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客有灵应识我说温飞卿(第2/3页)

经过被虞侯击面折齿一事,飞卿在京师当道的大官们心中,再无地位。他的故人徐商这时做了宰相,倒颇重情谊,帮他说了不少好话。然而徐商不久罢相,杨收继任,他一向看飞卿不顺眼,于是贬他做了方城尉,流落到死。(一说:宣宗微行,在旅舍与温相遇,温不识龙颜,以为是长史一流的小官,以是被贬。)中书舍人裴坦,负责给贬他的公文写理由,提笔想了很久,才写道:“孔门以德行居先,文章为末。”终其一生,飞卿的最大官职是国子助教,故后人以温助教称之。

飞卿在正史野乘,都被视为文人无行的典范。然而与之同时的诗人文士,同情其际遇者颇众,飞卿被贬作方城尉,大家争相为他饯行,赋诗相赠。进士纪唐夫赋诗曰:“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才高累身,说出了飞卿郁郁一生的真相。

飞卿才华横绝一时,然任何一位才华横绝者,在本质上都是孩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永远是按照快乐原则而不是现实原则去生活、去处世的。飞卿少年的一些狭邪之行,原不过是青春的精力不知如何宣泄所致。这种人生当然不值得提倡,但须知这仅仅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较之那些很小就懂得曲意逢迎、懂得攫取自己的利益的人,飞卿的内心要纯净得多。他只是单纯地追寻快乐而已。

飞卿因少年误入歧途而自绝仕进之路,于是开始放浪形骸,代人作弊,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示出对那个忌才忌个性的时代的抗议。任何一个社会,最终都是像令狐绹 那样的平庸者获得最大利益,飞卿的悲剧,是令狐绹 们的喜剧。其实,即使飞卿在令狐相国的书馆中懂得装低伏小,令狐相国也不会助他成就功名。平庸者不会理解才华卓异的天才,他们只会觉得这样的人身上充满不安定的因素,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令狐绹 只把飞卿当作文学弄臣,仅此而已。可以说,飞卿一生的悲剧,令狐绹 要负极大责任,然而,现实永远是令狐绹 们的世界,飞卿只能靠他的文学,震荡着千载以降无数敏感的心灵。

飞卿终身困顿,不得一展怀抱。实则其人颇有经世之志。《过陈琳墓》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云: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陈琳是三国时人,原为袁绍幕僚,曾衔命作《讨豫州文》,历数曹操罪状,且诋及其父祖,文章极富煽动性。袁绍兵败,曹操要杀他,他说那是受命所为,“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爱其才,用为记室。诗人经过陈琳的坟墓,遥想当年陈琳际遇,自伤身世,遂成此篇。“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一联是全诗主旨所在。“ 词客” 当然是指陈琳,下句“ 霸才” 或谓指曹操,这是不确的。“霸才” 即指作者以及其他与作者一样,空负绝世才华,却不得一用的失意之士。“怜君” 的“ 君”,是对陈琳的敬称。整句意思是君生前为辞章作手,如果地下有知,也当引我为知己;我亦如君有槃槃 大才,却不得明主赏识,当然要同情君的际遇了。作者才华,本不逊陈琳,然或遇或不遇,无怪飞卿要感慨“ 欲将书剑学从军” 了。乱世之中,通常平庸者获取最大利益的机会要少一些,而天才的机会则相对多了一些。他还有一首《赠蜀府将》,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从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尚带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灌婴韩信,都是武人,都得封侯,飞卿作为读书人,惊才绝艳,却不得一用,这种对照对他的心灵来说,无疑是一种极残酷的折磨。

也正因此,清代常州词人张惠言评飞卿词,认为他的《菩萨蛮》十四首,都是“感士不遇” 的作品,其言妆饰之华妍,“乃离骚初服之意”。今录三首如下: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第一首词,是讲一位贵族女子,内心寂寞,无可排遣,晨起梳妆的情态。“小山” 指枕屏,是搁在床上枕前用以挡风的屏风。“金明灭” 指朝日映射,光亮如金。“ 鬓云” 一句指乌发如云,与香腮雪肤,适成对比。说懒,说迟,总是寂寞抑郁之状。下片是说妆台前有一镜,手中又持一镜,以手持之镜,照着脑后所簪的花,女子必要左右挪动身体,好在前镜中看到后镜内的影像,读者自可想象其婀娜之姿。唐宋人喜欢以彩纸剪为人禽花木,贴于衣上,则以鹧鸪之成双,暗指女主人公却孤独一人,不得双栖。全词的色彩基调是浓烈的金色,这本是暖热的色彩,但鬓云之玄黑、香腮之胜雪,却是森冷的淡色,这才是女主人公内心的底色。以辉煌映衬荒凉,是大作家的手段。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第二首词,更像是一部精心剪辑的微电影,其镜头的运用,堪称出神入化。先是一个远景:晶莹剔透的水晶穿成的帘子中,是同样晶莹美丽的颇黎(美玉名)枕,屋子里薰着香,盖着的是绣有鸳鸯的锦被,非常温暖。这个镜头仿佛是把人给丢了,其实作者是让你想象,如此精致的器用,使用者当然是一位佳人。第二个镜头,忽然转到残月在天、柳色如烟的江岸,那大概是佳人与情人分别的地方吧,是往事?是梦境?都不易晓,只知那是她心中隐藏最深的一幕。“柳” 谐音“ 留”,古人诗文中常与送别相关,而北飞的大雁,则象征着对爱的追随,是佳人灵魂的投射。这是春夜将阑时的景致。过片(词有的不分段,有的分段。分段的又分二段,叫作双调;三段,叫作三叠;四段,叫作四叠;每一段,又叫作一片。从第二段开始,每一段的第一句,叫作过片) 镜头再转,转到初秋时节。此句古人多不作解释,近时有学者认为是指衣服的颜色,像秋天的藕,色作淡黄,我不能赞同。我以为这是说时节正当秋色未浓,天高云淡。用藕丝喻秋色,正见秋色之浅淡,且“ 丝” 又谐音“ 思”字。古时荆楚风俗,正月初七为人日,会剪彩纸或金箔作人形,贴到屏风上或插戴在头鬓上,用以厌胜邪祟,故称人胜。自“ 江上”句以下,到此恰历一年。四句合观,正见相思之酷、追慕之久。结尾则是一个特写的镜头,着重在佳人的鬓发。先是从两鬓边望去,能看到香腮上涂抹着胭脂,再就是头上插的玉钗,忽然一下子动了,那其实不是风吹钗动,而是她的内心,忽然被什么给触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