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第2/4页)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是曹操给刘备的评价,现如今再次品味,诚哉斯言!

曹操悍然决定,命令许褚领兵五百去追刘备回来,人要不回来,人头也要回来。

许褚横刀立马挡住了刘备的去路。他的身后是五百兵。

但是刘备毫不在意。因为刘备的身后是五万兵。

最重要的,刘备身后站着关羽、张飞。

在那一瞬间,许褚突然觉得自己的底气很虚。如果光靠武力,曹操给他下达的“人要不回来,人头也要回来”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只能智取。

许褚一本正经地对刘备说,曹丞相请他回去有要事相商。

刘备笑了。

被许褚的智商逗笑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所谓的要事是什么。刘备不想死,他还想搏一个未来。刘备冠冕堂皇地告诉许褚,自己是和献帝正儿八经告过别的,出兵徐州也是曹操同意的。所谓的要事都已发生,未来的要事当在徐州。军情紧急,他是不可能回去的。

但是许褚依旧挡路,他的任务还没完成。在许褚看来,今天的结局无非是两个:或者他的人头回去,或者刘备的人头回去。总之,必须要对曹操有所交代。

刘备后退了。

刘备后退并不是怕了许褚,而是关羽、张飞挺上来了。他们冷冷地睥睨许褚,然后吐出一句名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关羽、张飞这句话是替刘备说的。

也是替许褚说的。他们想给许褚一个暗示:杀不了刘备,空手而回也没关系,可以用这句话来顶罪。

四分之一炷香之后,许褚走了。回去见曹操。

事实上他并不怕死,是怕死得不值得。死在关、张的刀下,悲壮是悲壮了,但是意义呢?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许褚迷糊了,为什么要杀刘备?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许褚以为杀刘备需要理由。

因为刘备是带着五万人马赴徐州袭击袁术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对曹操有利的事情。曹操为什么阻止这件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呢?

许褚想不通。他要回去向曹操问一个明白。

许褚总是这样,做一件事情,必须给他明明白白的理由。否则他的刀砍不下去。

曹操没有给他明明白白的理由。

当许褚垂头丧气地回来,一脸迷惑地站在曹操面前时,曹操明白,杀一个人,有时候靠命令是不行的。

但是理由他又不能给许褚。

五百人杀五万人,天大的理由也无济于事啊。

好在曹操还有一副牌,一副绝好的底牌。

在这五万人当中,有两个人曹操以为是值得期待的,朱灵、路昭。

他们相当于这支队伍的监军。不听刘备指挥,直接听命于曹操。

当然,此时的曹操不会天真地相信光靠这两人就可以干掉刘备,而是他认为这两人的存在可以让刘备心存忌惮,不至于直接谋反。“谋反”这个词曹操用得心安理得,因为他在心里已经把自己等同于天子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心里安慰自己,做大丈夫就要言而有信。刘备是自己派出去的,怎么可以在半路上杀了他?如此一来,天下贤士能不寒心?现在一时杀不了刘备,成全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也不错……在如此这般的自慰中,曹操抵达了他人生的又一次高潮。

虽然这高潮来得有些勉强。

有些自欺欺人。

徐州的战斗进行得一点都不艰苦。刘备愉快地发现,来袭的袁术已是强弩之末。他的手下先锋纪灵被张飞挑于马下,而嵩山的雷薄、陈兰又劫去了袁术所剩无几的钱粮草料。袁术想回寿春,被群盗所袭,竟回不去,只得狼狈地领着一千多残兵败将,在江亭苦苦厮守。

这场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唯一的看点是袁术的死法。

袁术死得很惨。

吐血死的。

吐血之前,袁术对生活还抱有美好的想象,他想喝蜜水。在此之前,他已经过了好些天粗茶淡饭的生活,袁术十分怀念蜜水的味道。

很可惜,没有。

不仅没有,他的厨师服务态度还很差地对他说,蜜水没有,血水要不要?

这基本上是一个穷途末路的厨师所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语言。这个委屈的厨师此时已深切地明白,一切大势已去,跟着袁术,这辈子算是倒了霉……

史书上说这时候“术坐于床上,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时建安四年六月也”。

建安四年六月可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月份。袁术死了,徐州现在又成了刘备的徐州,刘备觉得,他可以有所作为了。刘备接下来做了两件事:留下军马保守徐州;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令朱灵、路昭带回许都去。

温柔地杀你

当朱灵、路昭拿着信一脸忠厚地出现在曹操面前,曹操差点为之气绝。

在这个世界上,人有很多种死法,最差的一种是笨死的。曹操以为,朱灵、路昭就是笨死的。叫你送信就送信,你们两个笨蛋出徐州易,再回去就难了。

唉,这个刘备,太精明。

当然了,精明之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明到貌似憨傻之人,这他奶奶的就可怕了。曹操此时才真切地感觉到,青梅煮酒的那一声惊雷帮了刘备的大忙,以至于让他对这个人看走眼了。现如今刘备在徐州扎下根来,要与他分庭抗礼啊。

曹操无可奈何,迁怒于朱灵、路昭,要杀了此二人出气。

荀彧拦住了他。

荀彧以为,世界上最傻的事情就是事后懊悔。

因为于事无补。

荀彧说,刘备对五万兵有最高掌控权,朱灵、路昭怎么制衡他?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如今之计,必须要另外利用一个人,暗度陈仓。

荀彧说的那个人是徐州太守车胄。车胄同志是好同志,起码在政治立场上是心向曹操的。曹操决定写信给他,让他做好里应外合工作,共抗刘备。

车胄也积极行动起来,请了陈登密商此事。

车胄之所以会和陈登一起搞阴谋诡计是因为他知道,陈跟他一样,也是一个线人,一心向曹操的线人。

在此之前,曹操曾给陈登父子封官许愿,以推翻吕布的黑暗统治。现在,吕布是不黑暗统治了,徐州又来了刘备的军政府,曹操便希望,陈登父子能再卧底一次,推翻刘备的军政府。

陈登看上去很卧底,因为他向车胄献计献策了。陈登说,现在刘备出城招呼难民回来,过几天将回徐州。到时候将军可命军士伏于瓮城边,只作接他,待马到来,一刀斩之;我呢在城上射击刘备的后续部队,这样一来,大事可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