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现今社会是不是无处申理?(第3/11页)

当一个政府部门祭起“基本常理”的时候,我们期待它所说的是一个能让大家公认的基本价值取向,但在这事儿上我们经常会失望。

报载,安徽一老人称骑摩托免费捎带陌生人被罚3万元,当地运管处对此有言,顺路免费带人“违反基本常理”。老人上告此事,当地法院支持运管处的决定,提出上诉后检察院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拉锯扯淡当中,四年过去了。

这里令人有所思考的当然是这个“基本常理”。想必对此大家都觉得很诧异,就像当年南京彭宇案的判决一样令人诧异。无论彭宇案最终是个什么结果,那个“通过常理判断”的判词就足够把这份文件钉在法律的耻辱柱上。这样的一种常理,经常是把官府所认定的常理强加在老百姓头上,让人误以为他们是用自己的龌龊代替了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常理。

在这个事件当中,我倒是想说说自己所能理解的社会与法律方面的“基本常理”。

首先一个基本常理是“无罪推定”。一个公民在没有证明有罪前是无罪的,这个已经是现代社会的常识,而我们这里虽然对于权利的保护反应缓慢,至少也用“犯罪嫌疑人”取代了尚未判罪就被称为“犯人”的公民。当一件事发生之后,如果您太早动手而没有捉奸在床的话,哪怕是知道这里有猫腻儿,您也只能等下次再翻找垃圾桶里的避孕套去验DNA,而不能说看上去两人像奸夫淫妇就把他们沉塘。

第二个基本常理是从第一个常理出发,叫做“善意推定”。虽说咱们这里经常有各种腐败官员与黑心商家,包括很多黑车摩的,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好人存在,不然咱们这个社会早就变成相互扔屎橛子的地方了。最近咱们这里号召学雷锋,但要是按照安徽这个运管部门的逻辑,雷锋那点儿津贴估计罚款都不够,必须要借高利贷才能做好事了。对一个人的行为善意推定,是一个社会是否保留有正常价值观的标志。当我们都对陌生人进行了恶意推定的话,肯定是哪里出了毛病。而如果只有政府部门对公民做了恶意推定,肯定是他们的心理极度扭曲,尤其在从上到下都号召学雷锋的时候。

第三个基本常理是在善意推定之下的“善意执法”。不可否认的是,老人即使是完全无偿的搭载某人,如果一旦出现事故,双方的责任很难认定,尤其是摩托车这种不算特别安全的交通工具。如果对此作出纠正,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进行,而不必处以高额罚款。这与城管之类的执法有类似之处,小贩们肯定是对城市的公共空间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善意的执法是在公共空间的治理与小贩的生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我们的公共管理往往忘了“善意”这个先决条件。

您看,我所说的这三个基本常理都围绕着一个“善意”,无罪推定本身也是善意在法律方面的表达。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发现我们在小圈子里可能得到善意,而在整个社会环境当中感受不到善意,更多的是提放与戒备,这也包括我在内。为什么如此?我的答案是:在一个政府主导着恶意推定的社会环境下,民间的普遍善意无法正常发展。如果您不相信的话,请去一些坚定执行上述基本常理的国家看看他们帮助陌生人时候的笑容吧。

有些孙子为什么能喝国产奶

奶制品出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了,作为乳协理事长的宋昆冈自然是要出来说上两句的,这一说就遭致很多质疑,因为他说的是乳制品质量目前“历史最好”。对此,他解释道,乳制品质量抽检结果是99%以上合格,从时间纵向看的确是历史最好。乳制品企业三年整改成就显著,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质疑。为此他还举自己家人为例,“其实我自己的孙子,喝的就是国产奶。”

别人家的孙子喝什么地方的奶,想必是个人选择,咱们谁也不好干涉,但很多有条件的人让自己的儿子、孙子喝国外的奶也是一个事实,另外一个事实则是很多没有条件的人,只要给他这个条件的话,大概也是会选择崇洋媚外的。真心实意拿着独生子女冒险支持国货的人想必还是有的,只是不知道占多大的比例。

要说现在咱们的奶制品是不是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可怕,我看这事儿确实不见得,而且质量比之以前那些年有所提高,想来也是事实。这话要看怎么说,当年别说电脑了,就是电视都算奢侈品,现在生活是不是好多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这个就是宋先生声称纵向比较的妙处:自己跟自己比,原来生活就很差,从餐餐的水煮土豆到用酸辣土豆丝下白米饭,谁说这不是进步?只是这个不好横向比较的,一旦走出去看看邻居餐桌上的红烧肉,那点儿沾沾自喜也就成了过眼烟云。中国很多事情可作如是观。

而前段时间引发的关于乳业新标准的大讨论至今尚未有结果,不知道这位理事长是否知道,在新的标准之下,乳制品的合格率当然不是问题,一般来说,行业标准都是越定越高,咱们这儿居然出现了标准降低的奇迹,标准降低自然合格率就高企,这个道理怕是不难懂的。

其实整段话里,最令人腹诽的倒不是上述这些矛盾之处,而是那句“我自己的孙子,喝的就是国产奶”。用自己的孩子声明自己的观点,这也算无可厚非,但您家小少爷喝的是随便从超市买回来的牛奶么?按照我们在这里的生活经验来看,您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要是喝奶都自己去超市买的话,未免可以入选“感动中国”了。

而且即使全部是国产奶也并不能说明问题。我本人经营着一家安全农产品配送公司,在寻求供货渠道的时候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算是有某些心得。在山东某对日韩蔬菜出口基地,一家日本人投资的企业专门生产对日出口的大蒜,原本我们以为会很贵,但问下来价格比国内市场上也没高多少,而且包装精美,连蒜皮都不破一点儿。这样的东西人家只针对日本出口,国内基本不做销售。

原因很简单,在国内销售往往得不偿失,回款就是个大问题,还有其他麻烦事儿等着。这话不是想挑动中日的贸易战与口水战,而是想要说明一个道理:中国不是没有好东西,也不是不能生产好东西,而是这些好东西往往是供出口或者到了有能力者的特供渠道,普通人是吃不上的。

如果我们了解这个现实,就会发现这种用自己孙子喝国产奶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做法未免过于无耻了,大概可以与“何不食肉糜”相提并论。在有些人看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中国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的生活与普通人没有交集,然后用这种没有交集的生活论证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