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烽火连三月(1937年7月~10月) 庐山召集令(第5/5页)

南京能来的军政大腕,在那一天来了一半。

蒋介石吃了颗定心丸,因为各地派阀都看着广西。白崇禧一到南京,就把杨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3期,云南大理人)顶了下去,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协助参谋总长程潜(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0期,湖南醴陵人)主持开战之初的作战规划。

果不其然,白崇禧到京后,地方的封疆大吏们也一个个地都来了。

在全国高级将领会议上,四川的刘湘、山西的阎锡山、山东的韩复榘、云南的龙云、广东的张发奎和余汉谋等人都来了,南京这边何应钦、程潜、陈诚、顾祝同、冯玉祥等人悉数到场。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也在座中。

从来没有这样齐过!

冯玉祥照样喊打,他也只能喊打,别的也拿不出什么。

龙云就不同了,他说:云南可出兵20万人。

话音刚落,刘湘站起身,说:战端一开,四川可出兵30万,壮丁500万,粮食千万石!

也有人提出疑问:今年开战,于我多有不利。若有希望,当在保证华北主权的情况下力争和平,等2年后军备初成再战不迟。

在一边列席会议的戴笠站起身,他先对蒋介石说:委员长——

蒋介石一摆手:雨农(戴笠的字)可以讲。

戴笠说:猪肥了,等的是过年挨刀。所以,等,是等不来和平的!

打仗光靠决心是不行的,还得靠另外两点:物和人。

军需署署长俞飞鹏(北京军需学校,浙江奉化人)向蒋介石报告:现在,步枪和机枪子弹5亿发,各种炮弹102万发,汽油300万加仑,弹药可支持半年,除了兵工部门自己建造的,主要是从德国、捷克、比利时三国进口。开战之初,国民政府陆军兵力有182个师、56个独立旅,包括步兵、骑兵、炮兵,180万人左右,但没预备役和后备役部队,陆军的战炮不多,空军的飞机更少,海军战力基本为零。

武器装备重要,军队数量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才。有句话说得好,路线定好了,人的因素就成了第一。到战争爆发时,蒋介石和他的国民政府培养和拢住了一大批文武人才。前面我们说了,有一批学者型和实业家型的官员,这只是一类。下面还有四类:

一是军队这边的,扳着手指头,我们数一数:何应钦、顾祝同、陈诚、程潜、刘峙、蒋鼎文、朱绍良、卫立煌、徐永昌、张治中、薛岳、杨杰、周至柔、桂永清、熊式辉、汤恩伯、范汉杰、罗卓英、胡宗南、俞济时、肖毅肃、王耀武、张灵甫、周志道、邱维达、李天霞、胡琏、孙立人、关麟征、郑洞国、杜聿明、宋希濂、邱清泉、廖耀湘、黄维、黄杰、彭善、方靖、方天、罗广文、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从王耀武开始,基本上都是用在一线的,这就是冈村宁次口中所说的“黄埔系骨干”。

二是钱大钧、林蔚、陈布雷、戴笠、康泽、郑介民、贺衷寒这批人,这些人有个特点,不是来自蒋介石身边的委员长侍从室,就是来自军统什么的,大多数官职不高,但权力极大。

三是倚重的幕僚:早期有杨永泰,后来有戴季陶、张群、吴铁城。如果不把孔祥熙、宋子文放在实业家官员中,那么他们和党内人物陈立夫、陈果夫也可以归到这一类。

四是地方色彩浓厚或有反蒋前科但最后被蒋收过来的人物:比如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唐生智、张发奎、余汉谋、卢汉、傅作义、孙连仲等人。冯玉祥当然也在其中。

实际上,那个时代的中国精英,有一半多已被网罗进来。

随后国民政府成立了战时大本营,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之职行使统帅权,确定了与日作战的战略原则,也就是蒋百里的“持久消耗战”——“采取持久战略,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优劣形势,争取最后胜利”——并划分了5个战区。

第1战区在河北、山东北部,司令长官蒋介石兼着,辖宋哲元第1集团军、刘峙第2集团军、卫立煌第14集团军;第2战区在山西、察哈尔、绥远,司令长官当然是阎锡山,辖杨爱源第6集团军、傅作义第7集团军;第3战区在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司令长官冯玉祥,辖张发奎第8集团军、张治中第9集团军(后来又有刘建绪第10集团军、陈诚第15集团军、薛岳第19集团军、廖磊第21集团军);第4战区在福建、广东,司令长官由何应钦兼着,辖蒋鼎文第4集团军、余汉谋第12集团军;第5战区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司令长官李宗仁(开始时为蒋兼任),辖韩复榘第3集团军、顾祝同(兼着第3战区副司令)第5集团军。

关于中国各战区,在抗战八年中是屡有变化。

1937年7月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南京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标志着中日战争的全面开始:“面对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倭寇,决定以武力解决之……如有擅自退却者,必以汉奸论罪,必杀无赦。”在结尾,蒋说道:“将士们!现在时机到了,我们要大家齐心,努力杀贼,有进无退,来驱逐万恶的倭寇,复兴我们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