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景治水

这件心事就是整治黄河。

黄河跟其他名川大江相比,除了河水浑浊之外,还有一个坏脾气,就是爱改道。

自古以来,其在中原大地上多次决口和改道,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和痛苦。

黄河有个支流,从荥阳附近分出,名叫汴渠。每次河水泛滥,汴渠都会被冲得一塌糊涂。

西汉平帝年间,黄河、汴渠的河堤都决坏,由于政乱、战乱,一直无力修复。

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阳武令张汜曾向光武帝打报告说:“黄河决堤积时已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如国费充足,则治理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

报告引起了光武帝的高度重视,一度打算投入大量的民力、财力整治河水。

可是浚仪令乐俊的一番劝谏阻止了此事。

乐俊是这样分析的,他说:“昔汉武帝元光年间,人口繁盛,人们沿着河岸开垦种植,而瓠子河段决堤,就足足修理了二十余年。今两岸居住的人口稀少,其他地方的田地饶广,即使不治理黄河,还可以维持现状生活作息。国家战乱刚息,再兴徭役,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

“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这十六个字打动了光武帝,鉴于治理黄河是件高风险的大事,花费大、用人多、劳民伤财,修得好,是大功德一件,修不好,就会天怒人怨,浪费了人力物力不说,稍有不慎,还会把政权都搭上。再看看现在帝国重建,国力不丰,最终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治河。

刘庄从即位那天起,就一直把这事搁在心里头。

何况,这些年来,汴渠东侵,日月弥广,河堤都淹没在大水里,兖、豫等郡的百姓怨叹。

国家积聚的经济力量已经充分,刘庄打算出手了。

可是等一等,治理黄河,可不是儿戏,得物色一个水利工程的高手来负责该项工作。

由谁来负责这项工程呢?

有人向刘庄推荐了一个名叫王景的人。

王景,字仲通,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市)人,其祖辈原居琅琊郡不其县(今山东即墨西南)。八世祖王仲是个著名人物,好道术,善观天象。西汉初诸吕作乱,汉高祖刘邦之孙刘襄、刘兴居谋划发兵,曾多次向王仲请教,刘兴居甚至还要王仲负责统兵。王仲不愿受此事牵连,便举家渡海到乐浪隐居起来了。

王景的父亲王闳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为郡中“三老”。刘玄更始之乱中,当地人王调杀乐浪郡守刘宪,自封为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派王遵讨伐王调。军队开到辽东,王闳与郡决曹史(吏职名)杨邑等人暗杀了王调,乐浪得以和平解放。

因为此事,光武将暗杀王调的人员全部封侯。

可是王闳做了一件很有性格的事,坚辞不受。

哟嗬,这倒勾起了光武帝的兴趣,“奇而征之”,派人去征召他到京师洛阳安排工作。

王闳高高兴兴地来了。

可是,从乐浪到洛阳,路途实在太远了,王闳还没走完三分之一的路程,就得了一场急病,死了。

生于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家庭,注定了王景不是一个平凡之辈。

史称其“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是一个通《周易》、博览群书、精于天文数术的科学家。

刘庄当政时,王景在朝廷负责司空府的工作,没有官衔和品级,只是一名平头小吏。

人们之所以推荐他,是因为他有过治理陈留郡浚仪县浚仪渠的壮举,那条河渠,虽然规模比不上黄河,却也是隔三差五地发水患,变化多端,弄得当地人民苦不堪言。

王景用了一个“墕流法”(后世推测,应该是在渠旁设立滚水堰,控制渠内水位,从而达到保护渠堤安全的一种方法),就将这条河治理得服服帖帖,“水乃不复为害”。

听到人们提起王景的名字,刘庄精神为之一振,召见王景,询问治水方略。

王景胸有成竹,全面分析了河汴情形,应对语言精辟,侃侃而谈。

是了,就是你了。

刘庄御笔一挥,钦点王景为工程总监,并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治河专著供其参考研究。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四月,工程上马。

刘庄征发了役夫数十万人,着手治理黄河。

王景通过实地勘测,规划出一条从荥阳(今郑州北)到千乘海口(今山东利津境内)的堤线,长千余里。

然后又“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每隔十里修建一个水闸,而水闸之间的水流能相互调节,“无复溃漏之患”。

全部工程在次年夏天完工。

从世界水利史上看,在生产力和机械工程很落后的情况下,治理黄河这样大的工程,能取得如此圆满成功,不能不称之为奇迹。

王景也因此名扬天下,连升三级为侍御史。

尽管王景注意节省费用,耗资仍达100多亿钱,堪称世纪大工程。

当然,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这100多亿钱投入得很值。

王景治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后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河水顺利流入汴渠,灌溉两岸田地,老百姓交口赞扬。

大河波浪阔,风吹稻花香两岸!

黄河又重新成了中原大地一条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黄河下游两岸被淹过的几十个县的土地都变成了良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大好局面。

据统计,国家的人口迅猛增加。史载,“永平、建初之际,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迄于孝和,民户滋殖。”具体说来,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人口为21007820人,而到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已达到34125021人。经过18年的时间,人口就增加了一千多万。

大东汉威武绽放,帝国开始进入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