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5页)

“我不需要你告诉我——”

她打断了他:“当这个垃圾任务变成大案子的时候,你把它从我手里抢走,然后搞砸了。你碰到的所有坏事情都是你他妈自找的。现在你不高兴了。呵呵,我知道你的自尊心受打击了,我也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但是我就想告诉你,我他妈才不关心你的感受呢。”

他目瞪口呆地盯着她。

她走到门口。“我九点半就跟霍尼穆恩商谈。”她说,“在此之前,我希望我的小组能分到一名高级后勤官员,而且这名官员有权调配我需要的人手,在军官俱乐部建立起指挥所。如果不行,我会让霍尼穆恩给华盛顿那边打电话。该你行动了。”

她摔门而去。

这种不顾一切的办事方式让她感到痛快。既然迈出每一步都需要斗争,那她还不如斗争得彻底点。她以后都不会再跟金凯德共事了。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调查局的高层都会站在官大的一方那边。她几乎已经注定没法翻身了。但是这个案子比她的事业更重要。它关系到成百上千人的性命。要是她能阻止一场灾难,抓住恐怖分子,那么她就能光荣地退休,不管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国内恐怖主义专案组的秘书已经到了金凯德的外间办公室,正在装咖啡机。“谢谢你,罗莎。”朱迪路过时说。她回到了专案组的办公室。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她拿起了听筒:“朱迪·马多克斯。”

“我是约翰·特鲁斯。”

“哈啰!”听到电台主持人熟悉的声音就在电话的另一端,让人有种奇怪的感觉,“你上班真早!”

“我在家呢,但是我的制作人刚才打电话给我了。我的电台语音信箱里全都是观众昨晚的电话,都是举报那个‘伊甸之锤’的女人的。”

朱迪不应该亲自跟媒体接触。这种事情应该交给分局里的媒体专家马奇·凯利,他是个年轻的特工,有新闻学学位。但是特鲁斯并不是在采访她,而是在给她透露信息。况且她太心急了,等不及让特鲁斯给马奇打电话了。“有什么好线索吗?”她问。

“你猜怎么着,有两个人打电话留言说,他们记得那张唱片的名称。”

“不是吧!”朱迪一下子就激动起来。

“那个女人在唱片里朗诵诗歌,背景里播放着迷幻音乐。”

“真恶心。”

“是啊。”他笑了起来,“那张专辑叫作《鲜嫩欲滴的雏菊》,出专辑的乐队,或者说他们所说的‘组合’也叫这个名字。”

他的声音听起来亲切而和善,一点也不像他在节目里表现出来的那么刁钻恶毒。或许那只是装出来的,但是你永远也不能相信媒体人。朱迪说:“我从来没听过那张专辑。”

“我也没有。估计不是在我那个时代流行的吧。现在电台里也绝对没有那张光盘。”

“那两个打电话的人没有告诉你目录号,或者唱片公司的名称之类的?”

“没有。我的制作人给那两个人都打电话了,但是他们没有那张专辑,只是记得有这回事而已。”

“妈的。我估计我们只能给每家唱片公司打电话了。可是那张唱片都那么久了,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存档……”

“这张专辑可能只是小厂牌出的,那个厂牌现在说不定都不在了——听起来感觉是那种前卫的类型。你想知道我会怎么做吗?”

“当然想。”

“海特-阿什伯里到处都是二手唱片店,那里的员工经历过旧时代。是我的话,就会去看看。”

“好主意——谢谢。”

“不客气。话说,你们的调查进展得怎么样了?”

“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详细情况,我待会儿让我们的新闻官打电话跟你说吧。”

她脑海里闪现出一个可怕的想法。

“你在录音吗?”

“你不介意的吧?”

她挂了电话。糟糕,她被录音了。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跟媒体联络,这在FBI被称为“踩线事件”,意思是,你说不定会因此被炒。要是约翰·特鲁斯在节目里播放了他们之间的对话,那么朱迪就麻烦了。她或许可以争辩说,自己太急于知道特鲁斯提供的线索了。要是遇上通情达理的老板,顶多训斥她一顿,就会让这件事情过去了。但是金凯德肯定会大做文章。

管他呢,朱迪,你的麻烦已经够大的了,出了这件事情,也不会给你造成多大的影响。

拉杰·汗走到她的桌边,手里拿着一张纸。“在它发出去之前,你要不要先看一下?上面给警察写了一些辨识地震振动器的小诀窍。”

他效率挺高的。

“你怎么花了这么久?”她开玩笑道。

“我不知道怎么拼写‘seismic’(地震)。”

她笑了笑,扫了一眼他写的内容。完成得挺漂亮的。“很好,发出去吧。”她又看了看那张表,“我现在还有一个任务给你。我们现在要去找一张专辑,叫作《鲜嫩欲滴的雏菊》,那是20世纪60年代的专辑。”

“不是吧。”

她咧开嘴笑了:“是啊,这名字确实有点嬉皮士的味道。那张专辑录下了‘伊甸之锤’那个女人的声音。我希望我们能通过这条线索,追查到她的名字。要是那个厂牌还在,我们说不定可以找到她最后登记的地址。我想要你联系所有主要的唱片公司,然后给发售罕见唱片的商店打电话。”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表:“现在还不到九点,不过我可以从东海岸开始。”

“那就开始行动吧。”

拉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边。朱迪拿起电话,拨打了警察总局的电话号码:“请帮我找马多克斯中尉。”过了一会儿,他接起了电话。她说:“老爹,是我。”

“嗨,朱迪。”

“你帮我回想一下20世纪60年代末的时候,你知道有哪些嬉皮音乐吗?”

“我只想得起更久以前的。20世纪50年代末,那是我的时代。”

“好可惜。我查到‘伊甸之锤’的那个女人给一支乐队录过专辑,那个乐队叫作‘鲜嫩欲滴的雏菊’。”

“我比较喜欢的组合一般叫作‘弗兰基摇滚’‘山区乡村摇滚’之类的。我从来不喜欢名字当中带花儿的。抱歉,朱迪。我从来没听说过你刚才说的那个乐队。”

“好吧,至少值得一试。”

“听着,我很高兴你打电话过来了。我一直在想你要抓的那个人,里奇·格兰杰——他就是那个女人背后的男人,对吧?”

“我们是这么想的。”

“你懂的,他很小心,做事很周密,他肯定特别想知道你的调查进展。”

“有道理。”

“我觉得FBI说不定已经跟他接触过了。”

“你是这么想的?”如果老爹是对的,那么案件就有希望了。有一种类型的犯罪分子会潜入调查者当中,装作目击者,或者热心端茶倒水的邻居来接近警方,试图跟警官混熟,在聊天中套话,了解案情进展。“但是格兰杰似乎特别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