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一箭落九日(第5/7页)

山海经的作者,并且没有称乾荒为帝,说明正规角度来说,乾荒还不足以王天下,不够格,只能算是乡下土霸主部落。

属于那种带领一个独立文化的氏族,在偏远地区称霸的小帝,比如黄帝还在位时就封到东夷自建国的少昊。

前面我说了,叫乾荒不一定是人,但叫帝乾荒,一定是指个体。《竹书》前半句用了‘产’字,所以一定是生产诞下一个人,而不是衍生一国。

反过来,《竹书》这么写,可能只是想说昌意生了帝乾荒这个首领,没别的意思。

不过山海经的作者,在这里又着重描述了乾荒,并且奇异怪相。

这么奇异的风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图腾。

我之前提到过,乾荒的这个形象描述,并不丑陋。为什么?因为看文字,感觉好丑,又是豕喙,又是猪蹄的,乍一看就觉得是怪物。

可实际上,翻译一下,再往他首先是个人类这个前提上去靠,就会发现还好。

擢首,指僵直长长的头颈。谨耳,指小小的耳朵。人面不用说,他就是个人脸。豕喙,是指嘴巴像猪一样朝两边突出。

麟身,就是指纹身。渠股豚止,两腿长在一块,脚像猪蹄一般。

如果你们脑补的时候,直接把现代看的各种妖怪形象拿来对照,就会误导自己,因为那明显脑补过度了。

古人描述因词汇量不够,所以还是得当成人类去想,然后略微朝这些描述靠近一些。

综上,人样,却又比常人怪样、夸张很多的人形物,有吗?

真有,而且我们挖出来了……并且正好就在若水这个地方,即今蜀川广阳三星堆。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直立人像,那真是奇特无比,但是确实又是个人样,鼻子很大,嘴巴很开,头颈长直,身体细窄,并且手脚上都有鳞状纹身。

注意,我并没有说,乾荒的山海经描述,就和三星堆青铜直立人一样。

首先山海经没有提及乾荒的眼睛,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直立人,都是大眼睛,甚至还有个变态,双目直凸,犹如光柱。

其次,一个是文字形容,一个是实物对照,像不像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主观的问题。

每个人的脑补习惯是不一样的,差别会很大,有的人可能就会觉得很像,有的人就会觉得不像。

我个人只觉得,仅有三成相似。

但我认为,不重要。

重要的是风格,重要的是时间,重要的是地点,重要的是这份巧合。

山海经描述的是乾荒,三星堆的青铜人像,不一定非得照着他捏……

乾荒可能是指某个人,也可能是指一个国。然后什么擢首、人面,是指图腾的形象。

而三星堆纵目人,则不是图腾,更像是古蜀王蚕丛,蚕丛历史上明显记载‘纵目’。

我这里想说的是,假设山海经写得是真的,那么昌意在蜀地若水之野发展,然后儿子伪帝乾荒,继续发展,并且娶了当地淖子,也就是蜀山氏女子,一个叫阿女的人,生下了帝颛顼。

以上这个若是真的。

那么在‘若水’这里,就应该有发现。而现实之中,若水之野,就有三星堆。

从时间上来看,三星堆文化开始于距今四千六百年,时间上正好是吻合的,大约正是黄帝、昌意、乾荒、颛顼的时代。

山海经描述乾荒奇人怪相,三星堆青铜器风格也都是奇人怪相。

时间、地点乃至风格都相当吻合。如果帝颛顼,不是出生在三星堆,那我真的也找不着别的地方了。

我们并不需要,非把乾荒的形象,跟任何文物去牵强附会。

根据以上的分析,已经足够说明乾荒,以及黑帝颛顼出生的地方,就是三星堆。

三星堆,确实发展的非常好,一点也不比同期的中原差,甚至某些方面还更优秀。

也只有这样地方出来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很快得到少昊的重用,最终步步登临为帝。

如果颛顼的父辈们,是待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恐怕他也不可能成为帝的。

说了这么多,可终于说到颛顼本人了……

颛顼依靠三星堆不弱于中原的国力和文化,走出了蜀山,走入了黄河流域,甚至去往了海外。

黄河流域上游,是炎黄联盟,下游则是东夷部落群。这是史学家的说法。

不过根据山海经,也可能包括大量的海外岛屿,乃至另一片大陆……因为整本东山经,都不在我国境内,且海内经就已经最远描述到朝鲜了,那么海外经写得是哪?算了,扯远了。

总之,在东方有个少昊集团,势力范围很大,拥有着浓郁的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这是没问题的。

姑且,称其为‘东夷’,当时东夷的诸多国度,有个叫少昊国。

千字文中的鸟官人皇,说的就是少昊,他手下管理的都是‘鸟’。

国家也都是以鸟为名,以鸟为图腾。图腾包括但不限于凤凰、鸾鸟、玄鸟……金乌……

而东夷势力内,还有个羲和之国。十日传说就是那里。

好死不死,在三星堆,竟然发现了《海外东经》里的‘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三星堆青铜神树,完全吻合,上面共有九只鸟。

可能有人要问,怎么才九只,还有一只去哪了?

天上啊。山海经作者又不是傻子,真以为他分不清太阳?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样的描述就已经在表达,有一个比较特殊,它位置最高,在比另外九日更远更高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那最高的太阳,就是真正的恒星。另外九日,是记述者的一种描述,看到太阳落到巨树的枝,或巨柱延伸出来的平台上。

这个笔直冲天的巨树,或者巨柱,插在大海上,九日在上面停泊出入,还有一个日居于最高点,不在大气层内,即我们的太阳。

关于扶桑,要说的东西太多了,这个要以后找时间单独说,又扯远了。

总之,我们先说颛顼。事实上,太阳树的模型,出现在蜀地就很离谱。

主流学界认为这就是三星堆的神话,山海经记载的扶桑十日,其实是三星堆这块地方的文化和传说。

一度怀疑我们的文明,是从古蜀发祥出来的。

我无语了,在哪挖的东西,就是起源于哪?这不是韩国逻辑吗?韩国挖出了我国文化里的九鼎,所以九鼎是韩国发明的?

别的不说,古蜀国有海嘛?

从地理位置来看,蜀地和东夷,相隔甚远,一个东一个西,一个内陆,一个海外。

描述东夷某文化中的太阳神树,为何会在蜀地有这样的青铜模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