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Communicating 交流(第5/5页)

  • [3] 汉斯·马萨莱克(Hans Marsalek, 1914.7.19—2011.12.9):奥地利印刷工人,政治活动家。战后主持毛特豪森集中营历史的编著工作。

  • [4]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9.26—1936.2.27):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1904年获诺贝尔奖。

  • [5] 纳粹于1935年通过《纽伦堡法案》,剥夺了在德犹太人的公民权利。

  • [6] 德里雅斯特(Trieste):意大利东北部边境港口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北岸、伊斯特拉半岛的西北侧、的里雅斯特湾的顶端,西距威尼斯113公里,历史上是日耳曼、拉丁和斯拉夫文化的交汇点。

  • [7]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2.13—1856.2.17):德国著名诗人,代表作有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歌《西西里亚织工》,论文《论浪漫派》等。

  • [8] 维克多·克莱普勒(Victor Klemperer, 1881.10.9—1960.2.11):曾做过商业学徒、记者和文学教授。他的日记详细记叙了德国政体的变迁,成为一份珍贵的史料,出版于1995年 ,

  • [9] 皮耶特罗·巴多格里奥(Pietro Badoglio, 1871.9.28—1956.11.1):意大利元帅,以侵略阿比西尼亚和推翻墨索里尼而闻名。

  • [10] 辛格兄弟:指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 1902.11.21—1991.7.24)和以色列·乔舒亚·辛格(Israel Joshua Singer, 1893.11.30—1944.2.10),兄弟两人都是杰出的意第绪语作家,其中弟弟艾萨克·辛格于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11] 《人民观察家报》(Völkischer Beobachter)纳粹党报。该报创于1920年,最初以每周一期,从1923年2月8日起变为日报。此后25年,该报代表了纳粹党的官方形象。

  • [12] 李森科(Trofim Denisovich Lysenko, 1898.9.17—1976.11.20):苏联农学家、生物学家。为了实现政治目的,他提出了与基因学说相对立的遗传学说。在斯大林的支持下,他通过政治手段打击学术对手,垄断苏联生物科学界达20年之久,造成苏联失去了两代优秀的生物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