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如何在中国体面地生活

被劫持的私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在“两会”上发表言论云:“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都涉及第三者的问题。显然,第三者和有过错的配偶一方共同侵犯了另一方的权利。”因此,这位研究脑科学的学者提交了关于修改《婚姻法》的议案,其中最具有新意的是这个:支持婚姻中无过错方向第三者索赔。

婚姻这件事算是庶政中的重点,1949年建国之时,首先颁布的就是《婚姻法》,可算是对这种社会构成的基本成分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婚姻虽然一直是大家的私事,但所有国家都曾经走过一条很有共性的路,基本上都是从国家的允许到自愿结合的报备制度。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当年有段时间交个男女朋友都要向组织汇报,结婚也要开介绍信之类的东西,以便取得国家机构的许可。后来才变得简单了许多,两人拿上身份证户口本基本上就可以了。

之所以如此,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为了简化手续,而且自从改革开放后,一直以来的单位制度已经寿终正寝,想去找个单位开介绍信都未必能找到地方,而新型的公司也与当年那些从食堂到宿舍一应俱全的单位不同,并没有义务关心员工的私人婚姻生活是否值得证明一下。

但更深的含义并非如此简单。我们知道,婚姻这件事基本算是私人领域当中最重要的关系,由于其需要社会规定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调节,所以才有国家承认婚姻合法性这个手续,否则的话,我们可以想想看,你想与某个人共同生活的话,关国家啥事体?简化手续,把婚姻从国家的允许变成到国家机构那里报备,是对于私人领域的一种尊重。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权力的退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找“小三”要赔偿的说法,就是为国家权力再次进入私人领域而张目了。婚姻这件事所牵涉到的权利义务,与财产等东西并不相同,由于牵扯到个人的自由意志,把这种因为感情而结合与承诺的相互拥有等同于拥有一间房子、一辆车子,也就等于把人的意志降低到了物品的程度。个人感觉,这实在算是一种侮辱。

一直以来,我们这里是没有多少私生活的,包括现在看来天经地义应该归属于私生活领域的事,其实也不过真正成为自己生活没有几天。而就是这么点儿难得的个人生活,也还是有那么多人惦记着,稍微一不注意,就有人用正义无比的强调把我们个人的情感问题归结到了器物的层面上,弄得我们这些据说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都跟某些坛坛罐罐似的。这种自我放弃尊严与权利的行动,你都不好说是脑子进水,还是被公共生活这个大帽子压得太久以至于变态如斯。

更可怕的是,在这条议案后面的讨论中,绝大部分发言的网友都强烈赞成国家应该把这个写进法律,并且强力进行执行。我有时候总是在想,先贤说的话真是有道理,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政府。有期待着国家权力强势进入私人生活、把道德问题上升到法律问题的人民,就别怪掌握权柄者把手伸到你生活的其他领域,甚至包括你的钱包与其他的合法权利。

什么叫做自找倒霉?除了拿脑袋撞墙之外,就属这种完全不能分清什么是道德领域、什么是法律领域的行为最为可怜而可恨了。我们这里始终不能建立起合理的私域与公域之间的界限,从这小小的一点上就能找到原因。

肘子与生活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对于肉食有着崇高的渴望。那是一个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买来东西的年代,倒是有不少小人书,里面总是有所谓好坏人的区别。好人当然是心向往之,但恶人的图片当中,却总有大吃大喝的景象。做好人是很难的,但做恶人总是可以手持一个大肘子啃来啃去,这让我等情何以堪嘛。长大以后我怀疑,那时候的“胃亏肉”症状其实也潜移默化到了绘画者的笔下,但因为政治不正确的缘故,只好把肉放在了恶人的手中。

年岁稍长之后,对于肉食的生理欲望总算是能够得到满足了。在越吃越是精细的今天,对于那种大肉的渴望变成了一种潜意识当中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都还能看到桌子上有一盘大肉,这道菜往往是肘子。

肘子之好,根据考证是可以美容的。但某位著名的科普人士则说,其实被视为美容圣品的胶原蛋白其实无论是吃下去还是抹上去,基本都不会直接作用在人体的皮肤上。但这并不妨碍总能见到某位花枝招展的女士,用优雅的方式弄下肘子上的皮放在嘴里,更有甚者,捧着一只猪蹄吃得喜笑颜开。

肘子的做法在国内以“东坡肘子”最为著名。东坡先生诗文俱佳,据说烹饪也是有一手的,而且作为一个文人,他并不避讳自己最俗的那一面:喜欢吃肉。当然,与此同时他还比较喜欢美色。在前后辈的诗人以及文豪们都标榜“梅妻鹤子”之时,他就在说自己是雅俗兼备: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

而“东坡肘子”大致是“东坡肉”的一种变体,其标准为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鉴定其是否已经到了火候的标准之一,是用筷子一挑骨肉即可分离。但实际上所谓肥而不腻其实已经是一种说出来的口号而已。当年那是没有肉吃,炖得稀烂的肘子还能算是肥而不腻,现在要说这个,恐怕多少都有一点名不副实了。而原本用柴锅炖煮的东西,用了高压锅之后,自然也是风味减少了很多。大部分餐馆对于这种做法都是放上一堆酱油,看上去既不鲜亮,又让人少了胃口。

“东坡肘子”的至高境界应该是那种在盘中完整而鲜亮,表面上红艳放光、衬着皮下面的那一层白色的肥肉以及暗红色的瘦肉,整体形态不失。当你伸出筷子轻挑慢捻的时候,整个结构随着筷子的运动而崩解,绝对没有把筷子当做锥子用的时候。这就是以“东坡”为名的肉食最可珍贵处:火候与功夫,让肉质成为一种嫩如豆腐的物质。

而水晶肘子则是另外一路功夫。如果做得够好、胶质析出足够多的话,其晶莹剔透之处还是颇有可观的。但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下这样的功夫了,以化学制剂或者芡粉充数而达到半透明的效果。水晶肘子是不能单吃的,而是要配上料汁才能体现其香气。最好的料汁其中必然有蒜。

至于国外做肘子的功夫与我天朝上国的做法有异,最有名的自然是德式烤猪膝。其实对于国人来说,德式烤猪膝虽然有外焦里嫩的特点,尤其是那层脆皮最易下酒,但实际上肉质发死、油腻,那层皮如果烤得不好,几乎堪比橡皮。德国的啤酒当然是好的,但德国的菜式当中,烤猪膝名声很大而不觉得如何,倒是香肠以及酸菜确实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