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安风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第9/15页)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侍太子坐》)

这两句本意是称赞曹丕的,但从中也能看出曹丕的特征——好权诈机巧,伪装的本事出神入化,这一方面,他颇有乃父遗风。后来,他当上皇帝之后,这种性格更显露无余。一方面标榜仁孝、弘扬儒教,另一方面却恣意放纵、堕乱礼制,外示宽宏而内行狭忌,对臣下也多有刻薄报复之举,典型的政客面貌。

相比之下,曹植的气象就大不相同了。

他小时候喜欢辞赋,熟读《诗经》《离骚》,深受儒家“诗教”的传统,养成了忠君忧民的情怀,并有超越世俗功利的政治理想。加之他天性善良,更容易契入儒家理想化的仁厚、耿直、磊落的人格之中。

同时,他又是贵公子,身边围绕一堆文人雅士,生长环境也促成了他优游惬意、喜好交友、好饮豪爽、放荡不禁的特质,总之,曹植就是一名善良、耿直、真诚、骄傲、才华横溢而又敏感理想的翩翩贵公子形象。

其实分析到这里,他二人谁能被曹操选中做继承人,已经很明显了。

然而,这是我们后世之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的,处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分别拥护曹丕、曹植的那两拨人,谁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所以夺嫡之争非常激烈。

由于曹操本人极具诗人气质,所以在才情上更突出又有仁者之风的曹植,一度是曹操青睐的对象。

214年(建安十九年),曹操征孙权,留曹植镇守邺城。

邺城是曹魏的根本,一般来说,君王出征,留守首都的任务都是交给最可靠、最放心的太子,通过曹操此举,可见他对曹植的厚望。非但如此,曹操还对曹植说了一段话:

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说我在23岁的时候,做了顿丘县令,此后一路拼搏,到了今天这个位置,回想当时所作所为,毫不后悔。曹植啊,你今年也是23岁,可要好好勉励自己啊!

这番发自肺腑的鼓励,对曹植的期待可谓溢于言表。这简直是对曹植的暗示——好好做,希望你能像我这样建功立业,莫让将来有后悔的时候。曹操给曹植亮了绿灯,就等着曹植做出点成绩给众人看!

可惜的是,曹植此次留守邺城最后如何,史书并未记载,想来不会有特别的事情发生,要不然是逃不掉各种史书的记载的。

曹植这次没有大作为,原因大约有二:第一,曹操太过强势。强势的父亲光环四射,在这样的情况下,子女很难有什么作为;第二个原因可能更要紧,那就是曹植对世子之位并没有迫切渴望。

曹植生在乱世,又生在曹氏家族,受环境熏陶,他自然有很强的政治抱负,不过他的政治抱负,带有很明显的儒家理想。

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并不是自己做天子主宰四方,而是凭借道义文章为王者师友,辅佐明君、推行教化,成为辅佐良弼。曹植最大的理想,其实是做个周公,比如在《三良诗》中,他就说“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这一点,可能是曹植不愿争夺世子之位的最大障碍。

而且,在内心深处,曹植对汉室、汉献帝是有很大的眷恋和同情心的。自己假如继承曹操的基业,将来必然要对汉室进行戕害,这也是曹植不愿意做的事(后来曹丕篡汉,曹植听到消息后还大哭了一场,这是儒家思想的曹植和法家权谋的曹丕本质不同之所在)。

因以上种种,曹植就根本不适合搞政治,这也使得他在面临嫡子之争的时候,自己就先处于下风了。

尽管曹植无意争夺,但是身处其中,对别人来说怎么也是个大威胁。再者,你说你不想当世子,就真的能退出这个竞争吗?那就太异想天开了。很多时候,人是被逼着走的,自己压根是做不了主的。

曹操的文字狱

216年,曹操被封为魏王,比之前面的魏公,又升了一级。

汉初,刘邦消灭韩信、卢绾等异姓王后,与大臣刑白马而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规定封王的对象必须是刘家子孙。随着曹操的封王,汉朝就彻底名存实亡了。

曹操公开僭越,登时引来一批大臣的不满,这些人主要是历代世受汉恩、有儒学传统的大族勋贵,我们的教科书上一般称呼他们为“守旧派”“顽固派”或“保守派”,是“阻止历史进步”的力量。

曹操深知这样做很冒险,必然会招致诽谤,所以愈加多疑善怒,对任何非议和批评都极其敏感——尤其是对那些世家大族、名士领袖,他更加猜忌和防范。

名士崔琰,就成了曹操猜忌多疑、打压政治对手的牺牲品。

崔琰是山东人,乃一代儒学大师郑玄的学生,号称冀州第一名士。《三国志》说崔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整个朝廷官员都很仰慕他,连曹操对他也很敬畏忌惮。

关于崔琰和曹操,有个很著名的故事。曹操统一北方后,游牧民族纷纷来附,有匈奴派使者来谒见。曹操觉得自己长得丑,就请崔琰出面。崔琰端坐中间接受拜见,曹操则捉刀在侧侍立。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对“魏王”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刀之人气度威严,更不寻常,是真英雄也!”

曹操大惊,就派人把这个使者给杀了,“捉刀”一词即源于此。这个故事可见崔琰的容貌丰姿,的确是很俊美儒雅的。

崔琰最早是袁绍部下,后来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都要争夺崔琰。崔琰称病不仕,还因此获罪。后曹操夺得冀州,领冀州牧,就召请崔琰为别驾从事(即省长顾问类的官员)。曹操看冀州人多,非常高兴,说:“有了这么多人,可以好好壮大兵力了!”

结果,刚被曹操封了官的崔琰却不识时务地说:你打下一个州,不先好好关心民情,却关心自己的军队是不是能壮大,这简直是虎狼之师啊!

曹操听后,只能“改容谢之”。崔琰出身儒家大族,受的是儒家的思想教育。与死守愚忠的士人不同,崔琰不流俗,相对通达许多,但依旧有一种“以救时弊、悲悯百姓”的政治理想,有一颗恻隐仁爱的心。这和寒族出身的曹操权谋争霸的军阀思想,一开始就不同。所以曹操虽然敬重他,却从不曾把他当成自己人。

崔琰做官一身正气,不掺杂私情于公务,非常有原则。曹植的老婆是崔琰的侄女,崔琰就是曹植的妻叔,按说崔琰应该力挺曹植才是,但是崔琰却恪守“嫡长子制”,建议曹操应该立曹丕为太子。崔琰这种高风亮节、不徇私的正直做派,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尊重。曹操也不得不赞叹,因此请他主持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