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高飞虎(1941年3月~1941年4月) 精彩之春(第4/4页)

罗继而慢条斯理地总结:“此战敌寇虽进攻在先,但主动权却掌握在我手中。前期内线作战得当,后期转为外线包围。作战中,一、二线诱敌深入,三线围歼决战,继而反转追击,磁铁战术也!其间虽有危情出现,但纵观全局,我指挥部始终主宰战场。正面部队,王将军第74军抵抗坚强,使包围轴稳固,回师参加反包围的部队得以从容转进,逐次收紧口袋。过程中,能够大胆转用兵力,从非正面最大限度地抽兵,运用于最后的反包围中,打破了过去以同等兵力或劣势兵力对优势敌军不能行包围战的心理。”

罗卓英继续说:“当然,士兵作战勇敢是重中之重。因为战斗保证战术。没有勇敢的战斗,何来战术的成功实施?”

此外,他特别提到一点,就是畅通无阻的通信起到重要作用,使集团军总司令部牢牢掌握着各个部队,下面的军部又牢牢掌握着各个师,以此类推,处处获先机,保证了兵贵神速。

罗卓英说得一点也没有错。

后来,罗卓英一直拿上高会战跟坦能堡会战做比较,认为是该会战的翻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俄两军会战,德国人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指挥下,开始以内线作战,先击溃俄军两翼,最后合围中央主力,取得辉煌胜利。

说起来,上高会战中,罗卓英有一个战术用得非常对头,那就是当日军南北两路先于中路开始进攻后,中国军队尤其是北路方面,进行了离心转向,虽然实施过程中有点仓惶,但却始终与日军接触,这样一来,就使得日军只能前进,离上高地区越来越远,而不能与中路合击,初步分化了日军三路并进的战术。

最后,罗卓英也提到:敌人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缺乏统一的指挥机关,导致三路日军之间没有协调。

正在重庆召开国民党八中全会的蒋介石闻得上高大捷后非常兴奋,第一句话是:“罗卓英终于打了个大胜仗!王耀武亦会用兵,果然没叫我失望!”

第19集团军给重庆军委会的《上高会战作战详报》中标明:第51师毙杀日军1223人;第57师毙杀日军1007人;第58师毙杀日军907人。这个数字自然会超过日军战报上的数字,但关键是日军战报上的伤亡数字也常常压缩。

无论如何,上高会战胜负分明。

何应钦当然也非常兴奋,虽然会战的集团军总司令是陈诚的人,但战功最大的王耀武被他认为跟自己最近,故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最高赞美给了第74军:“上高之战在今后作战指导上非常重要,其影响之大,莫可比拟。敌人采取分进合击态势,即可谓外线作战。我军始终固守上高一带既设阵地,依内线作战之原则,先击溃其夹击之一翼,然后转向其主力包围攻击,遂将其各路兵力悉行歼灭,可谓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何应钦进而向记者表示:“我过去抗战宗旨,为敌人一日不退出中国领土,我一日抗战不止;而今(上高会战)后则敌人一日不退出中国,我必须进而消灭它。”

兴奋中的蒋介石,破天荒地将这一会战的具体细节电告各行营和战区一把手:

西安熊代主任(西安行营代主任熊斌)、洛阳卫长官兼总司令(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兴集阎长官(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桂林白主任(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上饶顾长官(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柳州张长官(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老河口李长官(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恩施陈长官(第6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曲江余长官(第7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兰州朱长官(第8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昆明龙主任(昆明行营主任龙云)、苏鲁于总司令(苏鲁战区司令于学忠)。

“罗总司令指挥适切,能放胆集中优势兵力,彻底包围歼灭敌人。而3、9战区作战地境之变更,能使该方各军在统一指挥下,迅速向一地会战,亦为战捷主要原因。指挥官坚毅果决,始终严厉贯彻包围歼灭之企图。对突围敌人,能适时完成二次包围,追击战斗猛烈果决。能完成包围事态之主要功绩,由于74军能依既设阵地,韧强抵抗,求得时间余裕,以待友军之合围……”

重庆军委会嘉奖参战部队,功居首位的第74军荣获最高荣誉蓝底白色飞虎旗一面。李天霞第51师在锦江南岸作战精彩获“第1号武功状”(从1941年春到1945年春,军委会共颁发陆海空军武功状107张,其中李部以获14张而居首。包括上高的这“第1号武功状”和雪峰山会战的“第107号武功状”),余程万第57师守卫上高坚韧获“第2号武功状”。第58师没得到表扬,以副师长代理师长的张灵甫有些郁闷。

王耀武统一指挥出色,获青天白日勋章。

锦旗和勋章由专机从重庆运抵长沙,随后由长沙飞车送至上高,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并不贪功,他代表军委会向王耀武颁发勋章时诚挚地称第74军为“抗日铁军”。后经媒体报道,这个称号开始流传。

上高是第74军的辉煌之地。

后来,王耀武也给自己的部队起代号为“辉煌”。

开战后,鉴于日军对中国各部队的番号比较熟悉了,所以重庆军委会要求各部队自己起个代号。比如,第4军以“抗战建国”为代号,第84军以“发扬光大”为代号,第54军以“还我山河”为代号。

四个字的代号,其第一个字往往为军部代号,其他三个字为所辖三个师各自的代号。代号也有两个字的,比如后来的中国远征军新编第22师代号为“湘涛”,第10军以“泰山”为代号。至于第74军,除军部代号为“辉煌”外,第51师代号为“文昌”(1942年9月浙赣会战后改“前矛”,因该部以能攻著称),第57师代号为“徐闻”(后改“虎贲”,常德会战后再改“常德”),第58师代号为“榆林”(后改“激扬”)。

会战后,日本第11军司令部的参谋们开始重点研究王耀武的支部队,并冠以代号,称之为“虎”,认定第74军为“重庆中央军之最精锐部队”,以至于在随后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出现前面提到的特别针对该军而改变作战计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