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迎接未来:AI时代的教育和个人发展(第2/5页)

楼天城的功力不仅仅在于竞赛,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一样功夫了得。2007年夏天,楼天城就曾在谷歌北京实习,表现不错。随后曾在谷歌自动驾驶团队工作。后来,短期加入Quora后,楼天城入职百度,成为百度无人车团队的中坚力量,在级别上更是成为百度最年轻的T10级工程师(据说深度学习领军级人物吴恩达加入百度时也才是T10级)。最近,楼天城和百度另一位资深工程师James Peng一起离开百度创业,注册了一个名叫Pony.ai的神秘域名。相信楼天城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也能表现不俗。

出自姚班的“楼教主”拥有许多姚班学生的共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非常喜欢挑战困难。因此,我希望我工作的地方是一个每天都可以接受有趣的、有挑战性的问题的岗位。”158

敢于挑战自己,敢于面对有趣的、有难度的问题,这是姚班这种新型教育氛围较容易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质,而具备这种特质的学生,最容易在人工智能时代作为人类智慧的代表,设计最高效的AI系统,并与AI系统一起创造更大价值。

如果要我来总结的话,我觉得,人工智能时代最核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

·主动挑战极限:像楼天城那样喜欢并主动接受一切挑战,在挑战中完善自我。如果人类不在挑战自我中提高,也许真有可能全面落伍于智能机器。

·从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面向实际问题和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将基础学习和应用实践充分结合,而不是先学习再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方法,有些像现代职业体育选手的以赛代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效果也更好。

·关注启发式教育,培养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动的、接受命令式的工作大部分都可以由机器来替代。人的价值更多会体现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启发式教育在此非常重要。死记硬背和条条框框只会“堵死”学生灵感和创意的源头。

·虽然面对面的课堂仍将存在,但互动式的在线学习将愈来愈重要:只有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教育资源才能被充分共享,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才有切实保证。创新工场投资的VIPKid、盒子鱼等面向教育创新的公司,就是大量使用在线教育、机器辅助教育等手段来帮助孩子学习的范例。

·主动向机器学习:未来的人机协作时代,人所擅长的和机器所擅长的必将有很大不同。人可以拜机器为师,从人工智能的计算结果中吸取有助于改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模型、思路甚至基本逻辑。事实上,围棋职业高手们已经在虚心向Alpha Go学习更高明的定式和招法了。

·既学习人—人协作,也学习人—机协作:未来的“沟通”能力将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机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学生要从学习的第一天起,就和面对面的或者远程的同学(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一起讨论,一起设计解决方案,一起进 步。

·学习要追随兴趣:通常来说,兴趣就是那些比较有深度的东西,所以只要追随兴趣,就更有可能找到一个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掉的工作。无论是为了美,为了好奇心,为了其他原因产生的兴趣,这些兴趣都有可能达到更高层次,在这些层次里,人类才可以创造出机器不能替代的价值。

AI时代该学什么?

有关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我的小女儿德亭曾经说过一段让我特别尊重、特别赞许的话。

德亭很早就喜欢摄影,她5岁的时候得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并从帮姐姐设计出来的漂亮时装拍照开始,逐渐拓展拍摄对象,很早就成了一个小摄影爱好者。她中学时很想以摄影作为自己的专业,但我担心她喜欢摄影只是为了逃避功课。申请大学前,我反复跟她讨论,并提醒她:“你必须想清楚噢!专业摄影师很快就会被淘汰,现在摄影工具愈来愈方便,大家都可以轻易拍出好照片,专业摄影师的优势会渐渐消失。”

可我没有料到,德亭很郑重地说了下面这段话:“我做过调查了,目前在美国,一个专业摄影师的薪水比记者还要低,而记者的薪水相比其他各行业也越来越低了。可是爸爸,我愿意赚比较少的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每次背着沉甸甸的相机出去拍照,回来的时候虽然筋疲力尽,我却总是心花怒放。我非常庆幸生活在高科技时代,可以轻松拥有数码摄影以及低成本、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还有无处不在的网络,这些让我像一个装备齐全的猎人一样,捕捉我所有的感动,然后用心将图像提取出来。未来的摄影绝对不只是按下快门,而是要用新的眼光,让影像产生新的意义。而那绝对不是科技可以取代的。”

每当我思索人和机器共存的未来时,就总会想起德亭的这段话。的确,摄影技术再先进,照片画质再好,也取代不了摄影师内心因拍摄对象而产生的感动。这种感动可以赋予风景、人物、静物、街景以新的意义。即便以后有了人工智能照相机,可以自动帮助人完成捕捉美景、记录美好瞬间的任务,人的感动、人的审美、人的艺术追求也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摄影如此,其他工作亦如此。我们很难准确列举,AI时代到底该学什么才不会被机器取代,但我们大致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个基本的思路:

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反之,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的情感(爱、恨、热情、冷漠等)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而且,这些技能中,大多数都是因人而异,需要“定制化”教育或培养,不可能从传统的“批量”教育中获取。

比如,同样是学习计算机科学,今天许多人满足于学习一种编程语言(比如Java)并掌握一种特定编程技能(比如开发Android应用),这样的积累在未来几乎一定会变得价值有限,因为未来大多数简单的、逻辑类似的代码一定可以由机器自己来编写。人类工程师只有去专注计算机、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思想本质,学习如何创造性地设计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或者指导人工智能系统编写更复杂、更有创造力的软件,才可以在未来成为人机协作模式里的“人类代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都去学移动开发,而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大家都认识到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才是未来最有价值的知识。过去3年内,斯坦福大学学习机器学习课程的学生就从80人猛增到了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