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师二表再兴夙志,干戈重启又赴征程(第4/4页)

在皇帝那亦痴亦狂的笑声中,丞相出征的车马已缓缓地驶出成都北门,沿着平整宽直的驰道一路向北。这条道是昭烈皇帝初入蜀时,耗万人之力修凿而成,由成都一直延伸到入蜀的要隘白水关,沿途遍作传舍、亭障,既为旅途来往之便,又为军事防卫之用。若是国家一旦有警,一日之内,烽火之信便会传入国家都城。

当年开凿此路时,朝内朝外一派非议,有抗争激烈者不惜泣血公门,控诉此举是为疲敝民力,乃稗政也,应该立即废止,还民休息,甚至说出秦始皇修阿房宫致使二世亡国的悚骇言论。昭烈皇帝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杀了一拨人,关了一拨人,黜了一拨人,硬是在那汹涌澎湃的反对声中辟出一条通衢大道,把成都和边关要塞紧紧地联系起来,将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裸呈在国人面前,时时警醒蜀汉的君臣百姓,敌人就在看得见的前方,险峻高山挡不住他们,偏安一隅拦不住他们,唯有自己不思进取的懈怠才会招致灭顶之灾。

道路竣工的那一日,昭烈皇帝对群臣说:“忧患亡国,则国不亡,安逸太平,则国亡。”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没有前人筚路蓝缕,怎么能有后人行走在康庄之道上的荫福平安?

昭烈皇帝很喜欢西门豹治水的故事,他常常在与群臣朝会时,念及西门豹的传世名言:“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他把西门豹的这段话镌起来,挂在壁上的显眼处,经常诵读,还当作赐给大臣的礼物。有人只当是个寻常的赏赐,和什么蜀锦名刀一样,压根没当回事,可诸葛亮比任何人都理解昭烈皇帝的苦心。

行大事者,往往饱受非议,世人习惯持目论而驳远谋,为一时之快忽百世之利。高瞻远瞩的人总是孤独的,生前遭着纷争反对,身后遭着口诛笔伐,背负千万人的指摘是他宿命的苦难,可不能因为有了非议便轻易放弃。

那就由着他们说吧,为了百世之利,不得不在骂声中执着上路,所有的反对争议都可以抛舍。

诸葛亮轻轻地握紧了手掌,像把某种坚韧的信念攥实了。

成都城已离得越来越远,霜色的雾罩下来,迷蒙了城市的轮廓,一切都缥缈起来,宛如一道盘桓在时间之外的目光,默默地倾诉着过往的坚持,无怨亦无悔。

便是死亡也不能扼杀他们坚持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