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国衣裳(第6/6页)

露西·卡尔霍恩继续收藏纺织品。她的绝大多数藏品,包括为芝加哥古董协会购买的一些藏品,目前都收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露西喜爱、欣赏普艾伦,为此,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捐赠了3件中国长袍和1幅西藏绘画。露西在中国一直居住到1937年日本人长驱直入北京城。露西返回了芝加哥,直到在那里去世,享年85岁。

“目前,中国成了每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1937年,考古学家毕士博写道,“有关中国的书籍跻身美国的‘畅销书’。实际上,美国大学、学院和高中对所有与中国有关的领域——中国的历史、文明、语言等——关注度稳步增长。在美国所有较大城市以及许多较小城市中,我们都能找到中国艺术品收藏。”然而,舶来中国的老观念,正与新的模式化观念发生碰撞。新观念认为,中国是一个永恒的乡民社会,深受自然灾害和坏人坏事困扰。1937年,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史诗电影《大地》,成为那种新观念的一个缩影。影片以赛珍珠小说为脚本,在中国遭受日本围攻背景下,适时培育了美国支持中国的民意。但是,影片中的5位主要演员都不是亚洲人,更不是中国人。民族主义中国遭受围攻,美国对此广泛同情。亨利·卢斯发行量巨大的《时代》和《生活》杂志,使那种同情广为散播。蒋介石夫人在美国的巡回演讲,进一步激发了美国民众同情中国的情绪。那些事情让美国形成了对中国拥有某种所有权的意识。美国自我粉饰式地责备自己“失掉”了中国,恰恰隐含了那种意识。但是,美国从未拥有过中国,对中国几乎不了解。美国失掉中国的说法,只是一个遗物。在即将到来的战后岁月里,它使中国艺术收藏家和研究者晕头转向,同时也从中大获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