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6/6页)

于是,负责保卫储油槽的陆军准将塞尔比向魔术帮求助,希望他们能在储油槽四周安装迷幻光幕系统。但马斯基林勘察地形后指出,这里的情况和狭长的运河不同。油槽集中在一个相当小的区域,只要随便一个炸弹碰巧穿过光幕掉下来,就足以摧毁大部分储油。他写了长长一张便笺告诉塞尔比,保护油槽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德国人相信他们已将它摧毁。

于是,魔术帮开始策划一次类似在亚历山大港使用过的欺敌计划,利用纸浆、碎石、上过漆的帆布和用石油引燃的火焰,很轻易地就把油槽布置成被炸到不堪使用的样子。但困难的是该如何把敌人的轰炸机引开。和亚历山大港一样,他们必须先把储油槽“搬”到别处,不同的是,这附近根本没有空旷地,找不到适当的地点替代储油槽。

经过多次实验,马斯基林知道无法“搬动”它们,因此也无法应用上述伪装技巧。一番苦思之后,他决定创造一次世界最大的光学幻象。这也是来自小时候在他父亲的魔术工房学会的技术。他知道只要改变一个物体与四周环境的大小比例,就能随意将其变大变小,甚至“搬到”另一个地方。应用此技巧,他决定以破坏空中透视的方式,将整座储油槽区“搬走”。

空中侦察员和轰炸机投弹手除应用各种仪器外,还会利用地面物体的影子作为判断依据。在同一时间,比对事先搜集到情报的物体的阴影,就能判别目标的大小和位置。然而沙漠中很少有恒定不动的物体可供观测员比对,因此只要把所有物体的比例一起调整,就能轻易变出庞然大物,而这正是西克斯的假铁轨成功的原因。不过,在人口稠密的地带就没那么容易了,任何一栋建筑物、街道、清真寺的尖塔,甚至一辆驴车,都能用来作为比对的基础。马斯基林很清楚,只要改变油槽和附近地标的比例关系,便可让飞行员难以找到这个地区,即使投下炸弹也会失去准度。

在诺斯和汤森德的协助下,马斯基林把反光板重新加以改装。他弄弯锡板,将探照灯的光束打散而非强化。他将改造后的探照灯安装在油槽后方,不是瞄准天空,而是直接对准储油槽。就像一个人逆光站在空旷处,阳光会投射出完全与身材比例不符的狭长影子一样,利用这些改装后的探照灯,可以彻底改变油槽阴影的尺寸和形状,这样就会让空中的观测员产生错觉,判断不出它们的位置。

为了测试新反光板的效果,马斯基林请来空军针对储油槽进行一次假想攻击。飞行员从三种高度对准储油槽投下信号弹,但落点最接近的一次离油槽也几乎有半英里远。

凭借马斯基林的光束反射板和旋转光幕,加上防空部队的高射炮和空军的战斗机,塞尔比准将的储油槽总算获得最坚强的防护。德国空军持续对这一储油槽攻击数月,试过各种办法想突破地面的光线伪装,甚至在轰炸前先投射照明弹以破坏地面的灯光误导,然而全都徒劳无功。他们的炸弹全落在储油槽四周伤不了人的地方,而在每次轰炸后,伪装部队的纸浆、碎石和帆布布景就会上场配合火焰浓烟布置出残破景象。到一九四二年初,德国人可能认为已成功摧毁这块储油地,也可能因为不堪重负,总之,轰炸停止了。储油槽的油料安然无恙地度过战火,数百万加仑石油得以保存,为最后的攻击提供了必要的能源。

注释

① 头戴角盔的肥胖女高音歌手最早出现在瓦格纳的歌剧中,马斯基林借题讽刺其身材都有如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