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缕深心(第3/10页)

包拯蓦然醒悟过来,道:“你思虑得极是周全,我们得先赶去提醒崔都兰一声。”

如果刘德妙当真精通神奇相面之术,是从面相推断出崔良中有丧子和丧女之厄,可眼下崔良中已经死了,崔都兰却还没死,那这就不叫“丧女之厄”了,因而这一切所谓的预言只是刘德妙的杜撰。而从崔阳和曹丰先后死亡应验预言来看,这很可能是她巧妙杀人计划的一部分,预言要死的人都是她的目标,那么崔都兰就该是下一个了。无论如何,都得警示崔都兰,让她加倍小心。

说来凑巧,经过望月楼时,正好见到崔都兰的婢女慕容英,外衣上套着为主人服孝的斩衰,手里拿着一包豆干,神色匆匆。

沈周忙招手叫道:“英娘!”慕容英道:“两位公子是来望月楼吃饭么?”沈周道:“不是吃饭,是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请英娘转告崔家小娘子。”

他知道贸然说出有人要杀崔都兰,实在难以取信,又因曹氏卷入其中,不能完全将真相告诉对方,遂道:“我曾听人预言,崔良中员外有丧子和丧女之相,当然,崔员外已死,崔家小娘子还安然无恙,可见预言是当不得真的。但我怀疑有人要对崔家小娘子不利,请英娘提醒她务必小心。”

慕容英极是惊奇,问道:“沈公子在哪里听到的预言?”沈周道:“这个……只是道听途说罢了。”见对方露出难以置信的狐疑表情,便加重语气道:“这可不是开玩笑。崔家小娘子现下是崔员外万贯家产的继承人,有人虎视眈眈也不足为奇。总之,千万要小心。”

慕容英大概觉得后一条理由能够接受,当即释然而笑,道:“是,多谢公子。”

包拯和沈周这才出城往性善寺而来。南京地靠汴河,官商多走河道。而北城外多是丘陵地带,人烟寥寥,与南城外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幕、挥汗成雨的繁茂情形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连官道上也几无行人。

沈周道:“官道有些绕远,我知道那边山上一条羊肠小道,不能行车走马,稍微有点儿偏,但是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包拯道:“那就走小道。”当即离开大道,爬上山坡。

性善寺一带的山势不高,却是林木葱翠,风景甚佳。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上山路后不久,便能远远见到一座寺庙掩映于绿荫当中,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幽深隽秀,那就是有上百年历史的性善寺了。

忽听到前面有人语声。拐过土坎,并不见人。正感诧异之时,两名年轻男子狼狈地从坡下的树丛中钻了出来,居然就是曾在望月楼有过一面之缘的富家公子黄河和他的侍从杨守素。黄河不意在此遇到包拯和沈周,一时愣住。

沈周忙上前招呼,笑道:“看黄兄这副模样,当是迷路了。”黄河道:“嗯。”

杨守素笑道:“我家公子今日一早出城游览,人生地不熟的,胡乱走着,居然不知道怎么钻进丛林中了。”

沈周笑道:“黄兄要游览名胜,该去南面才对,这北城外就只有一处性善寺,我们正要去那里。”黄河道:“我生平好佛,不知可否与二位仁兄一起去寺庙拜访高僧?”

包拯道:“我们是去找人。黄兄既是不认得路,不妨跟我们同行。”黄河道:“甚好,多谢。”

四人便一道往性善寺而来。

几近寺庙山门时,沈周道:“看见前面那片树林了么?那两棵华盖最大的树就是相思树。”

这两棵相思树是一处著名古迹,历史之源远流长,远胜寺庙本身。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康王偃残暴贪婪,听说大夫韩凭妻子何氏有倾国之色,便将韩凭下狱,将何氏抢入宫中。不久韩凭含恨自杀,何氏闻讯痛不欲生,跟随康王游青陵台时,趁人不备跳台殉夫,在衣带上留字道:“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要求死后与丈夫合葬。康王见字大怒,道:“寡人偏偏要让你们生不能同床,死不能同穴。”于是将韩凭和何氏分葬在性善寺一带。当时这里是寸草不生的乱坟岗。不久后,奇迹发生了,两座坟冢的坟头各长出一棵郁郁葱葱的梓树,弯曲相随,根枝交错。乱坟岗也突然生出无数花草,变得生机盎然起来。宋人认为两棵梓树是韩凭和何氏的精魂,称其为“相思树”,便是性善寺外现存的两棵梓树。此典故亦即“相思”一词的来历。

也有人称春秋时的相思树早已枯死,现存梓树是唐人所植。然而世人所关注的其实不是相思树的真伪,而是那凄美的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之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即据此而来。许多红男绿女赶来性善寺,并非真心拜佛,而是为了到寺外相思树下一许永结同心的心愿。迄今商丘犹有歌谣唱道:

长相思,终难忘。声声呼唤在睢阳。青陵台上埋恩爱,相思树上话凄凉。棒打鸳鸯滔天罪,千秋万代骂昏王。

黄河和杨守素二人听闻这段爱情故事,极感新奇,均道:“等拜完神佛,一定要来拜拜这相思树。”

四人正要斜插走下山路时,忽听到前面相思树下传出“嘤嘤”的女子哭泣声。刚刚听完相思树的故事,便听到有女子哭泣,未免有些悚然的感觉。

黄河道:“奇怪,谁在这里哭泣?守素,你过去看看。”杨守素应了一声,走入了林中。

过了一会儿,哭泣声停止了,传来“啪”的一声脆响,随即听到杨守素道:“你这个小娘子好不讲理,为何一上来就打我?”一个凶巴巴的女子声音道:“谁叫你在暗中偷窥我的?我打你一巴掌还是轻的。你再不走,我还要再打!”

包拯听出那女子声音正是内侄女张小游,大吃了一惊,忙赶过来叫道:“小游,你在这里做什么?”

张小游乍然见到包拯,意外之极,随即醒悟自己脸上还挂着泪珠,慌忙背转身去,手扶在其中的一棵相思树上。

沈周忙道:“黄兄,杨兄,我先领你们进寺上香。这边请。”当即朝包拯使个眼色,引着黄河、杨守素先去了。

包拯知道张小游是个假小子的性格,没有半分女孩儿的骄矜,却不知她受了什么委屈,竟然要躲来这里哭泣。等众人离去树林,才上前问道:“出了什么事?是祖姑姑责骂你了么?”张小游道:“没有。”

包拯道:“那你为什么躲在这里哭?”张小游道:“没有为什么。”转身抓起包拯的袖袍,往自己脸上抹了两下,恨恨甩开,赌气去了。包拯忙追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