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省委副书记给新市长居思源出的难题(第3/4页)

华石生插话道:“桐山在近五年的县级经济考评中一直处于不太靠前的名次,单纯发展农业,应该是个制约。”

李朴马上接上了话头:“其实我们也知道工业是发展之本,但是,桐山确实是没有很好的工业资源可以发展。这些年,我们为着发展工业,也做了大量招商引资的工作。结果呢?我们的开支远远大于我们的收益。很多商人来了,吃了,喝了,看了,然后走了。我们并不是不招商,但我们的招商是立足有我们的特色之上。比如今年,我们就招了一个大商,上海的外贸出口总公司来我们桐山开发一万亩山核桃。这个项目已经在实施,政府也在有限的财力中拿出了三千万元进行配套。目前虽然看不出效果,财政收入也没有因这个项目有所增加。但是三年后,山核桃进入产出期,每年可为桐山的老百姓增加收入三千万元至五千万元。政府仅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税收也可以达到三百万元以上。这样的项目,既富百姓,又富财政,何乐而不为?”

华石生站了起来,然后又坐下。看得出来,他对李朴的汇报有些着急。现在,各地都在大搞特搞工业,你李朴作为一个县委书记,怎么老是抓着农业这个基础产业不放呢?他想了想,又朝杜世民示意了下,然后起身出来。杜世民跟了出来,在门外,华石生道:“老李怎么了?也搞点新鲜的嘛!思源市长是从科技厅下来的,搞的就是创新,怎么就……唉!”

“李朴书记这是亮家底子,实事求是。这样吧,等会儿,我再补充一点。”杜世民点了支烟,抽了一口,又灭了,问道,“要不要搞点纪念品?”

“这个……思源市长才来,你们看着办吧。”

“好,那好,我与李朴书记商量下。”杜世民往会议室走,走了几步,折回来道,“秘书长,上次我跟您说那事,不知道怎么样了?马上县两会要开,两会前不动,可就……”

“这个嘛,哈哈,说了,我跟渭达书记也说了。可能近期要动吧。”华石生放低了声音,“不过,单位不一定好。县长嘛,上来也是不太好安排。”

“单位其实都……关键是桐山这地方待得太久了,而且,你也看得出来,这里实在是……要说工作没做吧,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就是不出成果啊!地方差,而考评体系又不管这些,只管考你的财政收入,考你的地区生产总值。桐山再干,哪能与流水比?人家流水躺着,也能比我们站着做得好。”

“不说了,老杜啊,下一步再看嘛,啊!”华石生说着,就拍拍杜世民肩膀。杜世民在桐山干了快二十年,从正科干到正县,确实也是不太容易。江平管辖两个县,两个县却有很大区别。流水县有大型煤矿,还因为地处国道与高速边上,交通区位好,吸引了一大批从江浙转移过来的产业,像水泥厂,机械设备制造业等。流水的财政收入是桐山的五倍,已经超过了十亿元。在这样的两个县工作,自然是有心理的不平衡与落差。当然,这落差也仅仅是领导们的,一般的干部生就是桐山的人,长定的眉毛生成的骨,他是无所谓的。流水的干部出来,与桐山的干部站在一块儿,一眼就能分出个子丑寅卯。流水的干部,就像流水一样舒展着,而桐山的干部,也都像山核桃一般,皱巴巴的。地理决定心理,心理决定生理也。

李朴还在讲山核桃,居思源似乎很有些兴趣,在笔记本上记着,不时还抬头与李朴对视一下。李朴停下来,看了下手机,没接。居思源问:“桐山除了山核桃和茶叶,还有哪些能开发的山产资源?”

“这个很多。比如山楂,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山民们采了,却很少拿出去卖。可惜了。还有山野的养殖业。现在我们有一个村,村长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回家当村长,同时租用山场养殖土鸡,效益相当好。江平市场上的土鸡相当数量都是出自这个村的。不过规模还是小,我们下一步准备给他些扶持,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扩大养殖量,增大销售半径。”李朴说着,脸上竟露出有些憨厚的微笑。居思源心想,这真的是个山区的县委书记,说到山,就激动,就高兴。这样的干部,现在是少之又少了。

居思源又喝了口茶,野茶的清香持久、淳厚。马鸣过来,用手机示意了一下,居思源拿过手机,看了看号码,然后向李朴点点头,便起身。到了走廊上,他才按了接听键,道:“李书记,我正在底下县里。”

“啊,好啊,要经常到基层。到基层才能掌握一手的真实的情况。很好!”李南先是官话了一遍,然后道,“工作基本适应了吧?”

“才开始,谢谢李书记关心。”

“哈哈,你会很快会入行的。年轻人,上手就是快。还有个事,给你招呼下。”

“啊!”

“上海的联建公司,前两年在江平搞了个地产项目,可能涉及用地上有些问题,他们找到我。我说这事我不好干预嘛,是吧。你看看,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把这事处理了。毕竟人家也是为江平的经济发展嘛,是吧?啊!”☆米☆花☆在☆线☆书☆库☆http://Book.MihUA.NeT

http://Book.MihUA.NeT

“这……这样吧,我先了解下情况,然后再给您汇报。”

“那好,好!”

挂了电话,居思源在走廊上站了会儿,联建公司他是知道的,在省城也有楼盘。人家说,中国现在跟官场关系最紧密的公司,不是国企,而是房企。房企拿地,是给政府的土地财政增加收入;而房企在一个地方发展,政府在环境上的宽与严,会直接导致项目的成与败。房企也因此与官员之间形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几年,众多官员的腐败,都与房企有关。房企老总所能攀上的领导干部的级别,就像他们所竖立起来的房子一样,高度有时令人难以猜测。比如联建,这不就找到了李南书记头上?李南书记能亲自为他们打电话,其中的利害,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李南副书记没说联建在用地上到底有什么问题,只是说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解决,这是最大的、最有原则性的官话。招呼打了,也没有明确的指示你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必须在原则范围内,话语中的机关,甚至比古人穷其一生所研究的墓道机关还更精巧。居思源摇了摇头,回到会议室。李朴正在接一个电话,而且大声地嚷着,见居思源进来,李朴说了句:“回头我再找你!”收了线,然后道:“刚才我汇报了桐山农业的情况,桐山的工业也有,但目前规模不大,我们最大的企业年产值才二点五亿,是水泥厂。其他的企业,产值都在几千万或者几百万甚至更小。财政收入去年是二点二亿,其中国家财政返还资金占到了八千万。桐山发展的步子缓慢,当然,首先我作为班长要检讨,我们的思想不够开阔,工业经济一直滞后。我们实在是找不到好项目,也引不来好企业。桐山离最近的高速一百二十公里,离国道也有一百多公里。交通不便,是制约桐山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一直呼吁国家在交通发展中,考虑到桐山的特殊性。特别是市里,居市长来了,我们也请求市里将桐山的交通工程列在重要位置。我们别的政策不要,只要好的交通。有了好的交通,桐山的山货就能出去,就能卖大价钱,富民是第一,其次是富财政。民富,财政自然就会跟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