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4页)

林戈开始长篇大论地解释起来,他说他想穿过一条小溪,就从一棵树上荡了过去,结果摔倒了,但是神甫几乎没有听。他看到阿骨,就来了灵感,他的大脑正高速运转着。

伤口处理好了之后,林戈就跑出去了。神甫跟斯塔尔说了地震振动器的问题,然后说明了解决办法。

神甫、斯塔尔和阿橡帮助阿骨把罩在嘉年华卡车上的巨大防水布掀开了。

这辆车露出了原本华丽而艳俗的颜色:车身上画着一只绿色的喷火龙,它对着旋转座椅上的三名尖叫的女孩子喷出红黄色相间的火焰,至于上面那几个风格艳俗的字,阿骨已经告诉他了,写的是“龙之口”。

神甫对阿橡说:“我们把这辆车开到小路上,停到地震振动器的旁边,然后把这些画着图案的车身板卸下来,装到我们的卡车上,挡住那台机器。反正警察要找的是地震振动器,而不是嘉年华卡车。”

阿橡把工具箱带来了,他仔细观察着车身板,琢磨着它们是怎么装上去的。“没问题,”过了一会儿,他说,“我一天之内就可以弄好,只要有一两个人搭把手就可以了。”

“完事之后,你能把这些车身板装回去,让阿骨的卡车恢复原样吗?”

“保证完好如初。”阿橡打着包票。

神甫看了看阿骨。这个计划的重大缺陷就在于,阿骨必须参与进来。要是在以前,神甫会全心全意地相信他,毕竟他是食禾者的一员。或许他不是那种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但是让他保守秘密还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自从阿骨成了瘾君子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说不准了。海洛因能让人变成傻子。一个瘾君子连妈妈的戒指都敢偷。

但是神甫不得不冒这个险。他现在走投无路了。他已经放出话去,要在四天以后制造一次地震,他必须说到做到,要不然一切都完了。

阿骨很爽快地同意了这个计划。神甫本来还以为他多半会要求给钱。不过,他已经在公社里免费住宿四天了,所以现在跟神甫站在商业的立场上谈条件已经太迟了。更何况,阿骨曾经是公社成员,他知道在这里谈钱是最大的罪孽。

阿骨也可能会更狡猾一点。过了一两天,他就会找神甫要现金,好去吸毒。神甫打算到时候看着办。

“我们开工吧。”他说。

阿橡和斯塔尔跟阿骨一起坐进了嘉年华卡车里。梅兰妮和神甫坐着CUDA前往地震振动器的藏匿点。

神甫不知道FBI还掌握了什么其他线索。他们已经知道地震是由地震振动器造成的了。那他们有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他打开车载收音机,想收听新闻。结果电台在播放康妮·弗朗西斯演唱的《伤透了心》。这首歌连他都觉得太老了。

CUDA在泥泞的林间小路上一路颠簸,跟在阿骨的卡车后面。据神甫观察,阿骨开着那辆大卡车还挺泰然自若的,虽然他才刚刚从喝醉酒的昏睡中被他们弄醒。

有那么一刻,神甫觉得那辆嘉年华卡车就要被卡在泥石流里了,但是它径直穿了过去。

正当他们快要开到地震振动器的藏匿点时,电台里播出了新闻。神甫调大了音量。

他听到新闻以后,霎时惊得脸色发白。

“调查‘伊甸之锤’的联邦特工发布了一张嫌犯的照片,”新闻主播说,“他的名字叫作理查德,或者里奇·格兰杰,年龄四十八岁,原本是洛杉矶人。”

神甫叫道:“天哪!”然后猛地踩上了刹车。

“此外,格兰杰正因九天前得州夏罗的一起谋杀案而遭到通缉。”

“什么?”谁也不知道他杀害了马里奥,连斯塔尔都不知道。

食禾者们已经绝望到想要发起一场殃及成百上千名无辜百姓的地震,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们要是听说他用一把扳手敲碎了一个人的脑袋,还是会陷入恐慌。人是矛盾的。

“不是这样的,”神甫对梅兰妮说,“我没有杀人。”

梅兰妮正直勾勾地盯着他。“那是你的真名吗?”她说,“里奇·格兰杰?”

他已经忘了她不知道这回事。“对。”他说。他绞尽脑汁地回想着谁知道他的真名。他已经二十五年没有用过这个名字了,除了在夏罗。突然,他想起那天接女儿的时候去过银城治安官办公室,有那么一会儿,他的心跳都停止了;紧接着,他想起当时那个警官误以为他的姓氏和斯塔尔一样,还叫他希金斯先生。谢天谢地。

梅兰妮说:“他们怎么会有你的照片?”

“不是照片。”他说,“是画像,他们肯定把我脸部的各个特征拼合在一起,制作了一张图片。”

“我明白你的意思,”她说,“只不过他们现在都用电脑程序来做了。”

“真是什么样的破事都有电脑程序可以完成啊。”神甫骂骂咧咧地说道。他现在很庆幸他在去夏罗打工之前改变了自己的容貌。虽然花了很长时间来蓄胡子,每天都得花心思把头发固定住,还得忍受成天戴帽子的麻烦,但是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值得的。要是运气好的话,那张合成照片会跟他现在的样子完全不同,但是他还是需要确认一下。

“我得去找台电视看看。”他说。

他跳出车外。嘉年华卡车已经停在了地震振动器的藏匿点附近,阿橡和斯塔尔正在下车。他简单地跟他们解释了一下情况。“你们先开工,我开车去一趟银城,”他说,“我会带上梅兰妮——我需要她的意见做个参考。”

他回到车里,开车穿过树林,向银城驶去。

他们在郊区路过一家电子商店。神甫停下车,两个人一起下去了。神甫紧张地看了看四周。现在天色还不太亮。万一路上碰到的某个人在电视上看过他的脸,那该怎么办?

一切都取决于那张照片像不像他。他必须确认这一点,必须碰碰运气。他走近商店。

橱窗里展示着好几台电视,它们都放映着同样的画面,似乎是一期游戏节目。一位身穿浅蓝色西装的银发主持人正在揶揄一个中年女子,说她涂的眼线膏太重了。

神甫在人行道上到处张望。没有人在附近。他看了看自己的表:快七点了,新闻马上就要开始了。

银发主持人拥抱了一下那名女子,然后对着镜头说了点什么。画面切换到观众使劲鼓掌的样子。接下来,新闻开播了。主播有两位,一男一女。他们说了几秒钟。

接着,几块电视屏幕同时显示了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有个戴牛仔帽的大胡子男人。

神甫端详着他。

这张照片一点也不像他。“你觉得呢?”他说。

“连我都认不出来是你。”梅兰妮说。

一阵宽慰像潮水一般汹涌而来。他的伪装起到了效果。浓密的胡子改变了他的脸部形状,而帽子遮住了他最明显的特征——又长又厚的卷发。要不是事先知道这张照片上的人是他,他可能都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