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第3/4页)

车胄也觉得这样一来,大事可成。因为他和陈登同心协力。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同心协力的事,没有成不了。不仅车胄这么认为,陈登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这一回,陈登想同心协力的那个人不是车胄,而是刘备。

因为陈登看好刘备的未来。

不错,在陈登心中,曹操也是有未来的,可陈登以为刘备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作为一只潜力股,陈登把宝压在刘备身上。不仅陈登把宝压在刘备身上,他老爸陈珪也把宝压在刘备身上。

这是一个人的胜利,也是仁义的胜利。刘备三让徐州之举让陈登父子觉得,此人大气。

成大事者,大气为先。陈登父子决定改弦易辙,跟着刘皇叔混。

所以接下来,陈登的行为逻辑变成了这样:他告别车胄后,转身上马奔向刘备,告诉后者千万不要回城,否则危险大大地。

刘备执意回城。

因为关羽献计了。关羽不轻易献计的,毕竟他不是谋士。

但是一个不轻易献计的人一旦献计,却是不容小视。

关羽的计谋是这样的,乘黑夜扮作曹军回城,引车胄出迎,然后袭击徐州。

刘备认可了关羽的计谋,所以执意回城。

只是很快,刘备就后悔了。他觉得,关羽太狠了,在袭击徐州的过程中,把车胄杀死了。

在刘备的性格当中,永远有优柔寡断的成分在。曹操是要反的,反抗却是要温柔的。

刘备要的只是破城,却不是杀人。

特别是杀车胄。车胄是谁?他是曹操的心腹啊!杀了曹操的心腹,只能引来曹操的疯狂反扑,刘备为此忧心忡忡。

但是让刘备更加忧心忡忡的一件事发生了:张飞也杀人了。

张飞是有杀人癖的。特别是在关羽杀了车胄后,张飞的手也痒痒的要杀人。

他杀了车胄全家。

刘备几乎昏倒。因为他彻底失去了将事情转圜的余地。一想到曹操的百万大军,刘备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招架。

站在徐州城头灿烂的阳光下,出来闯荡江湖已有一些年头的刘备感觉自己将很快失去这个原本就不牢固的根据地徐州。从上一个漂泊地到下一个漂泊地,刘备的人生一直没有着落,一直以这个江湖上最温柔的反抗者而著称。现如今,从青年漂到中年的刘备先生,不知道接下来人生的路该怎么走。

史上最强的谋士辩论赛

陈登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陈登总是这样,在他人人生的关键时刻,站出来指点迷津。

他对刘备说,首要的问题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很多时候,朋友就是敌人,敌人就是朋友,全看你以什么眼光去看待了。比如曹操,当时大家一起讨董时是朋友,现在却成了敌人。

我现在不需要敌人,需要朋友。刘备说得很凄怆。

朋友在敌人中找。陈登说得很玄乎。

刘备却不知道怎么找。

他有太多的漂泊,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朋友和敌人。分清他们,真是太不容易。

陈登举例说明,比喻袁绍。

刘备被击到了。他刚刚让袁术停止了呼吸,袁绍怎么可能成为他的朋友?

陈登的眼睛眯上了。眯得很自信。因为陈登觉得,有些人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利益受损时,朋友立刻变敌人;当存在共同利益时,敌人也可成为朋友。现在,曹操成了袁绍和刘备共同的敌人,他们应当也只能团结起来,共同抗曹,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这一点对刘备来说是这样,对袁绍来说更是如此。

刘备答应了。答应得很委屈,似乎自己的底线被突破了。

因为他,很有认敌为友的感觉。

但是,陈登的心思已不在他身上,而在袁绍身上。

不错,袁绍可以没有底线,答应出兵,可如何出兵却是大问题。原因是袁绍手下,能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界上,能人太多和没有能人一样,容易误事。

因为凡是能人,大多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睥睨他人的判断,这样的人济济一堂,凡事就议而不决。

袁绍就身陷其苦。在他那大得令人恐惧的超豪华办公室里,袁绍一边看着刘备托人给他送来的求援信,一边史上最强的谋士辩论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著名谋士田丰痛心疾首地说,同志们啊,现在天天打仗,老百姓们连吃的都没有了。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所以我建议,要玩虚的,不要玩实的。可以兵屯黎阳虚张声势,却不可和曹操直接对着干。这样耗上三年时间,大事可定也。

著名谋士审配冲上来很不屑地瞥了田丰一眼,然后说糊涂!我们明公是什么人?以我们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要等上三年时间呢?三年之后,多少花儿都谢了啊,老弟!

著名谋士沮授发言了,我觉得啊,要打败敌人,重要的不是自己强盛,而是自己比对手强盛。审配同志,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比曹操强盛吗?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与公孙瓒不可同日而语啊。公孙瓒那是坐受其困,可曹操呢?唉……这个这个我原则上同意田丰同志的意见,要玩虚的,不要玩实的。

有人笑了。

笑得很狂。那是著名谋士郭图发出的笑声。

郭图说,打曹操,干嘛要这么拖泥带水、鬼鬼祟祟。曹贼,天下人皆欲诛之。现在我们是替天行道啊。咱们明公是能人,刘备是仁人,能人仁人共仗大义,剿灭曹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正其时也!

辩论很热烈,辩论没结果。

袁绍不见了。

他滑到了桌子底下。因为他再也支撑不住了。袁绍此时真切地明白,人世间最具打击的武器不是暴力,而是高谈阔论。

好在两个人的到来终结了这一切,许攸、荀谌。他们从外面赶进来,一锤定音地说:明公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汉贼以扶王室,起兵正是时候啊……

袁绍也豪情万丈起来,当下拍板起兵。于是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袁绍作为此间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终于披挂上阵,激情出演。

辱骂与恐吓才是战斗

当然了,人世间的事,讲究师出有名。袁绍打曹操,也要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