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伥”这个称呼大约是从唐代才开始出现,但“为虎作伥”的鬼魂最晚到东晋时期就有了。刘宋时的刘敬叔《异苑》有这么两则故事,一则是湖南的,见卷三:

武陵龙阳虞德流寓益阳,止主人夏蛮舍中。忽见有白纸一幅,长尺余,标蛮女头,乃起扳取。俄顷,有虎到户而退。寻见何老母,标如初。德又取之。如斯三返,乃具以语蛮,于是相与执杖伺候。须臾虎至,即格杀之。

这位虞德应该是个有特异功能的人,他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老太太和纸条子平常是只有老虎才能看到的。那位老太太肯定就是虎伥了,她的“作伥”就是把将要被吃的人指点给老虎,而指点的方法很像是在市场上标买货物,商人们相中了哪一垛,就贴张条子,算是认购了。资水之上的益阳大约是湘西木材的聚散地吧,连那里的虎鬼行事都像木商。伥鬼这种牙侩式的插标法后世也没有完全绝迹,只是形式略有些变化,比如或者用纸幡插于睡眠者头旁(《原化记》“柳并”条),或者把白纸覆到人的脸上(《夷坚丙志》卷三“黄花伥鬼”条),等等。于是有时就令人想到,各地的虎鬼故事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源头,也许就是湖湘一带的少数民族吧。(那个《通幽记》中说的“自湖南来”的“枨”,不知能否作为一个旁证。)但伥鬼的指认被吃者,也有不那么古板地认定非此一人不可的,请看同书卷六中的浙江虎伥:

晋时会稽严猛妇出采薪,为虎所害。后一年,猛行至蒿中,忽见妇云:“君今日行,必遭不善,我当相免也。”既而俱前,忽逢一虎,跳踉向猛,猛妇举手指挥,状如遮护。须臾有一胡人荷戟而过,妇因指之,虎即击胡,婿乃得免。

这里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被虎所吃的人是命中注定,还是由伥鬼指定?很显然,这位伥鬼的丈夫是本来应该为老虎做点心的,否则就没有必要费此周折,只须让他扭头回家就是了。湖南那个小姑娘当然也是命里注定,不然那老太太也不会三番五次地只在她头上贴纸条,小姑娘的父亲也未必比小姑娘的肉难吃多少。从此以后的伥鬼故事(包括江伥在内)几乎都很强调这种“宿命”,特别是像《聊斋》中“苗生”一则所说,其人已经验明正身,只是衣服穿得不对,老虎竟然也不敢下爪子开饭。但是很多故事又都证明这种宿命是可以改变的,佛教“丁是丁卯是卯”的因果报应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人的“情”往往能战胜天命的“法”。那么伥鬼的功能就很值得注意了,那就是,老虎不知道宿命安排谁做它的点心,只有伥鬼才知道,没有伥鬼的指点老虎就不能动其食指,而这伥鬼在不久前正是它肚子里的点心。人一旦喂了老虎就立刻有了这种神通,这是很难解释的。同样难于解释的是,既然老虎没有了伥鬼就不能吃人,那么它有生以来第一次拿人开斋又是靠什么来指点呢?再有,人喂了老虎就成了伥鬼,众生平等,其他动物如牛羊猪犬之类喂了老虎,为什么不也变成伥鬼呢?这些问题就是起伥鬼于地下,他也不会给你满意的答复,我们也只好含糊过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