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升迁调补

(一)升迁

自北洋时代后半期开始,由于战争频仍,军队不断扩充,因此人员升迁的速度增快。根据学者的统计,1916年,全国陆军共有32个师,师长中有资料可查者15人,平均年龄为43岁;1924年时,全国共有84个师,师长中有资料可查者37人,平均年龄也是43岁。[48]

至于南方新成立的国民革命军,升迁迅速的现象更为显著。根据当时的任官规定,黄埔军校学生毕业后,见习三个月,支准尉薪,期满考核合格升为少尉。计由少尉依次升至中校,在一般情况下,约需8年至10年时间。[49]但是当时由于部队急需干部,因此升迁迅速,第一期学生毕业二年,已有多人充任上校团长,任少将者也有数人。[50]革命军誓师北伐时,总司令蒋介石40岁,第一军军长兼东路总指挥何应钦37岁,其余军、师长多在30岁上下,团长以下人员多为18、19,至20岁出头者。[51]

北伐完成,全国统一,由于政局相对安定,战争减少,因此军官升迁的速度也随之减慢。在中央军,战前一般营、团的年龄为20—25岁,班、排长的年龄则较大(由于行伍所占比例较大的缘故)。一般说来,中、下级军官中,出身中央军校者升迁的速度,要较一般人为快,但是仍比不上自外国军事学校毕业的留学生。许多留学生回国后,两三年之内即可升为校级军官,有些甚至一回国即可任少校。[52]留学生在中、下级军官阶层中升迁时,虽然占了极大的便宜,但是仍有其限度。至抗战前,校级军官想要在中央军升至将级,保定、黄埔军校的资格似乎已是必备条件,如果不是出身保定、黄埔军校,则即使曾出国留学,也很难升至将官,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抗战期间曾主持陆大的万耀煌,有一表弟名夏声,出身云南讲武堂,后赴日本步兵学校深造,旧学新知均有修养,早期任滇军杨希闵参谋长,与滇军关系甚深,曾代表滇军至上海迎孙文入粤,后任职广东石井兵工厂,归中央后任陆军第八十七师(师长为黄埔一期的王敬久)参谋长,1937年来投奔万耀煌(万时任二十五军军长),但是由于非黄埔出身,发展不易。万在他的日记中曾记道:“先知(声)才具优异,学识优良,文章、诗词均有根基,眼高于顶,目下无尘,不幸出身于云南讲武堂与日本步兵学校,想在黄埔集团中欲求有所发展,似不可能。我想他来帮我,先知亦甚愿意,惟目前无步兵之机会耳。”[53]翌年,万耀煌向军政部长何应钦推荐夏声,盼任以参事之职,期能有所发展。万此时已是军事委员会将官研究班班主任兼军官训练团副教育长,但是对此事仍无把握,在日记中曾有以下的感叹:“我以人才向何部长敬之推介,任以军政部参事,希望能有所发展。惟国军中人事两大系统,旧的是保定,新的是黄埔,而军政部重要幕僚又以陆大为优先,而先知皆无关系,所幸其过去在滇、在粤与革命军之一段历史,及其日本留学,则为何部长所熟知,或可为何重用也。”[54]国军高层人事之重出身,由此可见一斑。根据其他资料显示,夏于1938年9月获任为军政部参事,直至1944年2月止,其后未见有进一步的升迁。[55]不过,即使是黄埔出身的军人,要想升至将官也非易事。根据一项统计,1925年春天黄埔第一期毕业的500人中,于抗战爆发时已升至中央军的师长者,仅有36人。[56]

抗战期间,军政部曾颁定缩减各级军官佐晋级年资办法,以符合实际,并俾以调剂。晋级年资的规定,原已不如先进国家严格,[57]但是各机关、部队仍多未切实遵行,[58]加以部队历年屡次扩编,以至于升迁迅速,虽然发挥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以下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第一,干部学识、能力、经验不足。战前德国在华的军事顾问即已指出,国军干部升迁过速,认为一个干部如不从基层开始,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累积经验,则无法胜任高级指挥官的职务,即使个人如何勇敢,也无济于事。[59]升迁过速,不仅使干部对于职务上的历练不足,同时也使得一般官佐产生“五日京兆”的心理,无心安定服务,工作效能自然降低。[60]更有少数的干部,年纪轻轻即已身居方面大员的地位,自易于骄矜自满,不求上进。蒋介石即曾呼吁将级指挥官注意此一现象,并拿日本的情况加以比较:

现在你们一般高级将领年龄都在五十岁上下,而且有的总司令、军长、师长的年龄还在三四十岁左右。处在中国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如果稍一不慎,就没有不腐败堕落的;因为我们自己有了势力与地位,那一个人都不敢与我们说话,我们自己也不求人去研究,所以一天一天的骄傲失败。现在敌国的情形,就和我们不同,他们的阅历深、修养好,学问能力都要比我们高,这是值得大家格外警惕的一点。[61]

第二,人事无法新陈代谢。由于升迁过速,干部常升到将官,年纪尚轻,于是造成人事阻塞的现象,人才不能做到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则造成中、下级军官缺乏。有关当局在面临此一困境时,所作的努力为何?当时所采取的因应之道,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增加高级军官名额,以解决上层人事阻塞现象。根据《国民政府公报》所载,抗战八年期间,陆、海、空军共任命将领2 000余人次(当然另有部分未列入《国民政府公报》),兹依任命时间及阶级统计如下:

表2-1显示,战前两年国民政府任命将级军官甚多,抗战八年期间任命将级军官较为频繁者,为抗战爆发后的前三年(由于战况较为激烈之故)和1945年(抗战胜利,擢升有功人员),其余各年任命将级军官均少;且大多限于少将阶层,其余各阶层均少,显示抗战期间将级军官的升迁和战前相较,并非易事。[62]

表2-1 抗战前后国军任命将级军官人次统计

* 合于晋任上将规定,但受员额所限者,得先加上将衔,如遇上将出缺,由已加上将衔的中将择优转补。

资料来源:根据刘国铭主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春秋出版社,1989,第714—759页)所载资料计算得出。

2. 严格要求升迁的资格,以解决中、下级军官缺乏的现象。1940年代前后,国军干部的升迁开始强调年资的规定。军官的晋升,必须在下一级停年届满,始能晋升至上一级,如学者黄仁宇1940年年底自中央军校十六期毕业,当时虽是战时,也需服务六年半才能升至少校。[63]而且不仅是年资够,还要表现好,才能升得成。根据军官佐任官规定,少尉升中尉仅需一年半的年资,但是一位军校十七期毕业生自述他的经验却是“毕业后被派为少尉,需经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二年磨炼有了成绩,或于激烈战斗中、炽盛炮火下,不怕死而又幸未战死,才能升为中尉,没有人事保障,调职升迁全凭带兵、训练成绩及战功”[64]。此时,升迁是否真如他所说,是“全凭带兵、训练成绩及战功”,仍有待研究,但是至少在他的眼中,升中尉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尚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