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第3/5页)

7 教科书和大众传媒中的历史:历史学家发表史学成果后,教科书作者、大众传媒会对其进行加工、传播和再创造,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文本。

不少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具有意识形态性,带着统治阶层的意图。它们对学界研究成果的吸收,往往会拖延较长的时间。而大众传媒,尤其是视听媒体中的历史,不但有意识形态性,还有娱乐性、商业性,戏说味道很浓。

8 在人群中传播的大众历史:接触教科书和大众传媒中的历史文本后,人群再对其进行再次、三次……n次传播。跟4类似,文本也会在传播中迅速变形,虽然这种变形可能因有教科书和大众传媒中的文本可供查证而较易得到纠正。

每个人都在亲历自己的历史。但关于自己之外的事情,人们接触到的,通常是第8、7、6类历史文本。口述历史工作者要做的,主要是找到亲历者或见证人,做第5类工作。官方意识形态对第3—8类历史均有压力,并很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四 影响口述史可信度的因素

了解历史文本的产生过程后,我们可以进而分析影响口述历史可信度,尤其是口述资料精准度的因素。左玉河教授曾针对这个问题做过精彩的理论探讨。笔者将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此做一些补充。从口述史料产生过程来看,影响其精准度的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一)历史真相的多元性(认识论因素)

在前述历史文本的产生过程中,从“历史0”至“历史1”的飞跃是最容易出错的。坊间常见的“唯一历史真相”并不准确,历史真相实际是多元或多层次、多方位的。进而,在当事人大脑中的历史也是多样的。首先,谁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对于某段历史,尤其是由众多不同等级人士共同创造的历史而言,每一个当事人,可能都只是“盲人摸象”寓言中的盲人——他们能从自己的角度观察、体会到一部分历史真相,但谁也没有把握说自己掌握了全部的真相。其次,观察渗透理论,不同的知识储备会导致不同的历史当事人看到、体会到、把握到不同的历史真相。正如读书、听课一样,面对同一本书或同一堂课,相关知识储备多、社会阅历丰富、智力高超、目光敏锐的人,可能感觉兴致盎然、醍醐灌顶,学到很多东西,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感觉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全然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

人们基于事实而产生判断,但对于事实是什么,不同的当事人通常有不同的看法。这在家庭纠纷中,体现得尤其多。对于同一件事,男人和女人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也许是某人过于感性、善于误解,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清官也难断这种家务案。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处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当事人,也会产生类似的相互矛盾的看法。譬如,晚清之所以出现那么多教案,主要是因为传教士和义和团式乡民对教堂、医院、育婴堂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自己办的是慈善机构,而后者则把其看成是洋鬼子奸淫华人妇女、盗取小儿心肝的场所。

(二)记忆的选择性和准确性(生理因素)

在反映不全、未必准确的同时,人的记忆(“历史2”)还会迅速衰减。首先,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过去的历史事件,通常只能记下某些场景,而那就是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就像长焦相机一样,聚焦到了某个地方,该地方清晰,而其他地方的影像就虚化了。其次,人的记忆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据说金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蚂蚁只有几十秒的记忆,我们人类的记忆要长久一些,但通常也只能持续较短的时间。只有极少数内容,在经过不断温习、强化之后方能长久记住。

那些被记住了的事情,也并不时常浮现到脑海之中,它们往往需要某些东西触发和勾起,方能被记起。就像一个图书馆一样,绝大部分书都隐藏于一排排的书架后面,只有我们提供了索书号之后,才有少量书被挑拣到前台。

这些可能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先民处于危险之中,需对环境十分警惕,有限的脑内存首先要用于应对现实,对于既往,记住少数突出的点,用它们来勾勒出某个简略的历史图案即可。而新记忆的涌入,会压缩原本存于脑内存的信息,将旧有的历史点渐次驱入硬盘之中。

(三)口述的选择性和准确性(心理因素)

人之差别,不仅体现在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上,还体现在表达能力上。有不少人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想的是东,说出来的却是西。他们说错了,或者说得模棱两可,当然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

那些表达能力强,能够以我口说我心的人,在说什么方面也有选择性。如果说出真相就意味着自己会失去一些奖励和头衔,甚至因此而遭到打击或惩罚,他们很可能会选择闭嘴或者说谎。趋利避害,谈正确而不谈错误,回避自己在错误中的责任,夸大自己的成绩中的分量,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我在请受访人修订访谈稿时,时常见他们收缩一些说法,因为在口述或闲聊时可以稍微吹吹牛,加工加工,让故事更有戏剧性、更好玩一点,而白纸黑字见真章,需要面对其他当事人、知情人时,他们会变得严谨很多。

据笔者的经验,在口述往事时,当事人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偏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况:

(1)遗忘与想当然:十分的事情当时就只知道三分,接受访谈时只记得两分,却不肯承认,还逞能说自己无所不知,最后用大量的想当然来跨越证据的鸿沟。

(2)记错与颠倒因果:记错名字、弄混地点、混淆时间是访谈中很常见的事。最后一类失误所带来的后果尤其严重,因为时间混淆可能会导致因果颠倒。

(3)隐瞒与误导:记忆有选择性,叙说更有选择性,人们往往喜欢谈过五关斩六将的事,而不愿讲自己如何败走麦城,有时还故意误导,让访谈人和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

(4)求美与涂抹:人是故事动物,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说故事,并有加工故事、让故事变得更加精彩的倾向。回顾往事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对故事进行加工,使其变得更精彩,更漂亮,更有戏剧性。

(5)避讳与变形:谈论往事时,人们还难免会带有情感,难免会为自己和尊长辩护,难免会夸大己方贡献、缩小己方错误,也即多少有些文过饰非。

(6)随风而逝与不负责任:即使有录音笔在前面,受访人说了一阵后也可能会忘记。觉得说的话会随风而逝时,有的不严谨的人会不负责任,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