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升迁调补(第4/4页)

开小差的人,并非都是犯了大罪而畏罪潜逃的,只因一个单位待久了,或是长官打骂得凶,或是打冲锋吃不饱,或是别的部队有高阶缺引诱等等诸如此类的鸡毛蒜皮;另外一个理由是离乡背井久了,动了思乡之念。但他们很少回到家,逃到半途往往百分之九十九都被别的部队截走了。[108]“逃兵到了新的单位之后”如果发现新单位还不如旧单位好,又死皮赖脸地回来,那时候风气如此,大家都派了人在水陆码头乱抓人,抓着抓着,也许连派出去抓人的人,也给别人抓去了。老兵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兵不像开流水席般的来来往往,那就不成个部队样子。[109]

在陆军各兵科中,宪兵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成员具有中学以上程度。由于素质较高,如至前方部队,往往得任排长、连长,因此逃亡的比率较其他兵科为高。[110]

当时有关单位为了遏阻士兵逃亡的风气,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项:第一,严禁各部队收留逃兵。但是各部队均在缺员期间,一纸命令抵不过各部队长的自利立场。[111]第二,士兵逃亡如被抓回,各部队多用私刑加以处罚,但是也未能产生吓阻作用。[112]因此,逃亡的风气也就一直盛行,根据一项观察,在某些地方部队,若是一个老兵没有开过小差,甚至会被人视为“窝囊废”。[113]

更换工作单位虽然容易,但是各人的际遇却不一致。有的人由于更换工作单位而得以发挥所长,但是也有的人由于频换工作,最后落得一事无成。1938年,中央军校第四分校主任韩汉英,即曾劝诫他的学员要立定志向:

现在学员当中,据我所知道的,有几位从前我当营长时,已经是当了优秀的排长和连长,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事业还没有进步,变为一个失业的军官。这就是个人的人生观没有确定、没有认识,没有固定的宗旨,到这里和长官意见不合,到那边嫌阶级太低,跑东跑西,结果是一事无成。你们从前在部队的时候,在一个部队里当十年兵的有没有?没有的,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同时他的地位也一定提高了。我们再翻开历来的人事登记来看,某人在某机关服务的,两个月以后又到某师某旅,再过几个月又到某某学校,如此,跑来跑去,结果是一事无成。[114]

在士兵的补充方面,中国近代的兵源一向为募兵,至1936年起始推行征兵制。[115]抗战爆发后,亟需补充大量兵员,乃采用征募并行制,如1939年至1940年9月,共募集志愿兵近80营,各省又陆续将监犯35 000余名调服军役,[116]有些将领自行于家乡招募士兵,如杨森战前曾在四川广安家乡练兵三年,邻近县份经其训练的子弟,先后不下七八百万人。因此,抗战期间杨森不论抗战至何地,需要多少兵员,只要拍一电报返乡,地方上即会约齐人数,送至前方。农村子弟在征兵制度下,与其被征召至不熟悉的部队,尚不如自动投效杨森的部队。因此响应者日益踊跃,甚至在家乡自行做好军服,自己垫付旅费,至前方投奔杨部。[117]不过主要的兵源仍为征兵。计自1937年抗战初起,至1945年胜利之日止,全国实征募壮丁人数,共为14 049 024人。[118]学者刘馥曾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军事人力动员的情况,结果发现中国的动员率(mobilization index,指平均每年动员人数在人口中所占比例)仅有0.4%,而日本为1.3%,英国为1.4%,美国为2.4%,俄国为3.0%,德国为3.8%。[119]

战时中国不仅在军事人力动员的程度上,比不上其他国家,征兵政策推行的过程中,又曾发生许多的困难和流弊,[120]其原因在于实施征兵所需的各项基本条件,在此时的中国社会并未具备,不能与征兵政策相配合。其中最重要者如下:第一,户口行政不发达,以致影响壮丁调查工作,不仅无法取得有关人民的性别、年龄、疾病、职业、教育程度等资料,以为起、转、停、除、缓、免、禁役之参考,且无从分析各地人口组合,以作为分配名额的标准。第二,地方基层干部欠健全,对于兵役法令奉行不力,办理役政时,或为宗族姻亲情感所锢蔽而不肯征,或被豪强凶焰所慑而不敢征,或收权贵贿赂而不愿征,影响征兵成效甚巨。第三,国民所得普遍低,奉召入伍后待遇又不良,家庭生计顿时无法维持,使得一般民众视当兵为畏途。第四,国民知识水准不够,社会上仍流行“好男不当兵”的观念,对于征兵制度的真谛并不明了,往往规避兵役。[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