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敌国财产(第4/6页)

1944年秋天,欧洲战争接近尾声。盟军军队驶往莱茵河,苏联军队向柏林方向进发。盟军即将制订各种各样的计划:和平占领、战后审判战争罪犯,以及一个所谓的“安全港计划”等,旨在防止德国企业和银行将资产转移国外,包括欧洲中立国和美洲国家。确保那些资金能够用于战争赔偿和欧洲重建。1944年8月和9月,美国向各领事馆发布了指导意见,对美国使馆官员予以引导。起初,那只是美国对外经济管理局、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的一个计划。最后,负责从欧洲被占领国和中立国收集情报的美国秘密情报处及其反间谍机构X-2等部门,都参与了该计划的实施。

瑞士是中立国,曾发挥过主要银行票据交换站的作用。德国从被占领国或从逃亡犹太人手中窃取的黄金,可在瑞士转换成外汇。德国以此购买原材料,驱动纳粹的战争机器。瑞士首都伯尔尼是那些银行转账的核心区。美国秘密情报站的站长是阿伦·杜勒斯,后来担任了美国中情局的局长(1953年至1962年)。1945年4月,美国反间谍机构X-2,提交了战时通过瑞士运送黄金和货币的大量报告,其中绝大多数交易活动,均通过瑞士银行完成。私人则通过外交邮包走私资产,出售艺术品和其他有价值的物品。

德·海特同样按此套路,为德国反间谍机构交易黄金和货币。那些活动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然而,1944年11月25日,在回应华盛顿的询问时,美国驻伯尔尼大使利兰·哈里森向美国国务院发报,称“没有证据(指控德·海特)搞‘亲纳粹’活动”。哈里森说,自己从未见过德·海特本人,断言那位男爵属于“某种无害的爱管闲事者。他希望站在胜利者一方,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据可靠线人提供的情报,我有理由相信,德国人已不再关心此人,只有我们对他关注有加”。虽然德·海特的态度,“倾向德国和君主制”,但他宣称自己“反对纳粹”。有档案证明,他曾向在瑞士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提供过情报。

1946年1月,随着同盟国在纽伦堡审判战争犯,德·海特的战后噩梦随之开始。审判揭露了德国纳粹党政府犯下的骇人罪行:驱逐犹太人及其他不受纳粹欢迎的人、集中营、毒气室、没收财产等。人们知道,德·海特曾与许多受审罪犯有过联系,如赫尔曼·戈林、鲁道夫·赫斯、亚尔马尔·沙赫特、乔基姆·冯·里宾特洛甫等人。审判的一位主要证人是汉斯·贝恩德·吉泽菲乌斯,他是德国反间谍机构的特工,公开身份是德国驻伯尔尼领馆的副领事。同时,他也是阿伦·杜勒斯与德国抵抗力量之间的线人。

1946年3月27日,迫于美国人的压力,瑞士人在苏黎世巴尔拉克四星级酒店,逮捕了德·海特男爵。他居住的327房间十分豪华,里面装饰着从其艺术收藏中挑选的精品。警察按照瑞士人的精细,对房间里的物品罗列出详细清单:高尔夫球包、欧洲绘画和中国艺术品。瑞士警察从酒店和阿斯科纳的别墅收集了证据,对德·海特进行了审问。警方将其拘留24天后,指控他“在瑞士境内,从事指导或组织军事情报收集工作,使一个国家反对另外一个国家”;因此,违反了《瑞士中立法》。瑞士人希望德·海特回答:他对第三帝国的资金转移活动了解多少?他参与纳粹间谍活动的程度多深?纳粹财宝中数以百万计的黄金,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黄金是否如美国人所怀疑,隐藏于真理山?

