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傍晚6:30~晚上8:30 (美国中部时间) 2(第2/2页)

越来越多的航班因暴风雪而延迟起飞或更改线路,编排航班的压力随之不断增大,人们的耐心也渐渐消耗殆尽。梅尔正下方是布兰尼夫航空公司的票务处,一个留金色长发、戴黄色围巾的年轻小伙子正大声嚷嚷道:“你们还真有脸说,让我从堪萨斯城飞新奥尔良。你当地图是你画的啊!别在这儿瞎指挥人了!”

他对面是一个褐色头发的票务员,20多岁,非常迷人。她理了一下眼前的刘海,专业而又耐心地回答道:“您可以搭乘直飞的航班,先生,但不知道还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起飞。因为天气比较恶劣,绕远路反而更快一些,而且票价都是一样的。”

黄围巾男子的身后,有更多乘客带着各种问题不断向前挤来。

梅尔把视线转向美联航票务处,感觉在看一场小型哑剧。一位乘客模样、衣着讲究的商人正探过身来,小声说着什么。通过他的表情和动作,梅尔·贝克斯菲尔德可以猜到他在说:“我很想搭下一班飞机。”

“抱歉,先生,那趟航班已经满了。还有很多人在等……”票务员话还没说完,抬头看了一眼。原来那个商人把他的公文包放到了面前的柜台上,特意轻轻地碰了一下公文包一角的塑料行李签。那是一张“10万英里俱乐部”的行李签,所有航空公司一起建了这个俱乐部,会把这个标签发给他们青睐的座上宾。票务员立马换了表情,声音也变小了:“我们想办法替您安排一下,先生。”说完动了动手中的铅笔,划掉乘客名单上的一个名字(这个人来得比较早),把刚来的这个商人的名字写了进去。排在队伍后面的人当然不会注意到他的这个小动作。

梅尔知道,类似的一幕还在其他航空公司的票务处上演。只有那些头脑天真或者对内情一无所知的人才会相信:候补名单和提前预订不存在任何暗箱操作。

梅尔还发现,一群刚到的旅客正走进航站楼,也许是从市里赶来的。他们边走边把身上的积雪拍掉——外面的天气一定是更糟了。这群人很快就融入机场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消失不见了。

每天,航站楼都会涌入大约8万名乘客,但很少有人会抬头看看上面的行政办公区,更不用说会注意到今晚梅尔正站在那儿观察下面的情况了。人们大多以为航空港除了航空公司和飞机就没别的了。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还有一个航空港行政办公区,更别说知道那些行政管理部门了。实际上,虽然旅客看不见这些部门,它们却非常庞大复杂,需要好几百人在里面不停地工作才能确保航空港正常运转。

梅尔继续乘电梯下楼,心想:旅客对航空港不太了解也好。不然,大家很快就会发现航空港的缺点和潜在的危险,那样的话,就不会像以前那么放心地飞进飞出了。

来到主楼大厅,梅尔朝位于西边的环美航空公司走去。快走到值机柜台时,一位穿制服的主管迎了上来。“晚上好,贝克斯菲尔德先生。您是找利文斯顿太太吗?”

梅尔心想,航空港再忙,大家也能抽出娱乐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把他的名字和塔尼娅自动联系上了。

“对,”他说,“找她。”

那位主管朝一道写着“航空公司员工专用”的门点点头。

“进去就能找到她,贝克斯菲尔德先生。刚才出了一点儿状况,她正在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