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出 游

人相信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样。洪秀全开始讲道。他第一个对象是李敬芳,此人与他一起读过《劝世良言》。梁发在书中有意不提四福音书中施洗约翰给耶稣施洗,或是耶稣给别人行洗礼,洪李两人便一起从书中的蛛丝马迹去揣摩施洗的仪式——洪秀全和李敬芳两人私底下互相施洗,就像梁发给妻子行洗礼一样。梁发有言,只有信耶稣并接受洗礼者,才能得永生,而拒不接受耶稣者则苦痛永世。所以两人相互以水洒头,对他们的新上帝祈祷,立誓不拜事邪神,不行恶事,恪守天条。他们一道念诵自己发明的祷语:“洗除罪恶,去旧从新。”洪秀全满心喜乐,乃写了第一首诗:

吾侪罪恶实滔天,幸赖耶稣代赎全。
勿信邪魔遵圣诫,惟崇上帝力心田。1

两人又说了洪秀全的梦,觉得至少有一部分是参得透的。于是他们叫当地一匠人铸了两柄宝剑,各重九斤、长三尺,在剑身上镌了“斩妖剑”三字,还吟了首诗以志纪念,诗曰:

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饮和。
…………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何如。2

洪秀全似乎宣讲不辍,话还传到了外村。有些人以为他又疯了,就像他以前做那场梦的时候一样;友人心中焦急,便推了一人来照看洪秀全,结果反教他信了洪秀全的想法。洪秀全也常同两个亲戚谈论,他们尤其听信他的话。其中一个叫洪仁玕,住在官禄,是洪秀全的堂弟;另一个叫冯云山,是洪秀全继母的亲戚,住在不到一英里远的村子里。两人与洪秀全一样,都读过书但未能登第,任乡村塾师糊口。1843年夏,洪秀全也让这二人信了耶稣。这三人行了两次礼来纪念——先由洪秀全私底下在冯云山的私塾中为两人施洗礼;但之后不想这样偷偷摸摸,便去附近一条小溪,把全身浸透。自此之后,冯云山和洪仁玕就成了洪秀全的亲信,而李敬芳虽有那柄宝剑,却淡出了信众的核心。3

洪秀全与这两位新信徒重读梁发的书,逐渐悟出了一些他以前没看透的东西。洪仁玕后来回想起,洪秀全是这么说:“如我徒得此书而无前时之病状,则断不敢信书中所言而反对世上之陋俗……我曾在上帝之前亲自接受其命令,天命归予。”4洪秀全说誓言不可改,天命不可违,因“神爷火华的话是对的”,其佐证载于《诗篇》第19篇和第33篇,梁发的书中有译文。这两首赞美诗(其他的梁发没有翻译,故洪秀全无从得知其余各篇的内容)到处可见洪秀“全”的名字,洪秀全读到:“声闻全世”,便将“全世”解为“秀全的世界”5。读到“全然公义”,便以为“秀全比黄金更可羡慕”6,依此类推,例如“孰能如秀全知过”7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潜心研读梁发的书,探究微言大义,宣讲其中内容,并试着领会哪个代称适合哪个人或神。三人慢慢让自己家里的人都皈依了新教。洪秀全有两个住在广西的远房表亲为了家里的事来官禄(或是另外有别的事,对此我们没有文件可稽考),也给秀全说动,由他作了洗礼,之后把耶稣的教义带回老家。8

上帝要人不拜偶像,于是三人先从他们最熟悉、朝夕相处的偶像下手,这就是私塾里头所尊的孔子牌位。他们一个一个除去这些牌位,理清这被异端神像污染的书塾。这并非易事,牌位各式各样,形状大小各异。孔子的牌位上刻有后世所追赠的谥号“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康熙皇帝在1686年御笔亲书“万世师表”四字。根据官府所规定的制式,牌位高二尺三寸七分,宽四寸,厚七分;座高四寸,长七寸,厚三寸,朱底金字9。在孔子牌位的周围还各按规矩摆放一些尺寸不一的其他牌位。这些牌位都是赤底墨字,分别标着孔子的四大贤徒、十哲和两千多年里历朝历代宣谕加入配祀行列的圣贤之名讳。到了洪秀全的年代,这个配祀行列已达百人之多。这些人洪秀全都认得,他在备考时还要熟读这些人的诗文奏章10

塾生的家里渐渐得知孔圣人的牌位被摘下,便陆续退了学。书塾收入大减。官禄附近一些中秀才(洪秀全一直在考的就是秀才)的读书人责难洪秀全的行径及他传播的新信仰。有个秀才当洪秀全是个认真的读书人,才思敏捷,甚至提议通读梁发的《劝世良言》,向洪秀全逐一批驳书中谬误。洪秀全大为光火,竟与他绝交11。村中父老还尊洪秀全文才出众,在1844年正月请他应元宵节书写吉颂诗文。但洪秀全自觉茅塞已开,视此等诗文为“歌颂偶像”,便拒绝了。这时,乡亲父老便写了一首诗斥责他:

老拙无能望后生,谁知今日不相关。
经纶满腹由人用,听信谗言执一般。12

洪秀全用了这首诗的末句,回敬了一首诗:

非听谗言违叔命,只遵上帝教条行。
天堂地狱严分路,何敢糊涂过此生。13

这些人虽然住在乡下,而非文风较盛的县城,但到底还是断文识字的人。这个冲突看似文雅,然而其间积怨极深。故春天还没过去,洪秀全和他的堂表兄弟便丢了饭碗。14

他们应该做什么呢?照洪秀全的说法,他们要“出游天下,将此情教导世人”15。他们没什么积蓄,而洪妻赖氏又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一个女儿。他们盘算沿途卖笔砚以充旅费。他们计划五人一起出游,但还没出发,洪仁玕就被迫离伙了。他的父母兄长不准他出门。虽然洪仁玕已年届二十,是个成年人,但父兄还是把他痛打一顿,撕了他的衣衫,以罚他撤去孔子的牌位,他知道自己要听从父兄的话。因此在1844年4月初,只有洪秀全、冯云山和冯云山的两个亲戚离开官禄16

他们是想效法耶稣云游四方,还是耶稣使徒四处传教?还是只想求个活路而已?他们没有说,但他们最初的行踪透露了心中的犹豫不决,好像想远走高飞,却又不想离家太远。他们先去了广州,对洪秀全来说,他四次应试在此,这是旧地重游;公开交战已经结束,炮火平息,但广州城的局势依然紧张,满汉对立,百姓仇视英国人,不让英国人进城,即使条约已对此事作了规定。英国人不想再启战火,于是继续进行交涉,并转而经营香港。这四人来到珠江口,然后转向西北,由西门入广州城,再出东门,沿着东边的山丘绕了半圈,一路宣讲,最后在清远县歇脚,此地在官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