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五章 宋朝和日本的平等往来

赵匡胤在赵光义和赵普的拥戴下披上了黄袍,成为了皇帝,这便是著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也因此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称宋太祖。

宋朝建立之后,用了差不多二十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虽然这里所谓的统一非常有限,不管是前朝还是后世的很多地方都未曾被纳入版图,但不管怎么说,宋朝依然是一个能够代表中华王朝的统一政权。

所以日本人很重视。

尽管此前大家早就知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千古真理,可是自唐末中原大陆藩镇割据战乱迭起以来,苦日子一过就是一两百年,让人全然盼不到头。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和风文化流行得相当顺利,以至于日本那边很多人都觉得中国貌似也就这么着了,对于去中国学习交流之类的事情也逐渐产生了各种消极的心态,而众有识之士不会那么短视,他们依然坚信战乱和分裂终究不是主旋律,可也总觉得前途难料,纷纷各自猜测,到底谁才有能力结束这旷日持久的乱世,重新予中华以安宁。

在这种情况下,赵宋皇朝的出现当然就会让日本人眼前一亮了。

于是就有人想到了要去看看。

永观元年(公元983年),东大寺和尚奝然率领弟子在宋朝商人的协助下,坐船来到中国,入龙兴寺(今浙江台州境内)学习天台宗佛法。

奝然出自秦氏一族,自幼出家侍佛,人称法济大师,也算是一代得道高僧了。

当年九月,奝然来到了大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然后进了皇宫,面见皇帝。

此时太祖赵匡胤已经驾崩多年,继位的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炅)。

这人怎么登基当皇上的,至今仍是个谜,有无数人认为他是杀了自己的亲哥哥,然后篡位才成的天子。虽然这并无直接明了的证据,但赵光义逼死太祖次子赵德昭,让其四子赵德芳死得不明不白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当然就难怪后世要质疑这家伙是不正常上位了。

不过这些跟奝然自是无关,他就一外来的和尚,求几本经书,学几部佛法,回家弘扬普度一番便算功德圆满了,大宋的皇帝杀兄也好弑父也罢都不是自己该过问的,即便现在要面圣,那也纯粹是礼节性接见外宾,双方各自走个过场就算完了。

只是这宋太宗貌似相当看不起日本,比方说在称呼上,他一直叫对方为岛夷,就算是当着奝然的面也并不改口。

太宗问奝然,说你们岛夷之国,今年收成如何?

奝然说托您洪福,还算能吃得一口饱饭。

又问,你们岛夷现在是哪朝了?

奝然答道我们现在是守平天皇时代。

守平天皇就是圆融天皇,讳守平。

对于这个答案,太宗赵光义显然很不得要领,觉得对方理解能力有问题,便又重复了一遍,说我是问你们现在是哪个朝代,而不是问你们现在是哪个天皇。

奝然先是一愣,继而一脸认真地说道:“我日本天皇万世一系,故并无朝代一说。”

这回轮到宋太宗愣住了,转而请教起奝然何谓万世一系。

在奝然的解释下,赵光义基本明白了日本政治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天皇永远是半仙,臣子做得再大也永远只能是人类,就算有非分之想也会立刻被消灭在萌芽之中。而且和天皇一样,贵族的儿子也世世代代是贵族,只要不犯什么滔天大罪,基本不会被踢出这个行列,可谓是皇权永固,贵胄罔替。

听着听着,宋太宗原本一脸轻蔑的神情,被替换上了羡慕的颜色。

“说是岛夷,可人家的皇室千年不变万世一系,就连臣子也是世袭延绵,从无断绝,上古时代圣人治国,也无非就是这样的吧?再看看我们这里,自从李唐分裂以来,短短的几十年里有多少人以一介臣子的身份篡权夺位登九五之尊?又有多少大臣贵族能做到嗣续不绝的?”事后,赵光义对身边的臣子如此说道。

在他看来,虽然日本就国土国力和大宋相比是个不折不扣的蕞尔小国,可对方的治世模式,堪称是自己心目中的典范——皇家万万年都是皇家,大臣八辈子都是大臣,有福共享,天长地久。

这次会见使得赵光义对日本的印象瞬间大为改观,从原先开口闭口的岛夷一下变成了“古风君子之国”。同时,整个国家上下,也延续了之前隋唐时候那种与日友好的空气。

对日本而言,这当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平安时代后期的日本,因为看惯了中国内地的战火纷飞,所以普遍有一种“外面那么乱,还不如我们关起门来自己搞,免得跟着遭殃”的观念。同时朝廷也有政策,规定一般日本人不许出境,能够自由出入国内外的只有两种人:第一是商人,第二是僧侣。

这也是代表了当时日本权利最高层所希望从中国得到的东西:利益和文化。

如果说宋朝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往来与前朝有何不同的话,应该就是“平等”。

宋朝之前,无论隋唐魏晋,日本在和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永远都处于“受”的一方,要么是直接得到了赏赐宝物,要么是学到了文化和技术,他们只是得到,却不能给予中国什么,因为当时的两国实力对比过于悬殊,日本没有什么东西是强大的中国所必需的。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至少在宋朝之前,中国可以没有日本,但日本却离不开中国。

而宋朝建立之后,随着日本本身的日益强大,其对中华文明的需求开始变得逐渐减少,但另一方面,虽说中国尚且还远远没到把日本过来的东西当作必需品的地步,可也确实已经开始对日产商品有了一定的需求量。

双方一拍即合,贸易交流就这么被搞了起来。

宋朝时管对外生意的机构叫“市舶司”,而日本那边则在九州大宰府下设立鸿胪馆,用于国家官贸。

只不过真的操作起来的时候,两边基本都不怎么走官方路线,而是多为私人贸易,尤其是日本,跟宋朝的生意往来几乎九成以上是在私人领地里完成的。

国贸变私贸,朝廷的所得利益自然就大大减少了,不过这绝非是中央照顾地方,而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因为中央无权。

再说得精准一些,是天皇无权。

其实早在当年藤原基经横空出世把持朝政数十年起,天皇的大权实际上就已经开始旁落到了藤原北家的手里,多年来藤原一族的人几乎代代都担任关白一职,然后替天行道独揽大权,全然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学界俗称“摄关政治”。

摄关政治的登峰是在长德元年(公元995年),那一年藤原北家的藤原道长出任右大臣以及藤原长者(等同于一族族长),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专政,而他的儿子藤原赖通,15岁就当上了正三位右近卫少将,30岁出任关白,独掌乾坤到76岁,实在是老了玩不动了,才辞去了一切职务顺便在延久四年(公元1072年)时以81岁高龄出家,然后一直活到了83岁才驾鹤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