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玉壁绝唱(第4/6页)

北魏国最大的矛盾是鲜卑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文化和语言都不相同。以前鲜卑人和汉人当兵的当兵,种地的种地,互不干涉,现在把鲜卑人和汉人弄来一起当兵,怎么和平相处。

北魏国自打成立那一天起,汉人和鲜卑人就玩打架,国史之狱、太武灭佛、孝文汉化、六镇起义,一直打到河阴事变。如何才能避免统治集团内部打架,宇文泰和苏绰下足功夫,玩了一系列的花招。

鲜卑人希望回到部落制,拓跋鲜卑有一种古老的制度,八部鲜卑。原始拓跋部首领拓跋邻将“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的众多部落分成七个大部落,分别交给七个兄弟管理,连同帝室合称八部。八部鲜卑是北魏帝国雏形,八部鲜卑人是帝国血统最高贵的人。每逢魏国皇帝的登基大典,总要举行新皇帝与七个部落的后人黑毡蒙头向西拜天的仪式,高欢就蒙过一次头。高欢蒙头属于假冒伪劣产品,却引以为荣,不仅仅高欢,所有的鲜卑人都渴望加入到八部鲜卑里。

顺应鲜卑人的诉求,宇文泰把国家分成八大部落、三十六部落及九十九小部落,部落最高长官叫做柱国大将军。柱国大将军原本是北魏孝庄帝为表彰尔朱荣的盖世武功新创的官位,列丞相之上。尔朱荣死后,尔朱兆和高欢先后拒绝接受柱国大将军的称号,此官废除。西魏皇帝元宝炬称帝,宇文泰无官可赏,于是又拿出柱国大将军的帽子戴上。

柱国大将军专为功高不赏的人设立,宇文泰当得不安心,西魏皇帝元宝炬也是如芒在背,陆续提拔了一些功臣担任此官职。现在正好凑足八位,拿出这个名号作为八部的最高官衔。除宇文泰,还有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和侯莫陈崇等七位柱国大将军。

七大柱国各有各的背景,均可与宇文泰平起平坐。元欣是皇族;李弼是降附宇文泰的侯莫陈悦军队的领导者;独孤信乃贺拔胜部属,贺拔胜病死,独孤信全盘接收亲贺拔胜的势力;赵贵、侯莫陈崇是贺拔岳当年的将领;李虎出自武川,跟随元修皇帝入关,深得元宝炬皇帝信任,长期统领禁卫军,与皇室关系密切。只有于谨是宇文泰的嫡系亲信,但于谨成名早于宇文泰。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加以说明,大家不要顾名思义,一看某某人的名字认定他是鲜卑人或者汉人。北魏国的鲜卑人与汉人不是以血统划分,以鲜卑化和汉化来分,接受鲜卑的文化就是鲜卑人,接受汉人的文化就是汉人,就像基督徒和伊斯兰人。比如,八大柱国中就有汉人血统的人,赵贵祖籍甘肃,天水南安人。李虎祖籍有争议,李虎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家自称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家祖籍似乎在河北。另一位柱国李弼,辽东襄平人,今天的东北人。另外十二大将军中的杨忠也属于这种情况,杨忠是隋朝皇帝杨坚的父亲,杨广的祖父,杨忠自诩弘农杨氏,其实是山东人。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接受鲜卑化,都是地地道道的鲜卑人,赵贵、李虎、杨忠的家族在武川生活了几代人。

部落制是奴隶社会产物,带有原始社会的性质,搞这种落后的玩意儿,汉人不满意。于是,苏绰搬出《周礼》,周礼搞分封制,和部落制正好相符。《周礼》乃儒家经典,谁敢说《周礼》落后,其实周王朝也是奴隶社会。周礼有六军,八大柱国不对称。宇文泰提出自己不掌握军队,皇族元欣不掌握军队。其余六位大柱国分掌六军,府兵制就此产生。

为掌控六大柱国,宇文泰将六军再分为十二支军队,设十二大将军统领,其下再设二十四开府。柱国大将军虽有虚名,但无实权,军队的指挥权实际掌握在宇文泰更容易控制的元赞、元育、元廊、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杰等十二位大将军手中。

部落制蒙上周礼外衣就是西魏著名的府兵,这仅仅是形式,想使鲜卑人和汉人凝聚成一个真正的无敌整体,必须从文化入手。

宇文泰问苏绰:“鲜卑人与汉人各有各的心思,人心不一,怎么能做到双方都满意。”

苏绰道:“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给钱,谁都会满意。”

宇文泰道:“如何给钱?”

苏绰道:“改郡望,赐田。所有入关人等一律更改郡望,全部改成关中各地的郡望。分配土地。将士们分到房子和土地。无论你是六镇人还是关外人,有了地,有了房子,就是关中人,就是新王朝的人。”

改郡望,也就是说改籍贯,重新落户口。许多人从此攀上关西望族,杨忠号弘农杨氏,李虎家族号陇西李氏。弘农杨氏和陇西李氏均是当地的望族,因为同姓便挂上钩。那个时代伪造家谱很时尚,国家也提倡。到北周时代,所有入关的鲜卑人全部变成长安户口。

苏绰继续讲下去:“第二步,给面子。”

宇文泰道:“如何给面子?”

苏绰道:“说鲜卑话,改鲜卑姓。府兵主力是鲜卑人,必须给足面子,否则他们会逃到高欢那边。鲜卑从塞上来到中原,汉化方向没有错,错在于不知变通。变通就是欺骗。统治人民不能靠强迫,要靠欺骗。高压产生反抗,欺骗获取好感。孝文皇帝失败在于未能照顾到国人感情,将最勇猛的塞上良家子弟排除在利益集团之外。文化建设必须循序渐进,不能靠革命的形式。军方语言定为鲜卑语,将士改鲜卑姓,军功越大,鲜卑姓越高贵,士兵随主将的鲜卑姓改姓。”

改姓改得热热闹闹,孝文汉化时改汉姓的鲜卑人改回去,汉人赐鲜卑姓,譬如李弼为徒何氏,李虎为大野氏,杨忠为普六茹氏等等。

一切看似宇文泰顺应六镇大起义后鲜卑人反汉化的潮流,与北魏孝文帝汉化背道而驰,其实宇文泰和苏绰巧妙地欺骗着鲜卑人。说鲜卑话,改复姓只在军方进行,无关地方。均田制和赐田的实行摧毁游牧文明的经济基础;周礼下的部落制欺骗性更加明显,中央根据周礼设置官员,地方却仍然采用郡县制,换汤不换药。

折腾来折腾去只有一个目的,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这一部分新贵与关中旧有豪强结合起来,形成新王朝的统治阶层。府兵新贵、关中旧贵族和土地三者紧紧结合起来,牢不可破,关中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关陇集团。关陇集团非常给力,存在长达一百多年,对外疯狂扩张,灭北齐、抗突厥、下江南,统一中国,支撑起西魏、北周王国,以及隋王朝,直至大唐王朝仍不断扩张,使大唐疆域达到历代之最,武则天时代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