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未来提前存在(第3/3页)

那天的对话又怎么能够忘怀?

郑山:现在我才明白,我们一路奋战不休,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萧梅:年华里的一个笔迹,即便没有意义,也永恒地存在着。

我:青春并不是生命中的一段时光,它是心灵上的一种状况。它跟丰润的面颊、殷红的嘴唇、柔滑的膝盖无关。它是一种沉静的意志、想象的能力、感情的活力。

郑山:不管有了成就也好,还是有了虚荣心也好,不管是讽刺别人也好,还是我自己爱情的痛苦也好,总之,在欢乐与悲伤中,温暖的青春光辉仍然在照耀着我。

萧梅: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郑山: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景文,答应我,让我们一起用鲜血来写下墓志铭!让我们一起用烈火来缅怀过往!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呼喊:我们要用身体,写下一首只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永恒青春诗!

萧梅:我要我的身体与土地亲密接触!

郑山:我要我的身体像烟花一样绚烂、纷纷扬扬!

我:……

郑山:怎么?你怕了?

不!我怎么会害怕呢?

我只是无法掩饰内心的激荡!

我在想,这样一首绝版的青春诗,该如何为它寻找读者?

宋河先生,这就是我选择你的理由——

为此,我、郑山、萧梅,我们都已认定:对于等待了近两年之久的这桩小事儿,简直是不值一提。

车景文绝笔

2001年4月1日

就在秦烁和宋河读完车信的时候,范小梵向他们转达了法医的尸检报告:车景文确系自杀身亡。也就是说,他自己装扮成小丑的样子,并残酷地用两根铁锥杀死了自己。秦烁和宋河听后,只剩下了相视苦笑。

不久之后,秦烁意外地接到了宋河的电话,相邀他去环形迷宫游乐园走走。

那天宋河还带来了那册《小径分岔的花园》。

秦烁说:“你真的读了?”

宋河说:“我应该更早些。因为从一开始,车景文就已经告诉了我结局。那句‘我们同处一座花园,分岔的小径终将重合’,其实是暗示我去读《小径分岔的花园》这篇小说。”

秦烁说:“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宋河说:“你真的想知道?”

秦烁说:“嗯。”

宋河简明扼要地讲给他听: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名间谍发现英军布置了十三师的兵力,准备向德军发动攻击。英军的炮兵阵地在安克雷,此地又名阿伯特。这是一份重要的情报,他必须尽快将之报告给德国军方。问题是间谍得到这份情报的同时,一直在缉捕他的英国特工也恰好发现了他的行踪。于是间谍在英国特工的追捕下开始逃亡。间谍深知,他必须在被英国特工抓住或者打死之前将那份情报送出去。要完成这件使命,只有一小段时间可以利用。但他用什么方式送出情报呢?一个绝妙的办法映入了脑海:打死一个名叫阿伯特的人!这样报纸对于这个名叫阿伯特的人突然被打死的报道,能够让德国元首有所警觉,从而由这个人的名字猜到英军的炮兵阵地在安克雷——因为这个地方又名阿伯特。于是,间谍在电话号码簿上随机查到了一个叫阿伯特的人,直奔其居住地而去,打死了他。

秦烁说:“实际上间谍在电话本上查到阿伯特的那一刻,阿伯特的死已经是必然了?”

宋河说:“嗯,未来提前存在。就像车景文选中我的时候,结局已定。”

秦烁说:“不过我倒是很欣慰,至少你能出来走走了。”

宋河说:“命运就是这样,只要发生了交叉,我者与他者都将不再纯粹。”

秦烁说:“这么感慨啊!那我认为它更适合你。”秦烁话毕,将那册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递给宋河。

宋河没有接,转身走开。

“去哪儿呀?”

“去车景文家里,把这册《小径分岔的花园》插回书架。”

此时,在宋河和秦烁刚刚停留的地方,一株从石缝里艰难钻出的石竹花,正迎风颤动。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波兰来客》

结案之语

案件完结后的几天里,范小梵陷入了长久的焦虑,她告诉宋河,自己突然失去了撰写结案报告的能力。宋河带她去见了一位做心理医生的朋友,经过催眠,苏醒的范小梵一声叹息。宋河问她怎么了,范小梵说自己只看到了三只在黑暗中振翅的蝴蝶……

永远都不要试图打败时间,否则恶意必将趁虚而入。亚马逊雨林中,一只蝴蝶的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