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困境(第3/6页)

虽然投降清军不成,但受尽何腾蛟白眼加挤兑的田见秀等人去意已决,只是一直犹豫向何处去。很快,湖北传来了好消息:另一支大顺军残部在李锦(又名李过)、高一功的率领下抵达湖北,在荆州地区活动。

早在李自成进军北京时,李锦、高一功的部队就被安排在山西一带布防,北京陷落后撤往陕西榆林地区。李自成从西安撤退以后,李锦、高一功率残部从榆林南下,经汉中、达州,辗转运动到湖北西部的三峡地区,又顺江东下,进抵荆州。

田见秀当机立断,决定北渡长江,与李锦、高一功部会合。于是,除了得到实惠的郝摇旗、王进才留在湖南以外,其余大顺军部队悉数离开湖南北上,进入湖北境内,何腾蛟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李自成生死之谜

接下来想说的,跟朱聿键面临的困境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觉得有必要停一停,先解决前面遗留下来的一个疑问。

李自成在九宫山“神秘失踪”,这是怎么回事?

得知我在写南明的历史,有不少朋友都在问我:李自成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人间蒸发?

我给了三个答案:

A.做和尚

B.自杀

C.他杀

朋友又问:然后呢?

我说:你猜!

答案显然只有一个,于是史学的大家、小家、草根、业余爱好者纷纷开始引经据典地“掷骰子”,有人选A,有人选B,也有人选C。当然,还有人认为“此事必有蹊跷”,因而懒得选。

或许是工科出身的缘故,我一直觉得解出答案的过程远比答案本身重要得多。答案无非是一些冰冷而没有趣味的字母或者数字,推理、演算的过程才能让人尽情挥洒智慧,从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

所以,我决定先说一说大家的“骰子”是怎么掷的。

A.做和尚

见于清初文人张潮的《虞初新志》、清初佚名的《甲申朝事小纪》,还有民国时期李健侯的小说《永昌演义》(只能算间接史料),以及李自成故里的《米脂县志》(李健侯参与编撰,也是间接史料)。

根据这些史料的记载,李自成被阿济格撵着到处跑,眼看大顺军江河日下,绝望的李自成萌生了遁入空门的想法,在九宫山削发为僧,并侥幸逃过了清军的追捕,得以善终。

那么,《虞初新志》、《甲申朝事小纪》的根据是什么呢?——路边社!

B.自杀

最有力的证据是阿济格给清廷的奏报,上面说道:“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

欧了,李自成必是上吊无疑了!阿济格是专门负责追剿李自成的,他哪里敢跟多尔衮打马虎眼?

别忙着下结论,阿济格还有一句“尸朽莫辨”,“或有或亡,俟就彼再行察访”。

这是什么情况?我来解释一下:

阿济格接到下级报告,说李自成跟大部队走散,被一群村民困住,已经自行了断了。等阿济格亲自到现场“指导工作”的时候,尸体已经面目全非,认不出来了。所以,阿济格需要“再行察访”。

不久之后,阿济格的第二封奏疏来了,说李自成“身死是真”。

那么,前一封奏疏所谓的“自缢”是否还作数呢?阿济格心里没底,提都没提。多尔衮也不是八卦的人,反正死了就“结案”了,死法、死样之类的可以忽略不计。

阿济格前后这么一捣腾,“自杀”的说法也不可靠了。

C.他杀

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可以分成三类,使用排除法来分析。

第一,清军干的。

从阿济格的第一封奏报看,不可能。如果真是清军干的,阿济格早就把大清列祖列宗吹嘘一番,顺带把自己稍带一笔了,怎么会把如此“不世之功”扣到无名无姓的“村民”头上?

第二,自己人干的。

迄今为止,没有史料佐证这一说法,再说动机也有些匪夷所思,也可以排除。

第三,乡民干的。

排除了前面两种,也只剩下这一种情况了,史料也有相应的佐证,但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误伤。

清初文人吴伟业在《绥寇纪略》中写道:李自成率残部路过一个庄子,村民“疑以为劫盗”,于是将他干掉了。

——故意的。

何腾蛟在给隆武朝廷的奏报中说:李自成“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

清初文人费密在《荒书》中记载得比较有板有眼(其实也来源于路边社),说李自成与大部队失散,遭遇了山民程九伯率领的乡勇,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李自成寡不敌众,被乡勇所杀。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基本采信了这一情节。

“掷骰子”的过程就是这样,是不是觉得有些凌乱?好吧,先将各种可能的答案缕一缕,被排除的直接打“×”,尚有疑问的打“?”。

A.当和尚 ?

B.自杀 ?

C.他杀

C1.清军干的 ×

C2.自己人干的 ×

C3.乡民干的

C3-1.误伤 ?

C3-2.故意的 ?

解到这个地步,史料众说纷纭、莫衷于是,如果继续在故纸堆里翻来找去,我觉得意义不大,大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

但是,除了引经据典以外,还有办法往下继续解吗?

这个可以有!

王国维曾经总结说,大学问有三境界,我们对照着李自成的生死之谜来看一下。

其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李自成生死说法不一,该罗列的都已经罗列了。

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些说法虽然各有佐证,但都难以自圆其说,令人感到无从下手。

其三,“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就差这一步了!

李自成是生是死、怎么死的,玄机其实在何腾蛟的奏折里!“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

如果看了三遍都没发现玄机藏于何处,给你一个提示——“二十八骑”。

何腾蛟为什么数得这么清楚?——当然不可能亲眼所见,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田见秀、刘体纯等人。

破解李自成的生死之谜,不能只盯着他“失踪”之前发生了什么,还要看他“失踪”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直白一点说,历史一定要符合逻辑。

我们只需要推想两个场景,便能找到李自成生死之谜的“灯火阑珊处”。

场景一:何腾蛟与大顺军将领见面的时候,他们会说什么?

何腾蛟不可能不问:李自成人呢?

田见秀可以回答“不知道”,但他知道,于是告诉何腾蛟,闯王带着二十八名护卫前去“侦查”,没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