跟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祖先一样,你一杆子打到底,都可以跟黄帝挂上钩,大家都是黄帝他老人家的后代。而且秦嬴家的祖先叫玄嚣,还是黄帝的大儿子。

玄嚣又叫少昊,据说因为他能行少昊之法。少昊之法,就是测天之法。放到现在,少昊就是一个大天文家,哪天出现日食、哪天莫拉克登陆,你问他那是一问一个准。据说以十个月为一年的“太阳历”就是这哥们儿弄出的科研成果。

少昊的另一个本事,就是驯鸟,当然他的这个本事不是个个都有的。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他的老妈是一个叫女修的美女。有一天,她正在织布,天上有一只别有用心的鸟,在她的面前落下一只大蛋。这个美女也跟很多美女一样,很喜欢吃零食,一看到这么个新鲜的蛋落在自己的面前,捡起来就很华丽地“吞之”,动作一点不淑女。哪知,天上没有掉下的馅饼这话不是白说的,你要是真的捡到了,就真的会有麻烦。女修同学吃了这个蛋之后,就怀孕了,然后生了少昊。少昊是东夷人的老大,现在中国山东一带就是他原来的地盘。东夷那时又叫鸟夷,这个名字在现在看来,会觉得很雷人,可当时却正常得很。据说,少昊当老大的那天,传说中的凤凰像赶集的农民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挤满了大院,唧唧喳喳全是吵耳的鸟语。少昊很爽,就宣布以后咱这个族就叫“凤鸟氏”,个个要崇拜鸟,不管是什么鸟,都一概当做老祖宗来看待,弄得全族人都成了鸟的传人。

少昊觉得光这么崇拜鸟,对鸟还不够意思,又进行了一套体制改革,把鸟当管理人才,大量聘用鸟为官员,实现了百鸟管人的大好局面。具体的鸟官主要有:总指挥凤凰,相当于鸟首相,放在今天的叫法就是鸟总;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鹁鸪掌管教育,据说这哥们儿很孝顺;鸷鸟掌管军事;布谷鸟掌管建筑,放到现在是大大的肥缺;雄鹰掌管法律;斑鸠掌管言论。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

鸟们担任着各种官职,一天到晚飞来飞去,到处行使监督权力,定期向少昊汇报情况。当然,每次开会时,群鸟毕至,唧唧喳喳,吵耳得很。不过,鸟的声音很大,正好杜绝打小报告的行为,利于政务公开。从这个方面来说,鸟官确实比人官要好多了。只是少昊永垂不朽之后,再没有谁像他那样,能把鸟训练到这个地步,只得让鸟们彻底“致仕”(辞职回家),回归自然。

估计以前人们被鸟监督得好苦,后来鸟们一被赶下领导岗位,大家就到处猎杀,直到今天还猛吃鸟肉,让鸟们彻底知道与腐败为敌的后果有多严重。

这段时期大概是人与自然相处得最和谐的时期了。

少昊的后代就是那个皋陶。皋陶长得很恐怖,脸是青绿色,有一张鸟一样的嘴巴,放在今天估计只能去当某部大片里的特别角色,但在那时,他是大舜的首席大法官。他养了一只獬豸当宠物,并让它断案,自己根本不花脑筋去看案卷,但一辈子也没有出现过冤假错案。大禹对他的水平很欣赏,决定让皋陶当他的接班人。

哪知,皋陶有水平,但却没有福气。大禹的任命还未施行皋陶就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不过,皋陶的儿子很争气。皋陶的儿子叫伯益,是个很了不起的人,长得比他的老爸帅,智商也不比他老爸低,而且还是个预测大师,哪天该出行,哪天该起灶,哪天该生育,他都能说得清清楚楚,说得你不得不按他的话去做。据说,他是第一个打井取水的人,完全可以称得上中国的水井之父。他跟他的老爸在政治上高度一致,都是大禹的铁杆粉丝。

大家都知道大禹的主要功劳就是治水,而伯益就是大禹治水指挥部里的得力干将。传说他一边帮大禹治水,还一边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在治水成功之后,他的那本著作《山海经》也顺利脱稿。

大禹完成治水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之后,回到首都。大舜举行了个隆重的授奖大会,把那块史无前例的功勋章授给大禹。大禹很够意思,没有独吞功劳,对大舜说:“这个功勋章里有伯益的一半功劳啊。”

大舜一听,马上对伯益伸出V形手势,说:“呵呵,大帅哥,你真的不错啊,也给你挂个功勋章吧,以后你一定会做成大事业的。”他越看伯益越觉得大帅哥可爱,回到家里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益,把他封到费那个地方,而且下个文件让他姓嬴。

注意,那时并不像现在一样,每个人都有姓,而是你只有跟贵族沾上边,才有这个权利。否则,你就是个黑人黑户,无名无姓,跟个盲流没什么差别,要想进城务工,什么证件也没有,谁也不会要你,因此也只能跑到黑煤窑、黑砖窑那里累死累活。

这就是嬴姓的由来。

伯益跟他的老爸一样,很有水平也很会做人,大禹喜欢完他的老爸,又喜欢上了他。在大禹晚年的时候,大禹基本上把大权交给了伯益,然后自己去当职业旅行家,到处旅游。

大禹十年时,正在会稽旅游的大禹突然病重起来,他知道自己身上的构件都已经到报废期限了,就立了个遗嘱,让伯益当继承人。

于是伯益就当上了老大。可他也只当了三年的国家元首,就当不下去了。他当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不是他的身体不行,而是因为大禹的儿子不同意了。

大禹的儿子就是著名的夏启。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大禹死时,“以天下授益”,把大权全面交给伯益。伯益只干了三年,就让位了,赤着两只脚板跑到箕山那里自谋职业。太史公的解释是,因为夏启有水平、有能力,大家认为他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比伯益更强悍,就都离开伯益,纷纷跳槽到夏启公司,说夏启老大才是我们的好老板。于是,伯益的市场彻底丧失。

不过,我估计,这个过程比司马迁的记载要复杂得多。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惊天大阴谋,而幕后推手就是我们敬爱的大禹同志。

大禹在晚年就推说身体不好了,眼睛花了,精神不够用了,于是宣布退居二线,让伯益主政。其实,大禹老早就想把这个位子传给他的儿子,只是当时执行的不是父传子的体制,而是禅让制度。他要是硬把这个位子传给他的儿子,不但在面子上过不去,人家也会很恶心,估计他儿子干不了几天,就得给人家拉下马了。这事是不能硬来的。因此大禹就决定搞个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