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6/22页)

汉密尔顿的照片拼贴作品《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

英国的波普艺术作品——大卫·霍克尼的《比华利山上的沐浴者》(Man Taking Shower in Baverly Hills, 1964)。

战争期间,朴实无华、色彩单调成为当时设计的特点,这是因战时和战后一段时间内的物质匮乏,以及战争年代总体气氛的影响而造成的。战后初期,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英国的现代设计未能向美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那样,发展得有声有色。但是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1960年代,英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失业率接近于零,几乎没有通货膨胀。充分的就业状况令年轻一代受益匪浅。当时,15~19岁的年轻人占总人口的8%以上,而这段时间内,这个年龄层年轻人工资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其他年龄层的两倍以上。这种情况使得当时深受美国大众文化影响的英国年轻人更加可以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新的消费要求。

新一代消费者们——特别是青少年、职业妇女等,他们要求的是代表自己喜爱的、新的、时代的风范。当时英国设计界中不少人,特别是青年设计师们,认为色彩必须大胆和强烈,造型应该突破旧有的框框,甚至不惜有些古怪,有些荒唐,只有这样,设计才能为新的社会、新的市场服务;也只有这样,英国的,乃至欧洲的设计,才有可能与美国推崇的强势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分庭抗礼,自立门户,形成本国的当代设计风格,而不是跟在美国人后面亦步亦趋,否则,英国设计不可能有自己真正发展的前途和未来。这种观点,在当时非常普遍,英国设计也因此开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即波普设计阶段。

从本质来讲,波普设计运动是一场反现代主义的设计运动,其目的是反对自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 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波普设计运动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大众文化影响中去,这些影响包括好莱坞电影、摇滚乐、消费文化等等,对于当时处在战后物质匮乏时期的英国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其中表现出来的对于物质享受的崇拜,很对当时英国青少年的胃口。英国设计家们注意到这种需求,并适应这种需求设计出与当时主流的“国际主义”风格、理性主义、减少主义设计特征背道而驰的新产品、新平面设计,波普设计运动就此兴起。

英国的波普运动是受到艺术创作上的波普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195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运动最早出现在一些独立的组织中,这些组织的成员包括艺术家、评论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包括画家、拼贴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雕塑家、拼贴艺术家爱德华多·包罗兹(Sir Eduardo Luigi Paolozzi, 1924—2005),历史学家、建筑设计评论家雷奈·班翰,艺术家、社会学家约翰·麦卡尔(John McHale, 1922—1978),艺术评论家劳伦斯·阿劳威(Lawrence Alloway, 1926—1990),建筑师阿利逊·史密森(Alison Smithson, 1928—1993),以及艺术家彼得·布雷克(Sir Peter Thomas Blake, 1932— )等人。他们在伦敦的现代艺术学院(the Institute of Comtemporary Arts in London)开会研究美国大众文化现象,重点在于美国广告、电影、汽车式样对于大众文化面貌形成的关键作用。班翰提出美国大众文化背后的金钱内涵问题,提出美国汽车式样包含着性与权力的象征性。汉密尔顿则在1956年利用美国大众文化的一些特别内容,比如美国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的肖像、电视机、录音机、通俗海报、美国家具、起居室、健美先生、网球拍等的照片,创作了一张题为《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的照片拼贴作品,把美国大众文化的内涵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对于英国年轻一代艺术家和设计家影响很大。

英国的波普艺术作品——德里克·波舍尔的《无题》(Untitled, 1964)。

英国的波普运动初期时,基本上集中在艺术创作方面,到1960年代之后已经蔚然成风,出现了新的一批波普艺术家,包括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1937— )、艾伦·琼斯(Allen Jones, 1937— )、德里克·波舍尔(Derek Boshier, 1937— )和罗纳德·基塔依(Ronald Brooks Kitaj, 1932—2007)等人。他们的波普艺术创作,更多的是从美国大众文化的另外一些侧面,比如连环画、科学幻想小说、广告和其他一些更加具有视觉影响力的内容里寻找动机、激发灵感,将这些内容重新组合,而展示出波普面貌来。

英国的设计界很快就对波普艺术做出了反应,使英国成为波普设计的发源地,对欧美国家造成深刻影响。一批青年设计家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垄断局面非常不满,借用波普风格来进行积极的反抗,从而发起了这场设计运动。他们针对的市场是富裕的青少年市场,也就是战后婴儿潮一代消费者。而当时英国的企业界,也看准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接受他们的设计,投入生产和销售,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从而更加推动了这种新的设计风格的兴盛。

(二)英国波普设计面面观

英国波普设计的主力军大部分是刚刚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对于传统,包括现代主义的传统没有多少依赖和留恋,更加重视自己这一代人的习惯与喜爱。因此,他们最具有打破传统束缚的动机。这一代年轻设计家们,努力寻找能够代表自己的视觉符号、风格特征。他们要鲜明地代表自己这一代,明确地与父母一辈拉开距离。因此,各种颠覆常规的设计观念、新奇古怪的产品造型、炫目张扬的表面装饰、恣意纵横的图案设计……一股脑儿涌现出 来,旗帜鲜明,热闹异常。但是,由于主要是一种青春期的宣泄,因此,虽然热闹,却难以为继,很快就消退了。正如班翰讲的:来势汹汹,但持续力却非常微弱。

英国波普设计比较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尤其是时装设计,成为英国波普设计运动的第一个冲击波。其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为青少年一代而设计,不再是那种中年一代所熟悉的墨守成规的服装了,并且针对的市场也不仅仅是少数权贵的高端部分,而将重点放在更为广泛的大众市场,形成了“街头时装”(Street Fashion)的新概念。无须隽永,但求流行。比较重要的设计师包括玛丽·匡特(Mary Quant, 1934— )、玛丽安·佛利(Marion Foale, 1939— )、莎莉·图芬(Sally Tuffin, 1939— )、奥西·克拉克(Raymond "Ossie" Clark, 1942—1996)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