1946年5月,瑞士一个军事法庭开始审讯德·海特:如何为德国反间谍机关工作?与纳粹高层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后,法庭因缺乏“主观犯罪意图”,宣布德·海特无罪,并允许他保留瑞士国籍。法庭相信,在转移德国反间谍机关资金时,德·海特并不知道谁是接收人,也不知道支付款的性质。瑞士军事法庭认为,德·海特一案缺乏证据,似乎不愿宣判“像德·海特那样在国际上有社会地位和金钱地位的人”有罪。人们普遍相信,德·海特与瑞士达成了一笔交易:他向瑞士捐赠了1500件藏品,用于在苏黎世创办一座博物馆。显然,在审讯期间,德·海特以此换取了瑞士博物馆投机取巧的支持。如果被判有罪,他的瑞士公民身份会被剥夺,规划中的苏黎世博物馆会拿不到核心藏品。(德国难民艺术史学家阿尔弗烈德·扎尔莫尼写道,为庆祝审讯结果如愿以偿,瑞士当局为德·海特举办了一场庆祝宴会。)

1949年,苏黎世市民举行了公投,决定把维森东克别墅变成一座博物馆,以容纳德·海特的非欧洲艺术收藏。那栋别墅曾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情妇玛蒂尔德·冯·维森东克的住宅。1952年,里特贝格博物馆开馆,德·海特把自己收藏的欧洲现代艺术收藏遗赠给了伍帕塔尔市立博物馆。该馆有两位主要赞助人:奥古斯特及其儿子爱德华·冯·德·海特。1961年,该馆将馆名变更为冯·德·海特博物馆。战后,虽然资金紧张,德·海特男爵依然继续支持声誉良好的《亚洲艺术周刊》,所用资金来自他1941年在美国遭受冻结的资产。该杂志在美国编辑,在阿斯科纳印制,直到1951年,美国政府突然废除与德·海特达成的约定。阿尔弗烈德·扎尔莫尼是《亚洲艺术周刊》的主编,他仗义执言,称德·海特金主是“远东艺术世界最伟大的天使”。

接受庭审并向里特贝格博物馆捐赠藏品后,德·海特开始试图寻回自己的艺术藏品。他的部分藏品已被破坏,或被苏联占领军当作战利品艺术拿走,比如那些留在柏林蒂森银行地下室的藏品。1942年至1943年冬,他在赞德福特的住宅在纳粹闪电战中被毁,其中的装饰品早已捐赠给了荷兰的博物馆。1943年6月,在母亲去世前不久,德·海特父母在伍帕塔尔市的住宅同样被毁,其中包括父亲的部分收藏。在1939年巴黎大撤退中,法国人类博物馆弄丢了他的300件藏品,绝大多数是非洲文物。战争末期,法国军队在德国科布伦茨的库房,发现了属于德·海特的16幅绘画,将其“取回”后交由卢浮宫保管。战后,德·海特男爵通过诉讼,成功收回了自己曾在丹麦留存的藏品。

德·海特留在加尔斯托夫的藏品孤独无助,要拿回它们更加困难。1949年,那个地方划归了东德。苏联占领军将其亚洲收藏中的精选藏品,作为战利品送给了共产主义同盟。它们一直停留在柏林的博物馆岛。之后,形成了一个奇怪结果。约翰尼斯·伊藤是画家和包豪斯艺术色彩理论家,后来担任了里特贝格博物馆的馆长。1951年6月,伊藤从一份报纸上,看到了补鞋匠提图斯·卡默勒去世的讣告。弗拉基米尔·列宁在苏黎世居住时,那人曾是他的房东。伊藤知道,苏联人曾花费多年时间,试图说服卡默勒出售位于斯皮埃尔格塞林荫道两间房屋中的东西。1916年至1917年流亡期间,列宁和同伴纳德扎达·克鲁普斯卡娅曾在那里居住。之后乘坐闷罐车抵达圣彼得堡的芬兰火车站,发动了布尔什维克革命。卡默勒鞋匠拒绝了莫斯科的所有报价。然而,他的儿子可不是一块铁板。伊藤设法买下了列宁的茶杯,后来又买下了一个刨光茶叶过滤器,最后,又变魔术似的买到了两把黄油刀。伊藤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文物”,从东德交换了两卡车共23尊中国雕像,随后运入里特贝格博物馆大门。