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第5/5页)

(3)多访问一些历史当事人。让这些人的言论相互甄别,相互印证。相合的可信度提升,相互矛盾的则存疑。

(四)分四步整理访谈

既然誊录时容易出现理解错误,我们就不能轻信速记员的誊录稿,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重听录音。既然整理时也难免会有理解错误,我们一定要将整理稿发给受访人、访谈人,请其审阅、改定,并以签字的方式表示认可。这也是改正口述时那些吹牛言论的机会。如果因种种原因整理稿未经受访人、访谈人审定,那么,其可信度会打折扣。

对于访谈整理工作,笔者的认识是,人的精力很有限,作为训练有素的历史研究者,我们得把很有限的精力用到较有价值的工作上去,而大部分的访谈并没有将录音全文整理出来的价值(也许两小时的谈话,较有价值的只是其中的两分钟,将那两分钟整理出来即可)。即使是那些价值略高、可以整理出全文的访谈,也未必达到了发表所要求的水准,值得报纸、刊物花费宝贵的版面去刊登。一般说来,好的访谈是充分准备、机缘巧合、辛苦耕耘的产物,甚为难得。

依笔者的经验,全文整理价值较高的访谈,有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将语音变成文字,所得为誊录稿。可请速录人员做前期工作,但他们难免会出大量错误。

第二步,初步整理誊录稿,将其变成较有可读性的文字,所得为访谈初稿。

第三步,将访谈初稿送交受访人审阅,经受访人、访谈人、整理人商谈、修改多次,并经受访人签字确认,得到访谈定稿。此稿通常篇幅较长,所谈内容繁杂,可存诸档案馆,或发布于口述历史网站。

若访谈稿对某个重要问题有较系统的介绍,则可进入第四步,进一步修订确认稿,将其整理成整理人、访谈人、受访人合写的比较严格的论文;通常需要添加导言以凝练主题;删掉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枝蔓;以添加注释的方式修正受访人的“错误”、补充整理人的研究所得(包括文献研究所得和访谈其他当事人、见证人所得);增补参考文献等。此稿可能包含对访谈人的商榷意见,如果不涉及对正文中受访人所谈内容的修订,不一定需要再次经受访人过目确认。

值得给报纸、期刊投递的是走完了第四步,经过了多轮修订、完善,凝练、提升了价值的访谈稿,而不是“我说你记”、很少互动、缺乏深度的口授稿或者散漫的闲谈稿。投递后面那两类稿件,必然会让人质疑口述历史的学术价值;而走完前述四个步骤、完成前一类稿件,所耗心力,未必少于访谈人或整理人独自写一篇论文。

近现代研究离不开对重要当事人的访谈,而因为生理、心理和认识方面的原因,口述资料的精准度会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能克服的,就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所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克服的一样。

通过具体分析影响口述精准度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方案以提升口述历史文本的可信度。

高质量的口述历史文章不是简单地从某位历史当事人脑海中钩沉某个既有的清晰的历史画面,而是访谈、整理人从多位历史当事人的记忆和实物、文献中建构、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历史图景。与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合作,创造出洞若观火、充满真知灼见的历史作品,是口述历史工作的最大魅力之所在。

本文初发于《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10期,第101—111页。

  1. 左玉河:《中国口述史研究现状与口述历史学科建设》,《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第61—67、160页。​​​​​​​​

  2. 谢文纬:《走进老人心灵的深处》,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

  3. 傅光明等:《谁为老舍收尸》,见王俊义、丁东主编《口述历史》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67页。​​​​​​​​

  4. 王扬宗:《中国当代科学的历史研究刍议》,《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4期,第376-385页。​​​​​​​​

  5. 王东、罗明月:《〈列子〉撰写时代考——从词汇史角度所作的几点补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1—7页。​​​​​​​​

  6. 廖育群:《两汉医学史的重构》,《科学文化评论》2005年第4期,第46—64页。​​​​​​​​

  7. 谢泳:《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构想》,《文史争鸣》2008年第7期,第66—93页。​​​​​​​​

  8. 左玉河:《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4期,第9—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