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5/6页)

“是‘我们’想。”希尔纠正道。

“你们也想参加。”马斯基林平静地说。

希尔双手一拍:“就是这样,你说对了。我们只是不想——”

马斯基林替他说了:“不想静坐旁观。”

“没错,没错。”

“我们全都这么想,”格雷厄姆说,“你知道,要坐视旁观真的很难……”他耸耸肩。“你一定知道。”

马斯基林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慢而绵长地呼了出来,仿佛希望自己能像这道气流般消失。“我知道。相信我,‘钉子’,我真的知道。”他当然也听见了沙漠的召唤,但他知道这次自己完全无能为力。他当然也想和那群战士一起进行这场伟大的冒险,凭着勇敢和拼劲,亲身体验置身前线炮火中的感受。但这是不可能的。他是英国陆军军官,有必须担负的职责,在埃及的这段时间已让他深深了解军队组织的重要性,尽管他不喜欢,却也只能接受。突然间,他发现成为军人后反而容易妥协,和当初身为平民时完全不同。他知道,自己已经完全转化成一名真正的军人了。

“贾?”格雷厄姆说。

马斯基林皱起眉头。一瞬间,他的防卫崩溃了,他必须承认自己也和他们一样迫不及待想离开这个地方,甚至更加渴望。他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名声显赫,可从未上过前线,他自己置身于前线士兵枪炮的保护下也已经太久。他不想错过这次战斗,参战是他应得的权利。“好吧,我会去想想办法。帮我个忙,去叫福勒把吉普车开来。”

希尔啪地行了个军礼,动作利落得就像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兵。

出乎马斯基林预料,这次很快就得到上级同意获得了新任务。仗着魔术帮的出色表现,他很容易便见到了高级军官,而在几封书信往返、施加了一点压力后,伪装实验小组终于被暂时编入第二十四装甲队——由贝德福德卡车、纸板坦克和假枪炮组成的皇家工兵诱敌部队。他们的任务是引起敌人注意,甚至诱使他们开火。

马斯基林让魔术帮成员自己决定参加或退出。果然,所有人都愿意参加。法兰克·诺斯一听到这个任务便跳了起来,兴奋地吼叫一些辱骂德国非洲军团的古怪言语。福勒欣然受命,丝毫不失军人本色。希尔和格雷厄姆的态度是两个极端,希尔开心不已,而格雷厄姆仍是平日那副迟钝的样子。罗布森倒觉得有点小遗憾,因为这个任务不需要他们携带武器。至于汤森德,原本马斯基林以为他会犹豫,但画家只说了“我加入”便别无他语。

魔术帮接获指示在十一月十四日待命,便坐上卡车来到沙漠边缘,加入在那里集结的各支部队。他们抵达时,二十四装甲队已经集结完毕,装备有三十五辆魔术山谷的折叠坦克(其中十辆可自行移动)、二十四门假野战炮和数量庞大的假炮弹,以及十二辆贝德福德卡车。队员共四十二人,除了马斯基林的小组成员,全是来自皇家工兵的志愿人员。二十四装甲队拥有的真正武器只有几支轻步枪和军官的佩枪,这让希尔忍不住抱怨:“如果我们遭到一群鸭子攻击,或许会很好用。”根据上级指示,他们的任务是按照地图沿沙漠南边前进,“直到发现或与敌军接触为止——一旦遭到攻击,便迅速撤退”。

“用‘迅速’形容还不够快吧?”罗布森说,发出一阵大笑。

大部分贝德福德卡车上都配有无线电,上级鼓励驾驶员尽量通话聊天,好让敌人相信有这么一支部队正在这个地区行动。为了让计划更加真实,通信部门还编了一个假代码给二十四装甲队。

此外,马斯基林还在魔术帮的卡车上装了扩音器,将预录下的声音在沙漠中传送。这是从隆美尔那里获得的灵感(隆美尔曾把飞机引擎装在卡车平台上在沙漠中驰行,以模拟大批装甲部队发出的声响效果)。马斯基林在贝德福德卡车上装上四个扩音喇叭,让这支小部队发出整支坦克旅全速前进准备攻击的隆隆咆哮。

“十字军行动”的目标是把隆美尔赶回利比亚,而第八集团军更具体的目标是直接驰往图卜鲁格,摧毁所有遭遇的敌军。到了适当时机,图卜鲁格要塞里的驻军也会冲出来,让非洲坦克军团遭受坎宁安将军的攻击部队和图卜鲁格守军的夹击。一旦图卜鲁格解围,第八集团军便会继续追逐敌人,直至进入昔兰尼加。

为了尽可能拖住隆美尔遍布各地的部队,英军计划对德军在南方的补给线进行一连串佯攻。二十四装甲队便是担负这项任务的众多佯攻部队中的一支。

十一月十四日傍晚,魔术帮已在待命地点驻扎。几天后,这片沙漠将布满炸毁的坦克、卡车和发黑浮肿的死尸,然而在今夜,当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群集结完毕等待发动这历史性的攻击时,一轮皎洁的明月却高挂天空,银光清清冷冷地洒遍沙漠,使沙漠流露出一种质朴无华的美。

坎宁安的部队大都没有实战经验,这使得等待极为难熬。士兵们三五成群围在五加仑汽油箱改成的火炉旁,积极增进友谊,或干脆躺下做梦打发时间。有些老兵在新兵面前回忆不久前发生过的战斗,但总是不忘夸大,仿佛死神无所不在随时会夺人性命一样。在沙漠的晚上很难不让人胡思乱想,纳闷究竟哪些人将会在几天后吃到纳粹的子弹。

魔术帮很轻易就融入了第二十四装甲队,和众人发展出一段暂时性的友谊。就像许多新兵一样,希尔花了一点时间才把“沙漠之鼠”的红绿徽章缝在军服上。但他倒很快就成为这场战争的情报专家。“就是明天了,”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明天一定会行动。”

“别扯了,伙计,这叫‘布卡拉’!”一名工兵下士叫道。他使用了阿拉伯语,意思是“永远不会来临的明天”。

十一月十五日很快就过去了。沙漠中的一天就在装备保养、出操、分组训练、到其他单位串门、吃东西、打扑克或提笔写几封文情并茂的长信中过去了。一些具有特殊才艺的人简直忙得不可开交:马斯基林和诺斯在魔术帮成员协助下,到正规战斗部队进行逃亡技巧演讲;一位来自第三十军团的中士在一座帐篷里摆摊替人看起手相,而每位上门的顾客都得到了这辈子还有一大段多彩多姿日子可活的保证。

随着攻击发起时间的临近,大批人员和武器装备也源源进入沙漠,其中包括第八集团军已装备“遮阳罩”的坦克。短短几天内沙漠中便形成了一个小集市,路标指示牌被竖起,人车来往频繁的路口都有宪兵在指挥,出售商品的货车前排起了长龙。口耳相传下大家都知道该去哪里玩高赌金的扑克或购买黑市物品,甚至有谣言说有群妓女就在一辆租来的货车里做生意。然而不管那些兴冲冲的士兵如何费力找寻,却始终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