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4页)

[45]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本名为Jena Baptiste Poquelin,法国喜剧作家,著有《守财奴》(L’Avare)、《塔尔提夫》(Tartuffe)等。

[46]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1665),法国作家,著有《寓言故事集》(Les Fables)、《莎姬与丘比特之恋》(Amours de Psychéet de Cupidon)。

[47]费诺龙(François de Salignac de la Mothe Fénelon,1651~1715),法国文学家,著有《特勒马克》(Télémaque)。

[48]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本名为François Marie Arouet,法国启蒙主义者,著有《戆第德》(Candide)、《沙地克》(Zadig)等。

[49]波马尔谢(Pierre 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1732~1799),法国剧作家,著有《菲嘉洛的婚姻》(Le Mariage de Figaro)等。

[50]勒·萨哲(Alain René Le Sage,1668~1747),法国剧作家、小说家,著有《吉尔·布拉斯》(Gil Blas)等。

[51]布列佛(L’Abbé Prévost,1697~1763),法国小说家,著有《马侬·列斯科》(Manon Lescaut)。

[52]缪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著有《世纪儿忏悔录》(La Confession d’un enfant du siécle)与短篇小说等。

[53]哥提耶(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法国诗人、作家,著有《莫邦小姐》(Mademoiselle de Maupin)。

[54]缪杰尔(Henri Murger,1822~1861),法国作家,著有《青春生活》(Scénes de la vie de bohéme)、《拉丁区》(Le Pays Latin)。

[55]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高老头》(Le Père Coriot,1834)、《幽谷百合》(Le lys dans la Vallée)、《欧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表皮》(La Peau de Chagrin)、《三十岁的女人》(La femme de trente ans)。

[56]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1803~1870),法国小说家,著有《卡尔曼》(Carmen)、《双重误会》(La double Méprise)。

[57]左拉(Emile Zola,1840~1902),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著有《酒店》(L’Assommoir)、《神父之罪》(La Faute de L’Abbé Mouret)等。

[58]莫泊桑(Cuy de Moupassant,1850~1895),法国小说家,著有《女人之一生》(Une Vie)、《两兄弟》(Pierre et Jean)等。

[59]魏尔仑(Paul Verlaine,1844~1896),法国诗人,著有《好歌集》(La Bonne Chanson)、《智慧诗集》(Sagesse)等。

[60]柴斯特菲尔德(Lord Chesterfield,1694~1773),英国政治家,著有《寄儿书简》(Letter to his Son)。

[61]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作家,著有《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摩尔·福兰达斯的故事》(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of the Famous Moll Flanders)。

[62]史莫雷特(Tobias George Smollett,1721~1771),英国小说家,著有《普雷格林·彼克尔》(Peregrine Pickle)、《韩福瑞·克林格》(Humphry Clinker)。

[63]欧西安(Ossian),爱尔兰与英格兰传说(Fenirian or Oisianic Cycleof Tales and Poems)中的英雄Finn之子。Finn被认为是3世纪时罗马侵入大不列颠岛时的当地英雄。

[64]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1785~1859),英国小说家,著有《鸦片吸食者的忏悔》(The Confession of an English Opium Eater)。

[65]麦考莱(Thomas B.Macaulay,1800~1859),英国史家,著有《英国史》(History of English)、《论文集》(The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Essays)等。

[66]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英国史家与思想家,著有《英雄与英雄崇拜》(Heroes and Hero Worship)、《衣裳哲学》(Sartor Resartus)、《过去与现在》(Past and Present)等。

[67]萨克雷(William M.Thackeray,1811~1863),英国小说家,著有《名利场》(Vanity Fair,或译《浮华世界》)、《斯诺普之书》(The Book of Snobs)。

[68]梅雷狄斯(George Meredith,1828~1909),英国小说家、诗人,著有《自我主义者》(The Egoist)、《李察·费瓦雷尔》(The Ordeal of Richard Feverel)。

[69]史云朋(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1837~1909),英国诗人,著有《诗与民谣》(Poems and Ballads)等。

[70]王尔德(Oscar E.Wilde,1854~1900),英国诗人、剧作家,著有《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莎乐美》(Salomé)等。

[71]格贝德(Quevedoy Villégas,1580~1645),西班牙小说家、诗人,著有《大恶徒巴布洛·塞歌维亚》。

[72]卡尔德隆(Calderón de la Barca,1600~1681),西班牙剧作家,著有《人生是梦》(La Vida es Sueño)、《萨拉美亚村长》(El alcalde de Zalamea)等。

[73]福兰德(Flandre),现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的沿海低地。

[74]德·科斯特尔(Charles de Coster,1827~1879),著有《狄尔·乌伦斯贝格》(De legende Van Uilenspiegel en Lammen Goedzak)。

[75]穆尔塔特利(Multatuli,1820~1887),本名E.Q.Dekker,著有《马库斯·哈威拉尔》(Max Havelaar)。

[76]哈雷威(Jebuda Halevy,1085~1140),以诗与赞歌闻名于世。

[77]雅可普森(Jens Peter Jacobsen,1847~1885),丹麦作家,著有《玛利·古鲁勃夫人》(Marie Grubbe)、《尼尔斯·林》(Niels Lyhne)。

[78]史特林保(August Strindberg,1849~1912),瑞典小说家、剧作家,著有《红房间》(Das rote Zimmer)、《死亡舞会》(Totentanz)等。

[79]普希金(Aleksandr Sergeevich Pushkin,1799~1837),俄国诗人、作家,著有《欧涅金》《青铜骑士》《上尉之女》等。

[80]果戈里(Nikolai Vasilievich Gogoi,1809~1852),俄国作家,著有《死魂灵》《狂人日记》《鼻》《巡按使》《外套》等。

[81]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urgenev,1818~1883),俄国作家,著有《父与子》《前夜》《烟》《贵族之家》等。

[82]冈察洛夫(Ivan Aleksandrovich Goncharov,1812~1891),俄国作家,著有《奥布洛莫夫》《断崖》等。

[83]希雷修斯(Angelus Silesius,1624~1677),本名为Johann Scheffler,著有《天使般的旅人》(Der cherubinische Wandersmann)。

[84]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1494~1576),德国职工诗人,著有《愚蠢的治疗》(Das Narrenschneide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