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参谋教育

参谋教育可分为陆军大学校(以下简称陆大)和部队参谋教育二类:

(一)陆军大学校

陆大成立于1906年,为培养高级指挥及幕僚人员的最高军事学府。辛亥革命以后,北京政府继续办理。北伐完成后,国民政府接管陆大,将其隶属于军令部,招考国军各单位的优秀干部入学。北伐以后陆大的历任校长为蒋介石、杨杰、蒋介石、蒋方震(代)、蒋介石、陈仪(代)等人。北伐前校址设于北京,统一后迁往南京;抗战军兴后,先迁往广西宜山,再迁贵州遵义,最后迁四川重庆。战时陆大,设有正则班、特别班、将官班、参谋补习班等班次。[7]

陆大的历史悠久,历年毕业的学员,分布于全军之中。根据军令部1944年10月所做的统计,正则班第一至十八期及特别班第一至六期止,各期毕业学员,除死亡外,共有2 188人,服务状况如表4-1:

表4-1 陆大各期毕业学员服务动态统计表(1944年10月)

资料来源:《参谋人员各种统计图》(毛笔原件)图12,1944年,档号769/310,军令部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根据另一项统计,至日本投降时,陆大各期毕业学员,在军中共有2 100人,分布概数如下。

1. 中央军事单位

(1)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12至15员;

(2)军事委员会办公厅:20至35员;

(3)军令部、军政部、军训部(含所属之各兵种专科学校)、兵役部、宪兵司令部、陆军大学(含所属之参谋训练班)。总计共有600人,其中陆大及所属的参谋训练班,所占人数最多。

2. 战斗序列各单位

(1)12个战区司令部;

(2)40个集团军总司令部;

(3)第一至一○○军(尚有新编及暂编等共约10个);

(4)各陆军师;

(5)青年军编练总监部辖9个青年师;

(6)后方勤务总司令部及所辖各兵站总监、分监部。每一战区司令部约有10员,每一集团军总部约有3至5人,军司令部约3至5人,师司令部约2至3人。兵站机关共约120人。总计约1 500人。[8]

国民革命军成立之初,由于黄埔军校的教育年限过短,学生所学有限,有幸能够进入陆大深造者,一般说来,在军事知识和技能方面,均能有相当大的增进。如出身黄埔三期、陆大九期的陈素农,对于陆大教育即曾有以下的回忆:

我们在黄埔三期受训期间,因急于参加战事,仅有一年,而前半年入伍间,曾参加东征及讨杨、刘各战役,在校部入伍时,亦多担任警戒任务,所以真正受训时间并不多。幸入伍期满,进入学生时期,总队长严立三,亲自讲解指导,对军事一般知识,稍具门径。实际说,我的军事学识,全得力陆大三年的完整教育。[9]

出身黄埔五期、陆大十期的郭汝瑰,则特别指出陆大教育的价值:

他们所学的收集情报、判断情况、调制情况图、现地侦察、在图上定下决心进行指挥这一套参谋业务(这以前,在中国军队中简直是凤毛麟角),使各级指挥员的作战指挥,心中有数的多。这不但对抗日作战有利,也因此取得各军、师之间的信任。[10]

军界人士认为,陆大教育以师战术为主,对大军作战的指挥作业磨炼较少,对军事作战以外的政治作战、经济作战、心理作战,更无暇研究,但是也有若干学生,派赴部队后,接受实际的战场磨炼,而能有优异的表现。[11]

虽然如此,陆大教育也存在着以下几项缺点:

(1)陆大教育欠缺一贯的计划,学员的召集,既没有一定的员额,也没有固定的修业期限,自清末创校至抗战结束时,所造就的人才仅有2 100员。[12]

(2)抗战时期,陆大外籍教官的重要性已大为降低,但是本国教官的素质,仍然一直无法提升,甚至在数量上也无法满足需求。其原因在于无法以良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人才前来任教,久任的教官多为军中无发展前景者。

(3)课程多达七十余种,博而不精;内容偏重外国材料,未能“本土化”;过分注重理论,而忽略实作;和基础教育课程不相联系,难期一贯。[13]

(4)经费有限,设备不全,尚不及国防研究院及中央军校充足。由于以上几项因素,导致陆大学员的素质较先进国家低落甚多。

尤其是自抗战爆发后,中央军校学生的程度逐渐降低,和陆大教育无法衔接,导致陆大学员的素质每况愈下。[14]兼任陆大校长的蒋介石,即曾在一次对陆大学员的演讲中指出:

现在本校一般学员的精神和学问,已经一期比一期进步,但是还觉不够!尤其是比起外国一般陆大学生来,我们更是惭愧!现在本校一般毕业学生,最多懂得一点战略、战术,或是几个段落的战史,毕业以后,只能作几个命令、计划,这种学生,实际上还不够作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陆大毕业学生!……我们名为陆军大学的学生,实际上比起人家来真是差得太远,无论精神、道德、学问、技能都赶不上人家![15]

(二)部队参谋教育

部队参谋教育,可以分为陆大参谋补习班和参谋特训班的召集教育,以及各部队依部定参谋教育大纲,所办的自行训练两种。

1. 召集参谋训练

1935年于陆大内设参谋补习班,召集现任参谋人员,施以短期训练,1939年将该班分设桂林及西安两地。又为充实国军低级参谋人才,更设立参谋特训班,抽调由军官学校毕业而见习期满的优秀军官,施以训练。抗战胜利后,始先后结束。[16]

参谋补习班和参谋特训班的时间均过短,教育的内容不尽符合需要;调训期间,影响参谋业务;参谋特训班所召集的优秀军校毕业生,由于缺乏队职经历,不受部队欢迎,以致受训完毕,无参谋可当。[17]凡此种种,均为其缺点。不过由于召集人数较多,弥补了参谋人才的不足,亦有其功能存在。

2. 部队自行训练

1935年参谋本部公布《军队参谋教育大纲及计划》,通令各部队定期分批实施参谋教育,教育的课目包括战史、现地战术、图上战术、兵棋、参谋业务、兵要地理、审判勤务、动员研究、谍报勤务、剑术、马术、测图、外国语、新兵器研究。[18]1939年令各军办幕僚班。至1943年,为简化易行起见,复订幕僚常年教育办法,于各战区设参谋研究班,每期三个月;于各集团军设参谋短期训练班,每期一个月;于各军设幕僚班,不重形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