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4/22页)

3.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特征

就狭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而言,后现代主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第一个是它的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高度强调装饰性,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家,无论是建筑设计师还是产品设计师,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各种各样的装饰,特别是从历史中汲取装饰营养,加以运用,与现代主义的冷漠、严峻、理性化形成鲜明对照。

后现代主义的第二个特征是它对于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地恢复历史风格,如果是单纯恢复历史风格,也就没有什么后现代主义了,充其量不过是历史复古主义而已。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而且这种折中处理基本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的。

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娱乐特点是后现代主义非常典型的特征,大部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反映出经过几十年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垄断以后,人们企图利用新的装饰细节寻求设计上的宽松和舒展这一趋势。而设计上的含糊性,则不是后现代主义所特有的,不少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探索,也都具有含糊的色彩。从思想动机来看,这种含糊倾向是可以理解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强调明确,高度理性化,毫不含糊,长期以来成为设计的基本原则。人们在对于这种设计形式上过于理性化的倾向感到厌倦之后,自然希望设计上有更多的非理性成分,含糊性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这个含糊性的特征不但可以从文丘里、穆尔、格雷夫斯等人的作品中明确地看出来,从那些设计风格并非后现代主义的当代设计大师,比如重要的新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理查德·迈耶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当中也可以看到,甚至解构主义大师佛兰克·盖利的作品中也有明显的含糊性。对于解构主义设计来说,这种含糊性主要体现在创造出含糊空间感这一个要点上。

美国建筑师迈克·格里夫斯设计的波特兰市政服务大楼。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研究的主体不仅仅是历史主义或者装饰主义,而且也比较广泛地涉及其他边缘学科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研究重点包括对于建筑与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城市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于现代城市发展和规划的研究。

4.后现代主义对于人—建筑—自然相互关系的认知

在哲学研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研究要点,在现象学研究中,这个关系尤为突出。在过去,由于技术水平低下,因此人要不断与自然进行斗争,来维持本身的生存,人与自然的斗争关系,是西方启蒙主义理论研究真、善、美时的重要因素之一。那时候,自然总是被放在与文化对立、对抗的位置上来看待的。原因正在于人类不得不与自然抗争来取得生存。建筑是人类用来抵御自然的庇护所,因此,建筑史在西方学术界往往被看成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的发展史。

自从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威胁已经越来越弱,因此,学术界也改变了自然与文化对抗的看法,开始以新的观点来看待这对一直被视为对抗的关系。到20世纪下半叶,在后现代主义运动中,有些学派认为人和自然的对抗关系、文化和自然的对抗关系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应是和谐关系,协调关系。更有甚者,环境主义者认为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人类不但不再受自然的威胁,反而开始威胁自然,造成全球性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人类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协调自然,而且应该通过文明活动来保护自然。建筑界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很大,产生了各 种与环境考虑相关的新探索和流派。

建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象征,首先是房子,然后是城市,还有各种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工程,如水库、公路、新开发区、新填海区等等,都反映了人类移山倒海、改变地球面貌的能力。可以说,建筑是人类文明最集中的、最突出的代表,因而在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时,建筑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1)地点因素——建筑的精神内涵

“地点”(place)被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界定为“地球表面一小块地方,由名称代表,具有某种物质对象的次序,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他的定义标明了“地点”包括了物理存在、名称、次序三个因素。建筑学中对于“地点”因素的研究,与现象学关系密切,集中于地点因素中独特的精神内涵,称为“genius loci”(意大利语,“场所精神”,来自宗教教义),相当于英语的“unique spirit of the place”,意思是“具体地点的独特精神”。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提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因人类的经验而得以丰富的,这个论点被绝大部分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家接受。他们认为地点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可以被人类的经验加以丰富,赋予“精神内涵”,而这正是建筑的任务和目的。

挪威建筑师、建筑史和建筑理论学者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 1926—2000)认为,建筑的实质目的是探索及最终找寻到“精神内涵”,在地点上建造出符合个人需求的构造来。他呼吁建筑家应该通过建筑设计来强化建筑所在地点的自然属性,而不要消极等待和应付日常需求。他和其他一些理论家都认为,建筑的“精神内涵”只有通过建筑家的努力才能达到,这种过程,他们称为“地点创造”(place-making)过程,这里的地点,不再是爱因斯坦所说的纯客观的地点,而是通过建筑营造来实现“精神内涵”的地点。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作品——挪威建筑师斯佛里·福恩(Sverre Fehn, 1924—2009)依山就势设计的挪威冰川博物馆(Morwegian Glacier Museum)。

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维托里奥·格列戈蒂(Vittorio Gregotti, 1927— )进一步提出:当在建筑地点放下第一块基石的时候,就改变了地点的意义,使之变成建筑,建筑如同现象学中提出的环境因素一样,是把差异、区别综合起来的活动,与语言一样,是把词汇组合起来的综合活动,词汇通过语音、语法、语意三大范畴的活动组成意义,而建筑也是通过对于功能、建构、类型和风格的综合处理而产生意义。建筑家的功能是要通过建筑来揭示环境和地点的内涵,来表达自然的实质意义,因此,建筑家和作家其实在活动的过程和性质上是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