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1.第一天:一宗悬案(第5/14页)

“可他既然逃了,那说明他还是干过什么的。”我说。

董纪光没说话。

“那他走了那么久,后来就没回来过?”我又问。

董纪光咧嘴一笑,“小高,你这下可问到点子上了。他回来过。”

这句话差点让我从座位上跳起来,“你说他回来过?”

“可不是吗?”

“那现在呢?”

“死了。”

“死了?!”

“这事你爸也知道。”董纪光朝莫兰看过去,“那是5年前的事了,他在外面已经改了个名字,叫王纪中,我妈姓王。原来他后来果然是我叔叔的朋友帮忙,偷渡去了香港。他在香港的一家私人诊所里工作,已经在那里结婚生子。他回来后,直接就去找了你爸,你爸给他安排了住处。我们原来住的地方已经拆迁了,所以他也是通过你爸,才找到的我。我们还一起吃过一顿饭,本来约好第二天见面,把当年的事情说清楚的,因为这事始终是个疑问。我们都想知道他那天晚上到底干了什么。但第二天董纪贤离开旅馆,说是想到处去转转,等晚上莫中玉再去找他时,旅馆的服务员说,他没回来过,后来才知道,那天他发了心脏病,一下子就去了。后来,他老婆和儿子过来替他办的后事,他的身份谁也没说破。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他的尸体现在都被火化了,骨灰被带回了香港。”

“你们吃第一顿饭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事情问清楚?”我说。

“我们当然问了,可他就是不想提。莫中玉软硬兼施逼他,临走的时候,他才答应第二天再跟我们见一次面,告诉我们当年的真相。”

“结果他死了?”

“是啊,这事也挺奇怪的。”

“他去世那天跑到哪儿去了?”莫兰插了一句。

“前一天他说想去西田巷看看。”

莫兰的目光朝我扫过来。我读懂了她的意思。

“我们也得去那儿看看。”她是想说。

董纪光胃口不大,一顿饭下来,他说的多吃的少,莫兰最后把所有的剩菜剩饭都打包给了他,让他带回去当晚饭。他很高兴地接受了她的好意。虽然他有不太光彩的过去,但现在,我觉得他看起来还不错,像个好人的样子。

午餐后,董纪光在莫兰的指示下,把车开到了西田巷。而乔纳则答应回办公室,替我们查所有相关人员的档案资料。

董纪光在西田巷巷口的一家旧书店门口把我们放下。随后,他就去附近找停车的地方。

“这家书店开了很多年了。”临走时,他告诉我们,“当年案子发生时,它就在了,你们可以进去打听一下。”

看来,他也很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下车后,莫兰走到书店前,看着破旧的红色木头门框对我说:“过去我外公带我来这里买过《好儿童》杂志。”

我知道她家过去就住在西田巷。而这也是她父母之所以会跟案情有关的原因之一。

“你们住几号?”

“我们住318号,就在320号的斜对面,”她忽然停住脚步,“小时候我爸妈总说那房子闹鬼,让我别靠近那里,现在我知道了,原来那里出过事。”

“你们后来怎么会搬走的?”我问道。

“那房子是我外公单位的,他去世后,房子就被收走了。我们就搬到了他们单位安排的另一套房子里住。再后来,外婆去世,我们就把房子卖了,换了高层。我爸妈他们想换个环境。——真不知道现在谁住在原来的320号。出了那种事,住在里面肯定会常做噩梦吧。”

“我查过,徐海红仍然住在里面。”

“她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莫兰道。

“不知道,打个电话问问乔纳查得怎么样了。”我摸出手机,拨通了乔纳的电话。

乔纳很快就接了电话,“喂!高竞!你今天下午没回办公室,算是旷工,知道吗?”

“有人来查过我了?”

“当然了!副局长派人来找你,你不在。”

“就说我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病了。”我没好气地说。

“我就是这么说的。”

“关于徐海红,你查得怎么样了?”我问道。

“档案显示,她当年被强奸了。她对凶手的情况一无所知。她在1970年1月生下一个女儿,她自己也说不清孩子的父亲是谁,警方怀疑是凶犯留下的种。她的户籍地址是西田巷320号,一直就是这个,哦,对了,1990年开始,她住的房子转为产权房,她是房主……”乔纳好像用刻板的声音念着电脑里的文字,“她继承了她父母、祖母以及两个叔叔留下的遗产……哇!”她兴奋地摩拳擦掌,“19000元在当年可以买下一条街了。”

“工作经历呢?”

“19岁开始工作,最初在街道工厂,后来转到书店当了营业员,之后一直在那家书店工作,从营业员干到经理,55岁退休。她的工作单位叫‘为民书店’,地址是西田巷180号”乔纳的声音响了起来,“可能就是西田巷巷口的那家书店,这书店我也去过,搞不好,小时候,我还见过她呢。”

我回头看了一下那家旧书店,书店没有牌匾,不过墙边有个新打上去的蓝色铁皮地址,上面的确有西田巷180号的字样。

“她有个女儿?”莫兰在旁边插嘴,“让乔纳查查她的女儿。”

乔纳大概听见了莫兰说的话。

“还用说,我早就查了。她叫周霖,1970年出生后没多久就被西田巷314号的周家收养。她1988年毕业于S师大二附中,1990年去了美国,目前档案能查到的就这些了。还要查什么?”

我觉得差不多了,但莫兰却抢过了电话。

“我想知道为民书店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莫兰对着电话说,估计乔纳开始忙乎起来。

没过多久,乔纳就有了答案,“……1949年11月,刚解放就开了,的确够久的。”莫兰说着把手机还给了我。

“还有什么事?”乔纳问我。

“我要知道当年负责调查这案子的警察,不是沈晗。当年应该有人专门调查这个案子。”

乔纳那头笑,“还用你说。已经开始查了,等有结果再联系你。”

她很干脆地挂了电话。我就喜欢乔纳这点,我不需要跟她寒暄什么。

接着,我们就去了那家书店。这家店真够破的,进门时我真担心屋顶会突然塌下来。

店里只有两个营业员,两人都年近五十,她们都认识徐海红。其中一个还告诉我们,她跟徐海红作了二十年的同事。

“她是我的前辈了,我来的时候,她已经是这里的经理了。她话不多,人蛮漂亮的,做事很认真。她的事我还是听集团里的人后来说的。不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也没问过她。但我知道她家就住在里面。”店员朝巷子里指指,“她现在每周会过来,她在我们这里定了很多报纸和杂志。她很喜欢看中国古典小说,有些卖剩下的古文书,什么《儒林外史》《水浒传》《镜花缘》啊,她都会买回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